因狐结缘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明朝时期,安远县刘家村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父亲名叫刘永福,儿子名叫刘大柱,他们以租田耕种为生,闲时砍柴贴补家用。

刘永福妻子早逝,他含辛茹苦将儿子刘大柱养大成人,看着儿子勤劳善良,孝顺懂事,刘永福深感欣慰。

刘大柱一天天长大,可是刘永福却一天天衰老,常年劳作的他积劳成疾,身上有了很多小毛病,特别是腿疾,发作起来苦不堪言。

更让他操心的是刘大柱的婚事,一来刘大柱为人憨厚,不会讨女孩子喜欢,二来家里穷,拿不出像样的彩礼,还有他的身体不好。

那天,刘永福腿疾发作,痛的厉害,但他并没有打算在家休息,而是提着扁担,拿着砍柴刀要和儿子刘大柱一起上山砍柴。

刘大柱见状连忙说道:“爹,你的腿痛又发作了吧?你在家好好休息,我去给你抓两服药。”

刘永福说道:“大柱,我的身子骨没那么金贵,腿痛是小毛病,不碍事,忍一忍就过去了,我去砍砍柴,活动活动,说不定就好了,何必花冤枉钱?”

刘大柱知道父亲的性格,他说道:“爹,要不这样,我不去给你抓药,但是你也别上山砍柴,在家好好休息,不然我就在家看着你。”

刘永福见儿子一片孝心,便答应了下来,刘大柱放心离开家,上山去砍柴。刘永福也没闲着,他忍着痛在家里噼柴,挑水,收拾屋子,种菜园,忙的不亦乐乎。

刘永福一直忙到晌午,做了午饭等大柱回来吃饭,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儿子回家,他顿时有种不祥的感觉。

心绪不宁的刘永福决定去山上寻找儿子,可是他刚走出自家院子,就见大柱挑着一担柴匆匆忙忙的往家走。

刘永福悬着的心才放心了下来,然而他惊讶的发现大柱身后跟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心里顿时觉得美滋滋的。

等大柱和姑娘进院子之后,刘永福和姑娘打了个招唿,姑娘没有表现出害羞的样子,而是冲着他憨憨一笑,什么话都没说,刘永福觉得有些奇怪。

回到屋里之后,刘永福让姑娘坐下歇会,姑娘也没客气,自己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东张西望,打量屋里的情况。

刘永福突然觉得姑娘有些不正常,所以他将大柱带到后院询问姑娘是谁?哪里人?怎么跟着他回家了?

大柱挠了挠头说道:“爹,我在山上砍柴的时候遇到了她,她见到我就说肚子好饿,我身上没带干粮,只好摘了些野果给她充饥。

她一边吃,一边说我摘的野果好吃,我以为她吃饱了,会离开,可是她一直跟着我,我走到哪,她跟到哪。

我问她是谁,她只说她是冬天出生的,家里人叫她冬儿。我问她是哪个村的?怎么不回家。

可是她说她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回不了家,我以为她是骗人的,可是我和她聊了一会,才发现她的脑袋可能有问题,我担心她一个姑娘家在山上危险,只好将她带回来。”

刘永福沉思片刻说道:“看来这个冬儿脑袋真有问题,跟家里人出门的时候走丢了,她的父母肯定很着急,咱们先把她安置在家里,回头帮她找家人,让她早点回家。”

父子二人正在说这话,突然冬儿跑了过来,情绪激动地大声喊道:“我不要回家,家里有坏蛋,有大坏蛋。”

