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阴术前传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故事发生在干隆年间。

陕西恒山脚下的吴家村,自古就是一个老天不眷顾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虽勤劳本分,但奈何土地贫瘠,交通闭塞。除了少数几个握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恶霸,大多数百姓都挣扎在赤贫线上。

铁牛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铁牛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在他四岁那年,父母就因为一场饥荒,贫病而死。仅有的一口吃的留给了年幼的铁牛,使他侥幸活了下来。

一天,沦为孤儿的铁牛在街上乞食游荡,饿晕在路边,幸好被街坊贾姥姥看见,贾姥姥赶紧把铁牛抱回屋中喂了饭食,才又捡回了一条命。贾姥姥见铁牛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实在可怜,就索性把他留在家中抚养。贾姥姥女儿女婿之前做小生意,稍稍积累了一点银钱资粮,前些年的一场意外,使夫妻俩双双殒命,只留下一个年仅二岁的女孩,名叫细妹,与贾姥姥相依为命。

贾姥姥是一个心善的人,他将铁牛视如己出,只要有一点点好吃的,从来都是给两个孩子平分,从不会偏心自己的外孙女。

铁牛和细妹在一起慢慢长大,他们彼此有了玩伴,天天在一起玩闹,不是亲兄妹胜似亲兄妹。

苦难中长大的孩子自立更早,铁牛虽然小,但他从心底里知道是姥姥救了他的命,因此他很乖巧懂事。从能拿动家里的东西开始,他就学着帮助姥姥干活做事,大了一点,更是帮助姥姥扫地、拔草,收拾家务,只要自己能干的活,就帮助姥姥去干。

姥姥对这个捡来的外孙也很喜欢,很是欣慰:庆幸家里又多了一个男丁,自己一天天变老了,将来两个孩子长大,互相也能有个照应。自己百年之后也可以放心了。

铁牛虽小但很懂得对妹妹疼爱照顾,有好吃的他会让着妹妹,有人敢欺负妹妹,他会奋不顾身的挡在前面,即使自己受伤挨打也在所不惜。

细妹也很依恋这个会保护自己的哥哥,是哥哥的小跟屁虫,一天到晚“哥哥!哥哥!”的叫,哥哥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就像秤离不开砣。

这年冬天,贾姥姥去赶集,回来的路上见到有卖糖葫芦的,犹豫再三,还是摸出了一文钱,买了一串,心想:回去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半,让他俩解解馋。

姥姥回到家中,两个孩子已经在门口伸着小手等待了,姥姥说:“来来来!糖葫芦,你们一人一半。”姥姥刚想伸手把糖葫芦掰成两份,铁牛拦住了,对姥姥说:“我吃一个就行了,剩下都给妹妹。”

铁牛在头上咬下一个,然后递给了妹妹。

姥姥进屋卸下买来的东西,歇了一会,就又出门拾柴禾去了。铁牛在屋看着火盆,已是正午,外面阳光挺足,妹妹拿着糖葫芦去屋外面玩耍。

过了一会,门外传来了妹妹的哭声。铁牛冲出门外,看到妹妹倒在地上,满脸的泥土,旁边三个穿着体面的小子,得意洋洋的拿着糖葫芦串,你一口我一口的正吃着。

铁牛赶紧妹妹扶起来,然后冲上去一把把糖葫芦抢了过来,转身还给妹妹。

三个小子见糖葫芦被夺走,先是愣了一下,心想哪来的小子胆这么大,上来就敢抢。铁牛愤怒的指着三个小子斥责道:“你们凭什么抢我们的糖葫芦!”

三个小子再仔细一看,这小子比他们矮了一头,还穿得破衣烂衫,其中一个稍大一点骂道:“小叫花子!胆子不小,还敢跟小爷抢!”

然后一挥手“上!”,三个小子冲上来,揪住铁牛的衣服扭打在一起。铁牛个子矮,又比他们三个瘦弱,一会铁牛就被他们三个按倒在地不能起身,这三个孩子连拳头带脚的往铁牛身上脸上招唿。铁牛怕他们分身去打妹妹。于是任凭他们打,只是死死的揪住他们衣服和领子不放。其中一个小子死命一挣,只听“呲啦——”一声,这小子的绸子衣服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他妈的!他撕坏了我的衣服!”这个小子带着哭腔叫道,“给我按着他!”

