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三娘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鹿城县范十一娘,范祭酒的女儿,年轻貌美,尤其工于诗词歌赋。父母疼爱异常,视为掌上明珠,有人上门提亲,父母就让十一娘自己拿主意,压根就没有一个能让十一娘瞧得上眼的。
恰逢上元节,水月寺的尼姑们做了一场“盂兰盆会”纪念佛祖诞辰。这一天,到寺庙里来游玩的女子摩肩接踵,十一娘也前往水月寺。
正在游览时,一名女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十一娘身边,不停地向十一娘这边张望,好像有什么话要说。
十一娘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十五六岁的绝色少女,好感油然而生,目光凝视着她。女子微微一笑,上前道:“姐姐,莫非就是范十一娘?”十一娘回答:“正是。”
女子道:“久闻姐姐芳名,果然传言不虚,名副其实。”十一娘也问询了她的姓氏家乡。女子回答道:“我姓封,排行老三,就住在附近的村子里。”
二人熟络起来,手拉手,欢声笑语,封三娘言语温文尔雅。于是惺惺相惜,互生爱慕,依依不舍。
十一娘问:“为何无人陪伴出行?”封三娘道:“父母早年过世,家中只剩下一个佣人老婆婆,留在家里看守门户,所以没有一块出来。”
到了十一娘将要打道回府的时候,封三娘深情地注视着她,眼圈立马红了,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十一娘也怅然若失,就邀请她一起返程。
封三娘说:“娘子高贵门第大户人家,我和你萍水相逢,不沾亲带故,去了怕遭人嘲笑嫌弃。”
十一娘再三邀请,封三娘说:“那就改天吧。”十一娘就取下头上一支金钗赠送给她,封三娘也摘下发髻上的绿簪子作为回报。
回家后,十一娘心中十分想念封三娘,就取出她赠送的绿簪子把玩,簪子既不像金子做的,也不是玉。家里人也都没见过,觉得这根簪子特别的怪异。
天天盼望着封三娘登门,时间一长,十一娘心中怅惘,思念成疾。父母问清了缘由,派出下人到附近的村庄四处打听,却没有人知道封三娘的消息。
正值重阳佳节,十一娘萎靡困顿,了无情趣,就让伺候的丫鬟扶着她来到花园里透透气,在东边的篱笆下铺设了床褥歇息。
忽然一个女子攀上围墙,向这边张望,十一娘定睛一瞧,正是封三娘。封三娘叫道:“快来搭把手。”丫鬟连忙走过去,伸手扶着她,没两下封三娘就落地了。
十一娘又惊又喜,顿时站直了身子,拉着封三娘的手坐到褥子上,责备她没有守约,并且问她是从哪里过来的。
封三娘回答说:“我家离这边比较远,经常到舅舅家来玩,之前说就住在附近的村子,就是因为舅舅家离此很近。分别之后我也是饱受相思之苦,然而贫贱子女与富贵人家的子女结交,脚还没有跨过门槛,心里就先惭愧不已,生怕那些下人们看不起,故而不敢随意前来拜访。适才从墙外经过,听到女子的声音,似乎耳熟,就爬上墙头看看,希望说话的人是小姐,没想到正如心中所愿。”
十一娘就把自己的病根说了出来,封三娘听后泪如雨下,道:“我来此一事,须要守口如瓶,有些人喜欢胡乱造谣生事,闲言碎语,让人不堪承受。”十一娘答应她绝不和别人提起,让丫鬟也不要对处乱说。
二人一同回到闺房,同榻而眠,互相吐露情怀,好不畅快。没几天十一娘的病就痊愈了。二人结拜为姐妹,衣服鞋袜换着穿,不分彼此,亲密无间,见到有外人来访,封三娘就藏身到帘幕之后。
过了五六个月,范公及夫人耳中就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
一天,二人正在下棋,夫人突然闯了进来,上上下下仔细地端详封三娘一番,惊讶地说:“真是我儿的好朋友啊!”
夫人埋怨十一娘:“有了这么好的闺密相伴,做父母的自然高兴,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十一娘就把封三娘的担忧说了出来,范夫人目视封三娘道:“有你陪伴我的孩儿,我们心中自然很欣慰,你真是煳涂了?”