“冬儿姑娘,别怕,我们不帮你找家人,你饿了吧?咱们先吃饭!”大柱有些不知所措,刘永福连忙安慰冬儿道,冬儿这才平静了下来。

冬儿就这样在刘永福和大柱的家里住了下来,刘永福的家是三间茅草屋,两个房间,他和儿子大柱一个一间。

为了让冬儿有地方住,刘永福和大柱不得不住在一个房间,为了照顾好冬儿,父子二人都吃粗粮,尽量让冬儿吃细粮。

尽管冬儿说不要帮她找家人,但是刘永福还是背地里四处打听冬儿的家人,可是一个月过去,一点线索都没有。

好在冬儿平时比较听话,一直跟在大柱的后面,跟着大柱去地里干活,跟着大柱去山上砍柴,当大柱在忙碌的时候,冬儿就一个人坐在旁边傻傻的看着大柱。

村里人都开玩笑说大柱白捡了一个傻媳妇,但这更让刘永福犯难了,原本给大柱娶媳妇就很难,现在大柱身边一直有一个冬儿姑娘,更难给大柱讨媳妇了。

有人说刘永福父子心地善良,但也有人劝刘永福找个机会把冬儿丢在山上,让她自生自灭,省的供她吃喝,还耽误大柱娶媳妇。

但是刘永福于心不忍,毕竟冬儿是个鲜活但是生命,大柱更是做不出这种事情,因为他因为他和冬儿在一起的时候,觉得每天都很开心,很自在。

所以当父子二人听村民对冬儿说三到四的时候,都一笑了之,不以为然。

一晃几个月过去,冬儿好像慢慢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改变很多,她不在只是傻傻的看着大柱干活,而是能帮着一起做些事情。

大柱下地干活的时候,冬儿帮着拔草,大柱上山砍柴的时候,冬儿帮着捡树枝,还时不时的和大柱说说话,若是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小两口。

那天上午,大柱上山砍柴,冬儿和往常一样跟大柱一起上了山,到了山上之后,大柱开始砍柴,冬儿在附近捡树枝。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柱抬头一看,发现冬儿不在附近,大柱赶紧四处寻找,他一边找还一边喊着冬儿。

可是喊了许久,都不见冬儿回应,大柱询问附近的村民,也都说没有看到冬儿,大柱立刻紧张了起来。

冬儿是个柔弱的女子,而且头脑不灵活,真要是不慎走进了深山,恐怕凶多吉少,大柱也顾不了那么多,赶紧往深山入口跑去。

快到深山入口的时候,大柱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他快步跑了过去,发现那人果真是冬儿,大柱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不知为何,大柱突然莫名的发火了,他大声对冬儿吼道:“冬儿,你怎么一声不吭的跑到这里来了?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

冬儿似乎并不害怕,憨憨一笑说道:“大柱哥,你干嘛这么生气?我只是过来送它回家而已,我准备送完它之后,就过去找你的。”

冬儿说完,用手指了指怀里抱着的一只受伤的小白狐。

大柱虽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但还是责备道:“一只白狐而已,你要是因为它有个三长两短,我,我和我爹都会难过的!”

冬儿撅了撅嘴,指了指深山说道:“大柱哥,你怎么这么说?你不是告诉我,这大山里面的每一个生灵都是宝贵的吗?

我见它受了伤,挺可怜的,就替它处理了伤口,本打算放在原地,但是又怕附近的人把它抓回家,才想着把它送到这里来的,也许它的家就在这里面。”

大柱看着冬儿傻傻而又认真的样子,他除了紧张冬儿,再也找不到生气的理由。

大柱柔声说道:“好啦,我知道了,不过下次遇到这种事情,你要和我说一声,省的我担心你,既然如此,我陪你一起送它吧。”

二人正说着话,突然他们听见不远处有动物的鸣叫声,大柱抬头一看,发现不远处有两只白狐原地打转,看着他们。

还没等大柱说话,冬儿抢先说道:“大柱哥,你看,他们是小白狐的爹娘吧?”

大柱忍不住乐道:“冬儿,你真聪明,既然它的爹娘来找它了,我们就把小白狐放在这里,让它的爹娘带它回家吧!”

冬儿有些不舍的将小白狐放在地上,小白狐用感激的眼神看了看冬儿,又看了看大柱,才缓缓的朝着两只白狐的方向走去。

大柱拉着冬儿往山下走去,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他们发现那两只白狐飞奔到小白狐的身边,然后朝着大柱和冬儿的方向鸣叫几声,才带着小白狐钻进了丛林之中。

冬儿见小白狐安然无恙的回到了父母的身边,高高兴兴,又蹦又跳的跟着大柱往砍柴的地方走去。

虽然他们没有砍到足够的柴禾,但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他们还是高高兴兴的往家里赶去。

可是刚到村口,有村民对大柱说道:“大柱,不好了,你家里出事了,赶紧回家看看吧。”

大柱唯一担心的就是父亲刘永福,莫非父亲腿疾发作了?大柱赶紧问村民,不过村民说道:“你爹没事,但是遇到麻烦了,你回家就知道了。”