只见两个小子死死按着铁牛,那小子回头搬起了一块大石头,就要照着铁牛的头砸去……。

这时一阵风袭来,那小子感觉眼前白东西一闪,然后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手中的石头一下掉了下来,石头刚好砸在了另一个小子的脚上。被砸的小子惨叫一声,松开了铁牛去护自己的脚。

“小小年纪,就如此凶狠!哼——!”,三小子这才看清一个长髯飘飘的道人,正手持拂尘,怒目看着他们。

三小子一看,大事不好,愣怔了一会,扭头扶着那个脚被砸的小子,一瘸一拐,灰熘熘的逃跑了。

道士扶起铁牛,将铁牛和细妹送入屋中,飘然离去。

贾姥姥回来后,见铁牛手和脸上均有伤痕,问了缘由,甚是心疼。抚着铁牛的头说:“铁牛,咱们是穷苦人家,比不得人家富贵,打伤了人家,姥姥拿什么赔啊。看到你受伤啊,姥姥也心疼。”

停了一下又慢慢说:“我们是穷人,躲着那些坏孩子一点,他们欺负我们,我们就忍一忍,好吗?”

铁牛掉下了眼泪,攥着拳头,倔强地说:“姥姥,他们欺负我可以,欺负细妹,就是不行!”

贾姥姥看着铁牛带着伤痕的脸,心里五味杂陈,既疼惜细妹有这样一个好哥哥,又担心他受伤惹事。

姥姥耽心祸事,祸事果然就来了。

姥姥刚给铁牛擦干净伤痕,屋门被人一脚踢开。

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领着一伙人闯了进来,后面跟着的就是和铁牛打架的那三个小子。衣服被铁牛扯撕的那个,指着铁牛的鼻子,喝道:“就是他撕烂了我的衣服!还用石头砸了大哥的脚!”

贾姥姥一看,为首的那个汉子是当地财主吴老爷家的家丁赵四,和铁牛打架的正是刘老爷家的三位少爷。

赵四伸手就要去抓铁牛,贾姥姥一看赶紧挡在了铁牛前面。赵四顺手揪住了贾姥姥的衣领,骂道:“老东西!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你家野小子竟敢打我家少爷!”

铁牛冲上去想保护姥姥,被赵四一脚踹倒在地上。

贾姥姥赶紧跪在地上,向赵四求饶:“大爷饶命!小孩子家不懂事,我给您磕头了!”

“他妈的!磕头有什么用?我家二少爷的衣服撕坏了,我家大少爷脚砸伤了,你说!怎么办!”

贾姥姥摸遍全身,摸出了几文钱,伸手递给赵四,赵四颠了颠几个铜子,骂道:“这点钱顶个屁用!”

这时铁牛在地上爬起来,手里抓着一把火铲,要和赵四拼命。

贾姥姥赶紧又横在铁牛身前,护着铁牛。

“小兔崽子!”赵四一边骂着,一把把贾姥姥推倒在地,夺过铁牛的火铲,照着铁牛的脸和头就是两巴掌,铁牛再次被打倒在地。

“姥姥!姥姥!”细妹哭着想伸手扶起倒地的姥姥,却怎么也扶不动。原来姥姥刚才被赵四推倒在地,头部触地,晕了过去。

赵四一看,贾姥姥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似乎没了气。这才领着一伙恶人,骂骂咧咧的走了。

铁牛哭着过去抬起姥姥的上身,见姥姥额头磕出了血,两个孩子叫了好半天,姥姥才渐渐苏醒过来,姥姥强撑着看了看两个外孙都无大碍,这才松了口气,缓缓地说:“你们没事儿就好,你们没事儿就好。”

……

遭遇了这次祸事,铁牛仿佛又长大了一岁,他自己也受惊不小。他不是害怕那些恶人,而是怕姥姥和妹妹再次受到伤害。因此,铁牛似乎变得“胆小了”好多,生怕自己再惹事。但是只要有人想欺负细妹,他还会一样奋不顾身。