封三娘羞得满面通红,一声不吭,手指不停地拈着衣带。夫人走后,封三娘起身欲要告辞,十一娘苦苦相留,她才答应留下来。
一天晚上,封三娘从门外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哭着说:“我就说不能住这里,今天果然遭受莫大耻辱。”十一娘吃了一惊,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封三娘说:“刚才出去更换衣衫,一个少年男子横刺里跑出来拉拉扯扯,幸亏我得空逃了出来,这种事让人知道了,脸面岂不是都丢尽了。”
十一娘仔细问清少年的身形相貌,忙不迭地赔礼说:“不怪你,这是我那个傻哥哥,定会告诉母亲,狠狠地打他一顿,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封三娘坚决要走,十一娘恳请她天明再走也不迟。封三良说:“舅舅家近在咫尺,只要拿架梯子帮我翻过围墙就行。”十一娘情知挽留不住,就让两个丫鬟一起翻墙相送。
走了半里多路,封三娘谢过丫鬟,辞别而去。丫鬟回来后禀明情况,十一娘伏身于床,伤心不已,好比失去了配偶。
又过了几个月,因为有事丫鬟到了东村,恰好碰上封三娘和随身的老婆婆。丫鬟高兴得不得了,上前参拜问候。封三娘也是心境凄凉,问了一些十一娘饮食起居的情况。
丫鬟拉住封三娘的衣袖,说:“三姑娘和我一起回去吧,我家姑娘天天想你,茶不思饭不香的。”
封三娘说:“我也好想他,只是不愿意让十一娘的家里人知道,回去后把后花园的门打开,我会自己来。”
丫鬟回来后把遇见封三娘的事告诉了十一娘,十一娘听后喜上眉梢,就按照封三娘所说把后花园的门留着。
转眼间,封三娘已现身花园中,二人阔别之后互诉衷肠,长话绵绵,毫无倦意。再看丫鬟,已经在一旁睡得深沉,这才起坐,移步至十一娘的床榻,同枕而眠。
封三娘咬着耳根对她说:“我知道娘子还未许配人家,凭你的才华品貌,出身名门,何愁找不到一个贵公子为婿。然而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哪里配得上你,门当户对那一套早就该摒弃了。要想找个绝佳配偶,就要看人品和才华,富贵贫贱那都不算什么。”
十一娘觉得封三娘说的非常有道理。封三娘说:“昔年偶然相遇的地方,今年又要做道场,烦请姐姐明天再走上一遭,必定让你见到如意郎君。我小时候喜欢看相面的书籍,阅人无数,从未失手。”
黎明时分封三娘就走了,相约于水月寺再见。
十一娘按时前往,封三娘已在庙中等候。扫视一周看到封三娘后,十一娘便邀请封三娘上车一同游览。二人联袂出门,恰好遇见一个秀才,约摸十七八岁的年纪,一袭布袍,不加修饰,然而相貌高大英俊。
封三娘偷偷地指着少年说:“此人才华横溢,将来必入翰林院。”十一娘略微瞥了一眼。封三娘辞别说:“娘子先行回家,我后脚就到。”
到了傍晚,封三娘果然来见,说:“我适才仔细打听了这个少年,就是你的同村人孟安仁。”十一娘知晓这人家中贫穷,不太乐意。
封三娘说:“娘子的见地怎么也这般世俗,这个少年若是一辈子受穷,就把我这对眼珠子抠出来,再也不给天下人相面算命。”
十一娘说:“那我该怎么办?”封三娘说:“拿出一件随身的东西作为定情之物。”十一娘说:“姐姐也太草率了,父母尚在,他们不同意这门婚事又该如何?”
封三娘说:“我这么做就是为了怕错过这段姻缘,心志如果坚定,就算是舍了性命,又怎么可以改变?”十一娘坚决不答应。封三娘说:“娘子的姻缘已至,山也挡不住,然而还要经历劫难。我之所以这么做,只因你我之前相好一场,前来报恩。分别在即,就以你送我的金凤钗,假托你的名义赠送孟安仁。”十一娘打算再和她商量商量,封三娘已经出门走了。
其时,孟安仁虽满腹诗书,却家徒四壁,也正打算要娶个妻子,只因为是个穷书生,十八岁了还没定亲。
这天,忽然看见了两个绝色女子,回家后心旌摇动,浮想联翩。快到二更时分,封三娘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孟安仁掌上灯,认得正是白天所见的美丽少女,惊喜不已,询问来历。
封三娘说:“我姓封,范十一娘的同伴。”孟安仁好生高兴,来不及细问,突然上前一把抱住封三娘。
封三娘随手推开孟安仁,道:“我并非毛遂自荐,只是个媒人。十一娘愿意与你永结同心,请我前来提亲。”
孟安仁一脸惊愕,封三娘说的话,他根本不相信。封三娘就取出金凤钗给孟安仁看,孟安仁欣喜不已,发誓说:“得她如此眷顾,我若是不能娶十一娘为妻,宁愿一辈子孤单一人。”封三娘听了孟安仁的誓言就回去了。
到了早上,孟安仁托请邻家婆婆前去拜见范夫人,范夫人觉得孟安仁没什么家财,也不和女儿商量,直接就给回绝了。
十一娘知道后,大失所望,心中埋怨封三娘太过鲁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可是金凤钗还在孟安仁手里,无法追回,只能豁出性命立誓非他不嫁。
过了几天,有一个豪绅为儿子求亲,怕范家不答应,就请托县令前来保媒。当时,这个豪绅正身居高位,权势炙人。范公心中对他颇为忌惮,就问十一娘的主意。十一娘听后,脸色很不好看,母亲追问,十一娘默不作声,只是抽抽噎噎地哭个不休。
十一娘让人悄悄地告诉范夫人:除了孟安仁,就算死了,也不他嫁。
范公听说后,暴跳如雷,竟然就将十一娘许配给了豪绅家的公子,他还怀疑十一娘和孟安仁有私情,就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想尽快把婚礼给办了。
十一娘气得饭也不吃,天天蒙着头躺在床上不起身。
到了亲迎的头天晚上,十一娘忽然起床,拿起镜子给自己梳妆打扮,范夫人见了心中暗暗高兴。
没一会儿,丫鬟就着急慌忙地跑过来说:“小姐自尽了。”
全家都惊慌落泪,悔之莫及,灵柩停了三天就下葬了。
自从邻家婆婆回来复命,孟安仁愤恨不已,痛不欲生。却仍然时不时地打听下消息,痴心地想着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听说十一娘定了亲事,怒火中烧,万念俱灰。
不久又听闻十一娘香消玉殒,悲痛不已,恨不能追随佳人而去。傍晚时走出家门,打算趁着天黑到十一娘的墓前哭祭一番。“歘”的一下,有个人走了过来,近了一看,正是封三娘,她对孟安仁说:“可喜的是,姻缘马上就要成了。”
孟安仁双目含泪,道:“你不知道十一娘已经不在人世了?”
