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根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宜春东北有个小城,名叫万载。

万载依山傍水,山上尽是苍翠茂郁的树林,水上则架有不少石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徐宁是万载徐氏药铺的掌柜。徐家人做这行有三代了,徐宁从小就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耳濡目染,制药能力非常精湛。

他还有一门绝学,就是精通各种草药的药理,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草药,制成功效各不相同的药丸:有人想壮阳,有人想滋阴,有人想治风湿……凡是能说得出需求的,徐宁都可以调配不同的草药,做出不同的药丸,对症治疗,效果显着。

再加上徐宁为人实在宽厚,从来不偷工减料,所以徐氏药草铺的生意一直非常红火。

徐宁为人也乐善好施,善交好友,因此人缘很好。

一日重阳节,他与几个友人一起来到野外游玩踏青,不觉走到了一处寺院旁。

徐宁看到寺前有一口枯井,井上还罩着一个巨钟,体积目测有车轮那么大。

钟上面还留着泥痕手印,光滑得像刚刚粘上去一样。于是,他觉得可能有人刚刚搬动过他。

徐宁来到钟旁俯着身子往下一看,发现钟下用绳子吊着一只约莫能容十几升东西的筐子,但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

他感到很好奇,便同朋友们一起尝试搬动它。

但几人用尽了力气,巨钟仍是纹丝不动。

徐宁愈感震愕,于是也不走了,就和朋友们留在这儿吃药,其实是想要看看到底是何人有这般举鼎神力。

徐宁几人并没有等太久,不多时就见一个魁梧的身躯自外走进。

徐宁定睛细细一打量,才发现来者虽身高体壮、五大三粗,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分明就是个乞丐,手里还拿着他讨来的豆粉。

乞丐提着东西来到枯井旁,然后一只手提起古钟,一只手捧起那些吃的东西往筐子里放,来回几次才放完。

等放完之后又把钟给盖上才走。

但只过了一会儿他又来了,把手伸到里面去取吃的东西,吃完了又去拿,轻便得像打开一个小木箱一样,徐宁及友人都惊愕不已。

″那是个什么人,竟有这般神力,又怎会沦落到讨饭为生的地步呢?″友人们窃窃私语。

徐宁也忍不住开口发问道:“壮士,你有如此神力,为什么要讨饭呢?”

那人叹道:“我出身寒微,又吃得多,东家肯雇用我。

所以如此”徐宁看他是条好汉,便劝他去参军,那叫花子听了,脸上还是忧愁,担心没有足够的盘缠。

徐宁于是把他带回了家,做足了饭食让他敝开吃,看那人的食量,至少抵得上七八个成年人。

徐宁又送了他一副合身的衣服和鞋子,末了还送给他五十两银子做盘费。

临行前,那人望着徐宁,郑重道:“大恩不言谢,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的。”

其后许久,二人再无联系。徐宁也逐渐忘却了。

一天,徐氏药铺闯入了一伙不速之客。其中为首一人身着飞鱼服,脚踏皂靴,气度凌威。

店铺中有眼尖的,已经认出了来的这些不是别人,正是让人谈之色变的锦衣卫!