细妹和铁牛仍然像秤离不开砣。

小孩子不识愁滋味,他们一家三人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常常其乐融融,家里时常听见孩子的欢声笑语。

光阴荏苒,一晃铁牛已经十四岁了。已经长成一个结实的大小伙子,他勤劳善良,帮助姥姥砍柴、种地,烧火做饭,铁牛渐渐成了家里顶梁柱,姥姥年势已高,有铁牛干活,姥姥也轻松了许多。

铁牛大了,渐渐懂得男女有别,因此平时虽然还会与妹妹嘻笑打闹,但已经有所注意。春天来了,铁牛在户外屋子旁边,搭了一个茅草屋,晚上他睡在茅草屋里。把仅有的一间大屋,留给了姥姥和细妹。

细妹也已长成了一个标致妹子,说话间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煞是可爱。她对这个哥哥却丝毫不介意,自己亲哥哥怕什么,她还是像以前那样,常常缠着哥哥。

姥姥看着这对可爱又懂事的外孙,有时若有所思:等他们再大一点,就成个亲,从小一起长大的一对鸳鸯,岂不美哉。想着这个,贾姥姥脸上都会露出微笑。

冬天来了,寒风唿啸,铁牛睡的茅草屋四处露风,晚上烧了一堆炭火,仍然冻得瑟瑟发抖。姥姥和细妹看了很是心疼,拉着他到大屋内去住,他却坚持不肯,只是在茅草屋上补了一些稻草。

这天,他去镇上赶集,在通往集市的一条小路上看见躺着一个人影。走过仔细一看,是一个老婆婆大概是饿晕了,倒在了路边。他在怀中掏出温热的干粮,给老婆婆送到嘴边,她狼吞虎咽的吃起来。铁牛见她一边吃一边噎,又去附近的人家讨了一碗温水,给老人家喝下去。老人家这才渐渐有了些力气。他询问得知,老人家是远方村子的,因家里实在困难无以为继,才走到这里来投靠亲戚。因为几天没吃饭,饿晕在了路边,幸好遇到了铁牛。铁牛扶她慢慢走上大路,直到送到亲戚家门口,才继续去赶集。

集市上的人很多,铁牛买了几个碗又买了一些盐,看到前面有个豆腐摊,准备再去买块豆腐就回家。他刚要走到豆腐摊前,就看见几个泼皮在围着豆腐摊叫唤着:

“你这豆腐多少钱一块啊!”

“一文钱,一块。”一个细细的女孩声音答道。铁牛看见,那个女孩年纪和细妹相仿。

“哟,这豆腐还挺嫩的嘛,哈哈。”又是一阵阴阳怪气的叫唤。“嫩吗?我来看看。”

说着一个泼皮就要伸手去摸女孩的脸。

这时一个老妇人站起身来,挡在他们中间,喝道:“你们到底买不买豆腐,不买就滚开!”

“买啊,怎么不买,我们得看看豆腐嫩不嫩啊。”说着,一个泼皮抓起一块豆腐假装闻闻,骂道:“他妈的,什么破豆腐,都酸了还卖!”说完,一把把豆腐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你们干什么啊你们,你们太欺负人了……。”老妇人眼角渗出眼泪,带着哭声喝问道。

铁牛站在旁边,拳头攥得紧紧的,很想过去教训这几个泼皮无赖。但想到贾姥姥经常嘱咐的,在外不要招惹是非,他迟疑着没有动手。

这时两个泼皮去推搡老妇人,故意把老妇人和女孩隔开,另外两个泼皮开始对女孩动手动脚,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议论纷纷,却没人敢出手阻止这几个臭名远扬的无赖。

铁牛看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把买的东西放在一边,冲上去对着骚扰女孩的那两个无赖就是一顿铁拳。旁边的泼皮见自己的同伙挨打吃痛,就一起过来围攻铁牛。

铁牛两拳难敌八只手,很快便落了下风,头上也挂了彩。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疯疯癫癫的老乞丐,一边从后面抱住一个泼皮,一边招唿:“唉哟,唉哟,别打了别打了,再打就出人命了,呵呵。”