封三娘说:“我说的成就,正是因为她死了。赶快把家里人喊过来,打开墓穴,我有灵异之药,能让十一娘醒过来。”
孟安仁听从了封三娘的吩咐掘开坟墓,打开棺材,又重新把墓坑填好。孟安仁自己背负尸体和封三娘一起回来,到家后把十一娘的尸身放置在床榻上,喂了药。
过了一会,十一娘就苏醒了。十一娘环顾四周,看见封三娘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封三娘指着孟安仁说:“这个人就是孟安仁。”就把之前发生的事给十一娘叙述了一遍,十一娘如梦初醒。
封三娘害怕走漏了风声,伴随二人来到离村子五十里外的山村里躲避。安顿好后,封三娘要辞别,十一娘的眼泪立即就滚出了眼眶,苦劝封三娘留下做个伴侣,把封三娘安置在另一座的院子里。因为把殉葬的首饰用品变卖了作为家中的生活支出,手头上也还算宽裕。
封三娘每次遇到孟安仁过来,就主动离开回避。十一娘淡定地说:“我们姐妹俩情逾骨肉,然而却也难以相聚百年,想着不如效仿女英、娥皇,同事一夫。”封三娘说:“我年少时得到秘诀,通过唿吸练气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不愿意嫁人。”
十一娘笑着说:“世上流传的养生之术,到处都是,这种书多如牛毛,照着做就能长命不死的人,又有谁呢?”
封三娘说:“我得到的秘籍并非世人所知晓的那种,世上流传的并不是真正的秘诀。只有华佗的五禽图,还算不欺骗人。凡是修炼五禽图的人,不过是想让身体里的血气贯通,若是得了打嗝症,身体做虎啸的形状,就要立刻停下,这难道不是灵验吗?”
十一娘和孟安仁偷偷地密谋,让他假装出一趟远门,到了夜里,十一娘强行劝酒,封三娘酩酊大醉,孟安仁悄悄地潜入封三娘的房间,玷污了她的身体。
封三娘醒来后大惊失色,说:“妹妹,你把我害惨了!如若色戒不破,修道大成的时刻,我会飞升到最上一层的天,如今中了你俩的圈套,也是命数。”就起身告辞。
十一娘将心中的诚意告知封三娘,难过地向她道歉。
封三娘说:“实情相告,我是狐狸。只因目睹了你的惊世容颜,突然心生爱慕之情,作茧自缚,才有了今日光景。这就是要经历的情魔劫难,和你俩无关。再留下来,心魔更加深重,无休无止,深不见底。娘子的福泽绵绵长远,多多保重,珍爱自己。”说完身影凭空消失,夫妻二人惊讶感叹了好长时间。
第二年,孟安仁乡试、会试都考中了,官拜翰林学士,递上名帖去拜见范公。范公羞愧懊悔,没脸相见。孟安仁再三请求,这才安排见面。
孟安仁进入厅堂后,以女婿的身份上前行礼,跪拜甚是恭谨,范公又羞又怒,怀疑孟安仁故意装样子来羞辱自己。孟安仁就请范公借一步说话,将实情一一相告。
范公听得直摇头,哪里肯信,让人到孟安仁家里去探访真相,下人亲眼目睹十一娘。范公这才惊喜过望,私下劝诫孟安仁不要对外宣称十一娘还活着,以免引火烧身。
又过了两年,豪绅的那些弯弯道道东窗事发,父子二人被判充军辽海,十一娘这才敢回娘家探望父母。
上一篇:毛狐
下一篇:章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