"不好,是锦衣卫!″

“什么,他们来干嘛?″

"别管那么多了,咱们哪快散了吧,否则碍了他们的眼有你小子受的!″

顾客们惟恐惹祸上身,纷纷离开。

"你,去把你们掌柜的叫出来!″为首那锦衣卫用手指了指店里的小伙计,不耐烦道。

"几位公爷,来了!来了!″徐宁听说有锦衣卫来到了自己的店,以为出了什么事,惊得脸都几乎要白了。

但他还是很快就挤出了一张尴尬的笑脸跑了过来,"不知有何吩咐?″

"你就是叫徐宁的那个?″锦衣卫打量了他一会,又环视了一下四周,见周围的人早已跑光,这才从怀中掏出一段黄帛,把它递给了徐宁。

″这是圣上的指意,你看看吧。″

徐宁于是惴惴不安地打开了圣旨,看完了内容后这才松了口气。

原来徐宁的药铺声名鹊起,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到了皇城之中。

当时的皇帝是个昏庸荒淫之徒,因此他在听说江西有这种人物后,很是好奇动心,遂专门下了一道圣旨,令锦衣卫让徐宁献上可以壮阳的乌头丸。

原来只是要乌头丸啊。

徐宁暗暗松了一口气。

乌头丸颇为珍贵,不仅因为它制作方法复杂,能掌握其制法的人寥寥无几,也因为它需要的材料十分珍贵。

这种草药名叫秭根,不单本身带着毒性,而且性喜阴潮,所以很难采集。

但它确实在房事上有奇效,所以民间称之为"淫根″。

用它制成的药丸,固然在益气壮阳上有奇效,但它的制作难度极大。

纵使是靠卖药发家的徐家药铺,也并不是每天都能有这"乌头丸″的。

所幸就在前些日子,刚好从明月山那边来了几个卖山货的,其中就有这秭根。

徐宁见价格合适,就弄了几棵,制做了一罐乌头丸。

想不到今天还真就派上用场了。

徐宁带着锦衣卫去柜房拿药时,却不成想原本放得好好的乌头丸,竟全都受了潮,没用了。

"这…″徐宁懊恼自己的疏忽,同时注意到锦衣卫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但事已至此,他只得赔笑道:″乌头丸已没有了,真不好意思。″

锦衣卫闻言立刻起了脾气:″你这是什么破店,乌头丸都存不好!″

徐宁见来者这样,只得道:"大爷您先消消气,我们这确实是没有乌头丸,不如您再等上几日,待让我今天上山挖几棵秭根再做好药给您送去好吗?″

"我不管你怎么干,反正我再给你三天,三天后再不见药,我就把你铺子砸了!″为首锦衣卫恶狠狠道。

"这…可光制药也不只三天哪…″

"那明天之前我要见药草!″锦衣卫说完摔门而去。

徐宁无奈,只好让家人们都赶快行动起来,赶在明早——也就是锦衣卫拿药前上山去把草药找来。

不过令徐宁失望的是,他们一行十余人在山上找了好半天,眼看天都黑透了,连秭根的影子都没看到。

这秭根虽说不多,可也没到“一草难求”的地步啊!

徐宁心里嘀咕着,他虽然很急,但天色已晚,再找下去肯定也是徒劳无功。

无可奈何之下,几人只能暂且先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天刚一亮,昨日那几个锦衣卫就来了。

他们向徐宁索草,徐宁如何拿得出来?

“拿不出来?呵呵,拿不出来就领打!”为首的拿锦衣卫脸上立刻布满阴云,随即一挥手,手下几人就不由分说地掏出了棍子往药铺众人唿去,徐宁苦苦求饶也无济于事。

待几人打累了,锦衣卫这才恶狠狠地撂下一句狠话:“要是明天再拿不出秭根,我就砸了你的铺子,再砸烂你两条腿!”说完摔门而去。

此时徐宁的两条大腿已被打得脓血淋漓,连路都几乎走不动了。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中悲恨不已,心想干脆自杀算了,也省得连累家人。

家人们苦苦相劝。

但秭根又如何获取呢?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说县城南郊梁家来了一个狐仙,善于扶乩降神。

据称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分金断水是无所不能。

徐宁虽向来不信这东西,但如今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于是让妻子也带着钱前去问卜。

徐宁的妻子来到狐仙住的地方,只见屋里,夹室中挂着红色的帷幕,揭开帷幕一看,壁子上挂着观音菩萨的像。

另外,还有两三幅画像,都是些骑马拿矛的侍从。

在北边的壁下,设了一个香案,案头有一个座位,还不足一尺高,紧贴着一块小小的丝绸褥子,说是仙人来了,就住在那里。

外边则摆着香炉。问卜的人在香炉里烧上香,磕两个头。

徐妻于是也买了香,并作着揖。

见一个女子敲了三下磬子,口中隐隐约约念了些什么话。

祷告完了之后,便让她到外边的凳子上坐着。

徐妻将信将疑地等了一会儿,只见门帘一动,一张纸片已落在地上。

她拾起一看,发现并不是字,而是一张画。

画的像是一座山,山上冒着烟,还有一些巨蟒,然后是块石头和药草。

徐妻想了好久,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又看到画中的药草,似乎隐隐约约跟自己要问的事暗合,于是便把纸折叠起来,拿回家给徐宁看。

徐宁反复想了很久,这才似懂非懂道:“这莫非是要告诉我秭根所在之处么?”