那泼皮回头一看,是个老叫花子,骂道:“他妈的,你个老叫花子也敢来找事!”回身给老乞丐就是两拳,老乞丐被打倒在地。

铁牛见老乞丐倒地,赶紧要过去帮忙。这时一个泼皮从旁边抓起一个大棒子照着老乞丐的头就砸了下去,铁牛奋力扑在了老乞丐的身上,落下的棒子重重的砸在了铁牛的后心上,铁牛只觉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

……

过了不知多久,铁牛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幽暗的山洞里,自己躺在一处干草上,环顾自周是凹凸不平的石壁。

“你醒了。”

铁牛循声望去,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正在打坐,他微微睁开双眼,正微笑的看着他。

铁牛仔细端详老道,似乎在哪里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我这是……在哪里?”

道士并不答话,仍然微笑的看着他:“你认不出我了吗?”

说完,只见老道士身子一抖,忽然变成了一衣衫褴褛的老妇人。铁牛仔细一看,这时又变成了一个老乞丐。再仔细看,又变回了长髯飘飘的道人。

铁牛想起来了,那老妇人老乞丐,正是在赶集路上救过的老妇人和帮自己打架的老乞丐啊。

这时老道悠然说道:“这里是恒山长春洞,贫道法号不空。小兄弟,我们好多年前就见过面啊。”

铁牛看着眼熟的老道士,忽然想起来了,当年自己保护妹妹,因为糖葫芦和和吴财主家的三个儿子打架,出手相救的正是这位老道士!

铁牛赶紧挣扎着坐起来,然后起身跪倒在地:“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不空道长并未起身,只是挥了挥手,说了句:“起来吧。”

然后说道:“铁牛,适逢乱世,你没有武艺防身,可不妥啊。”

然后捋了捋胡子,悠悠说道:“贫道有开阴之术,能防身护命惩治凶顽,不知你愿学否。”

铁牛一听,赶紧又跪倒在地,诚恳地说道:“若道长不弃,铁牛愿学!铁牛愿学!”铁牛心里激动,不知说什么好,只反复着这两句话。

道长一听,面露喜悦,摇摇头说道:“不急——,不急——,你在这里好生调养身体,待身体康复后,再修习不迟。”

铁牛心中高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面露难色,还没等他开口,道长又说道:“你是挂念家中的姥姥和妹妹吧。不用担心,他们已经知道了。”

铁牛这才高兴起来,再没有了后顾之忧。

一晃铁牛在山中已住了半月,在不空道长的悉心调教下,身体已经完全恢复,精力充沛。

这日道长把铁牛唤到洞外,他侧身坐在一块大石上,午后阳光温暖,道长斜斜影子落在石旁,长髯随风飘动,侧面看去越发显得仙风道骨,气宇非凡。

道长转过身来,面对着铁牛,微闭双目说道:

“这世间有十大奇术:开阴术、天眼术、天耳术、他心术、神足术、附身术、变身术、分身术、灵隐术、移魂术。

这十大奇术各有神通,能让人一线千机、遥视万里、耳听八方、了悟他心、神行无碍、附身夺舍、变身万物、分身千处、隐于无形、移魂出窍。

而这开阴术最能防身护生,出绝杀于无形,开阳途于阴机,故名开阴术。”

道长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但——,这开阴术也最易让人恃强而骄,嗜杀成魔,为祸人间。

开阴术共分十式,铁牛,你尚年幼,先传你一式便足以让你保命护生,匡扶正义。若你十年之内能够谨言慎行、扶危济困、普济苍生,十年后我可再传你下一式。”

说完这些,道长睁开双眼,目光炯炯看着铁牛正色说道:“倘若你艺成之后,丢弃初心欺世为恶,危害世间,不仅武艺会尽失,你还将受天谴反噬!”

铁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低头施礼说道:“弟子定谨记师尊教诲,将永不负匡扶正义之心!若有所负,愿遭天谴!”