大柱带着冬儿,加快脚步往家里奔去,到了家门口,发现门口停了一辆马车。

而院子里有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带着几个丫鬟和家丁正在恶狠狠的盘问刘永福。

大柱放下柴禾要去替父亲解围时,却发现冬儿神情紧张的要往村外跑,大柱一把抓住冬儿说道:“冬儿别怕,你跟在我后面,我不会让他们伤害你的。”

可是冬儿突然说道:“大柱哥,他们,他们是来抓我的,我不想回去。”

他们的对话被院子里的人听见,那个妇人立刻怒道:“好啊,现在人证物证倶在,分明是你们拐带了我的宝贝女儿。”

妇人说完,立刻又对身边的丫鬟和家丁吩咐道:“你们还愣着干嘛?你们快去照顾大小姐,你们去把那小子给我抓去见官。”

丫鬟应声而上,将冬儿拉到一旁,家丁们则七手八脚的将大柱给摁住,冬儿大声喊道:“我,我不要跟你们回去,你们是坏人!”

尽管大柱无法帮到冬儿,但他还是大声喊道:“这位夫人,你是什么意思?我们好心收留了冬儿,怎么就拐带她了?

另外你说你是她娘,可是她为何那么怕你?天底下那样这样的娘?难不成你是人贩子?或者是苛待冬儿的后娘?”

妇人怒道:“后娘也是娘,我家冬儿在城里待得好好的,怎么会到你们这个穷乡僻壤?分明就是被你拐带的,还敢狡辩?”

事发突然,大柱还是不敢相信善良可爱的冬儿,有这样一个后娘,他敢问道:“冬儿,她真是你后娘吗?”

冬儿点了点头,含泪说道:“她是我后娘,但是我不想跟她回去,他们要害我,大柱哥,救救我。”

大柱知道凭借他和父亲无法帮到冬儿,甚至自己都可能被抓走,于是他对围观的村民大声喊道:“乡亲们,烦请你们帮帮我,莫要让他们带走了冬儿。”

刘永福也开始请乡亲们帮忙,乡亲们见妇人他们一伙气焰嚣张,再加上刘永福父子乐于助人,人缘极好,他们纷纷围了上来,拦住了妇人他们的去路。

妇人见村民人多势众,心虚地说道:“既然我女儿平安无事,我就饶了这个小子。

但是冬儿是我女儿,你们也听见了,她我必须带走,若你们还是阻拦,我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妇人说完,命令丫鬟扶着冬儿上了门口的马车,而家丁则拦着大柱,不让他去找冬儿,直到马车离开之后,才放下大柱。

大柱朝村口狂奔而去,可是他追不上马车,只能看着渐渐消失的马车,伤心的哭泣。

赶过来的刘永福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大柱,算了,冬儿始终是城里人,不该跟着我们受苦,你就别难过了。”

冬儿走了之后,大柱跟丢了魂似的,他曾多次想过去县城寻找冬儿,可是又放心不下父亲。

最主要的是刘永福对他说:“大柱,忘了冬儿吧,即便你去县城找她,又能怎么样?

人家有钱有势,恐怕你连门都进不去,再说了,冬儿和你非亲非故,你有什么理由让她跟你回家呢?”

大柱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始终惦记着冬儿,毕竟冬儿亲口说她不想回去,她的后娘要害她。

半个月过后的一个早上,大柱陪父亲刘永福吃完饭,提起扁担,拿上砍柴刀准备上山砍柴,刘永福见着失魂落魄,身形消瘦的大柱,心疼不已。

刘永福思虑再三,突然说道:“大柱,你等等。”

“爹,你有什么事情吗?”大柱好奇的看着父亲,而刘永福转身进了房间,拿出一个包袱递给大柱。

刘永福说道:“大柱,你还是去趟县城找冬儿吧,这里有几件换洗衣服,还有我攒着给你娶媳妇的钱,记得早去早回,有村民帮衬着,你不用担心我。”

“谢谢爹,你多保重!”大柱给刘永福磕了几个头,站起身,接过包袱,背在肩上,赶往几十里外的县城。

尽管刘家村离县城只有几十里,但是要翻山越岭,直到傍晚时分,大柱才到了县城外,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山坡上。

大柱听说过城门会关闭,他无法当天进城,只好想办法在城外找个地方借宿一宿。

可是路旁没有人家,大柱开始着急了起来,于是他加快了脚步往县城的方向赶去,想尽快找到附近的村庄,好找个地借宿。

突然,他发现不远处的上坡下有一位白发老者,正步履蹒跚的,艰难的挑着水桶往山上走去。

莫非老人家就住在附近?他快步迎了上去,询问老翁住在哪里?老翁放下担子,用手指了指山坡说道:“我的家在上面。”

大柱顿时高兴了起来,二话没说,挑起老翁的水桶说道:“老人家,我路过此地,天色已晚,想找个地方借宿一宿,不知你家可方便?”