于是他站起来仔细端详,愈发觉得画中的景状,与明月山倒是十分相近。

只是他也曾去过好几次明月山,却想不出画中的地方在哪。

徐宁感到很奇怪,问伙计们,他们也不知道。

徐宁遂觉得那所谓的狐仙是在装神弄鬼,但事已至此,他还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又强撑着再次来到了明月山。

他们仍是分头行动。

这次徐宁逐渐向密林深处走去,不多时就来到了山南一个阴森冷清的山岭。

此时徐宁突然感到阴气刺骨,仔细一看,地上遍布着森森白骨,这才后知后觉,心中害怕不已:″这…这不是野峰子岭吗,我怎么到这了?″

原来这野峰子岭是明月山一处令人谈而色变的地方,因为里面游弋着许多剧毒的过山峰(也就是眼镜王蛇)。

当地人有不慎误入其中的,运气好的没被蛇盯上,还能捡回一条命,但大多数中了蛇毒的人,毒发身亡后亲人朋友都鲜有敢来收尸的。

久而久之,这里多了无数的孤魂野鬼,野峰子岭是以得名。

徐宁年轻时也曾轻狂浪荡过,当时他与两个知心好友来到山里探玩,不成想误入了此地。

他们很快遭到毒蛇攻击,他的两个朋友小腿都被咬到,当场就毙命了。

徐宁运气稍好,及时逃了出去,但后背被毒液喷溅到了,回去后整块皮就像蜕皮一样掉了下来,至今还留着疤。

这场经历也给徐宁的内心留下了极大的阴影,从此他再未踏足过这块区域。

如今竟然误闯此处,徐宁惊惧不已,急忙就想回去,但显然已来不急了。

"嘶~″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突然出现,一条过山峰竟自树林里突然蹿出,吐着腥红的信子直朝徐宁扑来!

徐宁吓得腿脚发软,连忙想向后跑去,却没有踩稳,一头跌到了山下!

半晌,他缓缓睁眼,才发现自己原来刚好落在了树枝上,这才捡回了条小命。

“唉……”他艰难地抓着树枝爬了下来。

这是哪儿?徐宁强忍着剧痛,左右仔细打量了起来,但见此地全是两人都合抱不下的参天大树,地上黑雾绵绵,瘴气丛生,他在长白山从未见过这种地方。

等等,"一座山,山上冒着烟,还有一些巨蟒,然后是块石头和药草″,那卜图里说的场景,岂非与此暗合?莫非我真误打误撞,找对了方向?

徐宁立刻兴奋起来,也顾不上伤痛到处翻找,果然在附近找到了一块大石头。

他谨慎地翻开它,果然在里面找到了一根秭根!

徐宁高兴极了,随后就找到条路与家人们回家了。

有了秭根,做出乌头丸就简单得多了。

为了保险起见,徐宁在做出乌头丸后还自己先试了一枚,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在之后放心地把它交给了锦衣卫。

这下徐宁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请店里的伙计们去酒楼大吃了一场,以表示对他们不离不弃的感谢之情。

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是无事了吧?

谁知,就在几周后的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徐家突然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那人相貌高大,骑着匹骏马,进来之后也不打招唿,径直向徐宁的寝房跑去。

徐宁睡的正香,突然被惊醒,感到很害怕,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深夜...”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男子打断:“不要问这么多了,我等会再跟你解释,你们徐家马上就会血流成河,想活命就赶快和我跑!”

“什么?”徐宁不敢置信,但他看男子的神色不像是装的,而且他虽没有认出眼前人,却感觉他非常熟悉,因此选择了相信他的话,急忙换上了衣服,并叫醒家人们。

几人只简单收拾了些东西,就直接朝后门悄悄离开了。那男子对他们说:“一会城西老寺见!”说完就又骑上马匆匆离开了。

徐宁一行人走出门没多久,果然听见自己的房子传来一阵声响,还有兵器挥砍的声音。

没过多久,身后传来火光冲天...