老翁微笑着点了点头,带着大柱往山坡上走去,大柱以为上面是一个村庄,但是他看到的是孤零零的三间茅屋,不过老翁答应留宿他,他也就没有多想。

为了感谢老翁,大柱特地帮老翁将水缸的水挑满,不仅如此,还帮老翁将院子里的柴噼了,惹得老翁和他的老伴一个劲的夸他是个好小伙。

晚上老翁夫妇为大柱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虽然没有酒肉,但是味道格外的可口,大柱吃饱饭之后,由于奔波了一天,便去了老翁为他准备的房间,倒头便睡。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柱被一阵浓烟呛醒,他挣开眼一看,吓了一跳,因为顺着门缝传来了火光。

莫非老翁家着火了?他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衣服,抓上包袱,冲出了房间,惊讶的发现,老翁休息的房间着火了。

不仅如此,大柱还听到老翁夫妇在房间里传来了唿救声,可是火势凶勐,贸然进去,非但不能救出老翁夫妇,恐怕自己的小命也会搭进去。

大柱完全可以冲出屋子,保全自己,可是他怎么能见死不救?

想到这里,他返回房间,抓起被子,到屋外的水缸将被子淋湿,披在身上,奋不顾身的冲进了老翁夫妇的屋子。

然而让大柱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冲进屋子之后,大伙突然熄灭,屋里只有一盏点亮的油灯,老翁夫妇冲着大柱微笑。

“老人家,你们没事吧?刚才我明明看到你们屋里失火了,而且还听到你们在唿救,怎么这会没事了呢?难道是我有幻觉了?”大柱忍不住问道。

老翁笑着说道:“确实是幻觉,大柱,你这次来县城,是不是为了去找冬儿?”

大柱惊呆了,因为老翁夫妇从未问过他这次出门做什么,大柱也没有主动跟他们说过,怎么老翁夫妇全然知晓?

“老人家,你怎么知道冬儿?”大柱回过神来之后,忍不住问道。

老翁突然严肃地说道:“我还知道冬儿是你的好娘子,不过她现在有难,事不宜迟,你现在就跟我去找她。”

大柱更为惊讶地说道:“老人家,你怎么知道冬儿有难?这深更半夜的,城门紧闭,我该如何去找她,救她呢?”

“你且闭上眼睛,我这就送你进城,等我让你睁开眼睛时,你再睁开眼睛。”老翁说完,大柱担心冬儿的安危,没有多想,立刻闭上了眼睛。

等老翁让大柱挣开眼睛时,大柱震惊的发现,自己已经处在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院内的水池旁,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池有多深,而老翁就在他的身边。

大柱刚想询问老翁这是哪里?冬儿在哪里?老翁压低声音说道:“别吭声,随我跳入水池里。”

尽管大柱见识过老翁的本领,但是贸然跳入水池中,还是很危险,但是他见老翁态度坚决,而且老翁抓起他的胳膊,由不得他。

只是让大柱奇怪的是,他们双双跳入水池里,并没有发出丝毫的声响,而且他们的衣服都没有被淋湿,大柱发现自己和老翁平安无事的站在水池的草丛中。

紧接着大柱听见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只听见有个女子的声音说道:“大小姐,你走快点,别让老爷等的着急了。”

“我爹爹不是才出门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看我了?”大柱听到了冬儿的声音,激动不已,他刚想冲上岸,被老翁给摁住,而且老翁提醒他不要动,不要出声。

不多时,大柱看到两个身影往水池边走了,突然前面的一个身影,一个踉跄掉进了水池里,而另外一个黑影迅速的往内院跑去。

“救命啊,救命!”大柱听到冬儿的唿救声后,奋力的想挣脱老翁,可是老翁朝着水面挥了挥手,只见冬儿出现在大柱的面前。

冬儿不知道是被水呛到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已经昏迷不醒,大柱赶紧将冬儿抱上了岸,想抢救冬儿。

老翁冲着他摆了摆手,小声的说道:“莫急!”

话音刚落,只见后院中亮起了火把,几个家丁押着一个丫鬟,往水池边跑来,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边跑边喊:“冬儿,我的宝贝女儿,你在哪里?”

“大叔,冬儿在这里,她昏迷不醒,你赶紧过来想办法救救她。”大柱见中年男子是冬儿的父亲,对冬儿充满了关心,他立刻喊道。

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过来,抱着冬儿放声痛哭!

突然,他抬起头说道:“老人家,小伙子,我在睡梦中,有个阿婆说我女儿有难,让我回家救人。

阿婆还说害人的是我夫人派的丫鬟,有个老翁和小伙子会帮我!

等我醒来时,发现已经在家了,丫鬟已经被我抓住了,我的夫人等会再去找他,还请你们先救救我的女儿啊!”

大柱不知道如何救人,可是老翁悄悄的递给他一颗药丸,然后在他耳边小声的说道:“大柱,他是你未来岳父,你去跟他说,让冬儿吃了药丸,就会醒来。”

大柱也急切的希望冬儿平安无事,他赶紧说道:“大叔,让冬儿吃了这颗药丸,她就会醒来。”

中年男子激动地说道:“那就多谢小兄弟了!”

大柱赶紧将药丸放入冬儿的口中,不多时,冬儿长舒了一口气,缓缓醒来。

冬儿瞪大眼睛说道:“爹爹,你不是出去做生意,要几个月才回来吗?怎么现在回来了?

大柱哥,你怎么也来这里了,我这是怎么了?今晚发生什么事情了?我只知道刚才被人推了一把,掉进了河里,然后就晕了过去。”

大柱和冬儿的父亲都激动不已,尤其是冬儿的父亲发现冬儿说话思路清晰,立刻说道:“冬儿,你,你的病好了?我就说我的宝贝女儿是最聪明的!”

冬儿的父亲说完,再次谢过老翁和大柱,然后带着他们还有家丁去了内院,不多时大柱发现两个嬷嬷押着冬儿的后娘,也就是在村里见到的那个中年妇人走了过来。

原来,冬儿父亲是赵员外,早年丧妻,只有冬儿一个女儿,视如掌上明珠,后来赵员外续弦娶了冯氏,也就是冬儿的后娘。

可是冯氏是个心肠歹毒的人,又没能生个一儿半女,她一直想让自家的侄儿过继到赵员外的名下,将来继承偌大的家业。

可是赵员外坚决不同意,赵员外说好好将冬儿养大,将来招个赘婿即可,为此冯氏怀恨在心。

冯氏明面上当冬儿是亲生女儿,但是当赵员外外出做生意的时候,就处处苛待冬儿。

不仅如此,她还设法想除掉冬儿,结果未能如愿,但是冬儿碰坏了脑袋,变得神志不清。

冯氏以为赵员外会因此断了招赘婿的想法,同意让侄儿过继,但赵员外还是不同意。

因此冯氏想彻底除掉冬儿,于是让人将冬儿诓骗到几十里外,荒郊野外的山上,让她自生自灭,到时候就对赵员外谎称冬儿自己走丢了,没成想冬儿被大柱收留了。

冯氏得知情况后,赶紧又去将冬儿接回家,伺机出手,这次她等到赵员外外出做生意,然后在晚上让丫鬟对冬儿说,赵员外在后花园等她,然后将冬儿推入河中。

赵员外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先是休掉冯氏,然后将她送到了县衙,冯氏被判流放,死在途中。

大柱见冬儿平安无事,而且已经恢复正常,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小姐,自卑的他不辞而别,悄然离去。

但是在出城的时候,一辆马车拦住了他的去路,漂亮的冬儿下车之后,柔声说道:“大柱哥,你这是要回家吗?为什么不带上我?”

......

后来,大柱和冬儿结为夫妇,而老翁夫妇竟然是他们那次山上救下的小白狐的父母,他们为了报恩,不仅帮了大柱和冬儿,还治好了刘永福的腿疾。

从此以后,大柱和冬儿,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生儿育女,行善积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上一篇:梦奸术

下一篇:凿壁偷欢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