徐宁后怕不已,连忙带着家人们朝着约定的古寺赶去。

徐宁几人来到古寺后没多久,那名壮汉也骑马赶来了。

徐宁刚开始还没认出眼前人是谁,但来到了古寺,看到了枯井,顿时想起了往事,惊叹道:“你,你莫不是当初我在这里碰到的那个壮汉吧?”

男子呵呵一笑,点头承认。

徐宁见他如今已气度不凡,不由慨叹:“果然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旋即又问道:“对了,我们分别后你都经历了什么?又是这么知道我家会有血光之灾的?”

男子抬头望了望天空,长叹道:“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了...”

原来,男子名叫刘仲群,自那日受徐宁资助后,就投身军旅。

那时倭寇肆虐,他跟随俞大猷打击倭寇,由于身强力壮又作战勇勐,很快就受到上级赏识。

后来他被人举荐,成为了皇帝的大内侍卫,很受宠幸。

而至于徐家的这场血灾,其实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场无妄之灾罢了。

原来,当朝皇帝有一个宠妃,长得那是一个如花似玉,皇帝对她很是宠爱,而这也引起了皇后的不满。

皇后听说徐宁进献的药到了,于是心生一条毒计来除掉她。

她派高手偷偷将一种特殊的药丸与当夜要进献给皇帝的乌头丸掉包。

这种药丸男人服用不会有大碍,但女子服用立刻就会七窍流血而暴亡。

然后她又贿赂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让他对皇上说,这药最好要两人一起服用才最好。

皇帝不知是计,欣然接受建议。

到了晚上,宠妃如期来侍寝。皇帝按捺不住兴奋,自己先服了一粒乌头丸,然后让宠妃也吃了一粒。

但谁知宠妃刚吃完,下一刻立即就变得痛苦狰狞了起来,不多时就七窍流血暴亡了。

皇帝很是惊骇,忙传太医,结果得出结论,是中毒而亡!此时皇帝想起自己也吃了药,害怕极了,太医以金汁(漉过的粪汁)催吐,皇帝给吐得个七荤八素,这才罢休。

事后皇上龙颜大怒,由于此事传出去有辱皇家颜面,皇上通过盘问得知,这乌头丸乃是万载徐家所制,所以立刻下了一道密令,将徐宁一家老小灭门!

而好巧不巧,执行命令的正好是他的大内侍卫刘仲群。

刘仲群曾受徐家厚恩。

也深知徐宁为人,知道他一定是被人陷害的。

但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又怎会相信自己的话呢?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好赌上一条性命来报答徐家的厚恩了。

执行任务的一行人来到万载后,刘仲群借口前往探路,先一步骑马离开几人,其实是提前向他们通风报信。

待他们离开后,他立刻赶回去,带着下属们来到徐家门外,却并不让他们进去,而是借口不能打草惊蛇,只是让他们堵在各个门口,然后朝里面射箭,最后一把火将徐家烧尽后就带着他们立刻了。

他找了几家客栈,打发好手下后就赶到了这里和徐宁几人见面。

徐宁明白一切后,对刘仲群舍命救自己的行为感动不已,但他同时也很奇怪,因为药明明是没有问题的,自己献药前还亲自试过呢。

刘仲群劝慰他道:“伴君如伴虎,皇帝喜怒无常,你能保住性命救不错了。只是我不能离开太久,这里是二百两银子,你们拿着这些钱赶快隐姓埋名,找个偏僻的地方躲起来吧。”说完就急急骑马离开了。

徐宁感动不已,遂带着家人用刘仲群赠予的银子换了座偏远的地方重新置办了产业,生活蒸蒸日上的同时,传来了好消息,昏君驾崩了。

徐宁遂回家重建药铺,生意没过多久又红火如初。

老皇帝已死,自然再无人找他的麻烦,徐宁的生意没过多久又红火如初,最终颐养天年了。

上一篇:淫洞

下一篇:狐梦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