道长满意地点点头,从这一天开始,道长便开始正式传授铁牛开阴术第一式——无影刀。

无影刀,技如其名,乃运用身心纯阳之真气,运气如刀遥斩万物,千变万化。练成之后,身上真气之刀如影随行,如万刀在身随时激发,快如闪电,只见刀光不见刀身,万人丛中取人要害,如同探囊取物。

修练过程中,铁牛发现了一个意外:每当十五月圆之夜,自己会内力尽失,真气运转不得。他心中疑惑,以为是自己修行出了差错。一日,终于忍不住去问师父。师父微笑着点点头,答道:

“须知世间本无圆满,盈满必亏的道理。所以,每当月圆之夜你会武力尽失,当洗心面壁思过反省,以继续提升自心修为。”

铁牛解开了心中疑惑,不再有心理负担,学艺进步神速。

铁牛天赋极佳,经师父悉心调教加之自身勤学苦练,不知不觉中已在山中随道长修习一年有余,技艺已然趋于大成。

这一日,道长把铁牛叫到山间,命铁牛施展技艺,试一下铁牛的功力。

只见铁牛微闭双目,心中默念字诀,忽然挥开双臂大喝一声:“开阴术第一式,无影刀,一线千机——!”

话音刚落,只见有万道刀光从铁牛臂下飞出,同时远处树木的叶子应声簌簌而落,鸟儿纷纷受惊齐飞。霎那间,几丈开外的树林中已纷纷洒满绿叶……。

道长见此情景,满意又欣慰地点点头:“铁牛,你艺已初成,如今,可下山矣。”

铁牛听闻一惊,跪倒在地说道:“弟子修习尚浅,愿追随师尊继续习练,请师尊勿要逐弟子下山!”

道长扶起铁牛,微微摇头说道:“你艺初成,需要到世间历练,再留在山中,无益。”

沉默了半晌,师父又眼睛紧紧盯着铁牛,郑重地说道:“铁牛!你要记住,学会此能,只可用于防身护命,匡扶正义。可伤而不可杀。”

铁牛望着师父的眼睛,答道:“弟子谨记!可伤而不可杀。”

师父这时脸上露出微笑,铁牛还想再问点什么,师父却疏忽间不见了。铁牛茫然四顾,只遥遥听见,师父传来的声音在山间回响:“铁牛,马已备好在山下,可去矣——。”

铁牛再次向着声音的方向跪倒在地,高声回道:“弟子谨记师尊教诲,谨尊师命!即刻下山!”

说完,也不迟疑,大步走下山去。

山下树旁,果然已备好一匹白马,铁牛解开缰绳,朝着家的方向,飞驰而去。

铁牛骑在马上飞奔,想着家中慈祥的姥姥和可爱的妹妹:她们正做什么呢?这一年多未见,姥姥一定偷偷地流了眼泪,想着铁牛不知是否吃饱穿暖,心中挂念。妹妹一定常常噘小嘴,托着腮,思念着铁牛哥哥,啥时才能回来呢?

最近几年,每当想起妹妹,铁牛就会脸红心跳,说不出的那种滋味。妹妹就像他的眼睛,是他心上的无价宝,他愿意为她生,为她死。

当他骑马路过一家街市,他下马去买了姥姥最爱吃的甜点,买了妹妹最喜爱的花红。这些他都挂在胸口,就像感受到了她们的温暖。

回到家中,已是下午。

铁牛下马走到门口,刚要开口喊姥姥和妹妹。却见家门破败不堪,隐约还传来了呻吟声。

铁牛推门而入,只见家里桌物混乱,不见妹妹的身影。一回头,看见姥姥躺在床上呻吟着,已经瘦弱的不成人形。

铁牛大吃一惊,过去一把拖起姥姥的上半身,急切地问道:“姥姥,这是怎么了?”

姥姥愣怔的看着铁牛,端详了半天,终于哇地一声哭出声来:“我的铁牛终于回来了啊!我的铁牛终于回来了!啊——”

铁牛不知所措的抱着姥姥,半天,姥姥才哽咽说起家中的情形。

原来,那日铁牛在集市上被不空道长救起。家中姥姥和细妹在家左等右等不见铁牛回来,急得心乱如麻。直到傍晚,见一道长推门而至,道长向姥姥行礼,然后说起原由:

道长多年来想收一个徒弟继承衣钵而不得,自第一次见到幼年的铁牛,觉得这孩子心地纯善,天性慈悲,便一直在暗地里悉心观察。直到集市上这次“偶遇”,机缘和合,终于到了收徒的时机。道长诚恳地问询姥姥,是否舍得放孙儿做他的徒弟?姥姥见这道士慈眉善目仙风道骨,以姥姥的阅历,当然看出此非凡人,于是欣然应允。

道长临走,给姥姥留下几锭金子,然后飘然而去。

一切看似都很圆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几个月前,那一日细妹正坐在门口浆洗衣服。忽然门口走过几个浪荡子弟,不是别人,正是吴财主家那三个少爷,带着两个家丁在这里经过。事过多年,这三个小子也长高了许多,但仍然未改那副霸道浮浪的德性。

他们一见,如今的细妹已经长成了水灵灵的半大姑娘,不禁直流口水直咽唾沫。吴家老大先控制不住了,停住脚步过来挑逗:

“哟!这不是爱吃糖葫芦的妹子吗?哥哥再带你去吃糖葫芦啊!哈哈。”

细妹见是这三个家伙,扭身想回到屋去。

这时,另外两个小子却挡在了门口:

“别走啊,小娘子!你家哥哥呢?他不在家,我们几个做你的哥哥如何啊。”

细妹躲闪不开,索性一把掀翻了水盆,洒了三人一身水。

“他妈的,敢弄湿了小爷的衣服!那好,你就给小爷我脱裤子洗!”

说着,三条恶狼就把细妹往屋里推,两个家丁也一拥而上。这时正撞上吴姥姥听见声音后冲出来,吴家老二一把将贾姥姥推翻在地,还未等她叫喊就死死的掐住了脖子。

几条恶狼三两下就把祖孙俩死死地按在了地上,细妹刚刚大喊一声:“救命——”,就被用一块破布堵住了嘴。

他们捆上姥姥,塞住了嘴。然后关紧房门,当着姥姥的面轮番强暴了细妹。

细妹一个年幼少女,哪经得住这三个畜生的疯狂折磨蹂躏,心满意足后,三个人渣带着两个恶狼家丁扬长而去。

只剩下已经没了气息的细妹,和痛不欲生的姥姥。

事后,邻居帮忙埋葬了惨死的细妹,也帮助姥姥去县衙告状。但县令收受了吴财主的钱财,以无人所见为由,只说尽快查办此案,却拒绝抓捕吴家三子。

姥姥终日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坚持一口气在,只为等铁牛回来。

当铁牛听说细妹惨死,如五雷轰顶,险些倒在地上。姥姥这时死死抓着铁牛的双臂,大声喊着:“铁牛——!报仇!报仇啊!报仇——!报仇——!”

忽然,姥姥停止了叫喊,没了动静。铁牛只见姥姥怒目圆睁,瞪着前方,那未瞑的双眼,似有万千怒火要喷发出来。

……

铁牛抱起姥姥的尸体,抬着灌铅的双腿走向山坡,在细妹坟墓旁边,用双手一把一把挖出一个大坑,土中染着铁牛十指的鲜血。

埋葬了姥姥,铁牛飞马而去,直奔吴财主家门。

铁牛回来了这件事,吴财主家已有耳闻,也听说了铁牛消失是去山中学艺。但吴财主家是当地的首富,房舍成片,家奴近千,怎会在乎一个穷小子铁牛呢。

铁牛飞马来时,已经早有耳目报告给了吴家老爷。

吴老爷年近五旬,撇着几撮稀疏的山羊胡子,为保护三个宝贝儿子,防范铁牛来寻仇,早已在家中布下了天罗地网。弄死个乡野丫头,在吴姥爷心中连打个喷嚏都不算。

当铁牛进门的时候,根本没人上前阻拦。

吴老爷在大院尽头的太师椅上,端着茶碗,正襟危坐。

旁边唿拉拉,围上来一圈人,吴家三少爷和两个狗腿子,站在圈外,洋洋得意。

铁牛看见这三个畜生,自己眼睛都在喷火,恨不得立刻将他们活扒了皮,再撕成碎片。

“铁牛!你不是要给你那妹妹报仇吗?来啊。”

铁牛瞪视着他们兄弟三人,默默攥起了拳头。这时,吴家老大勐一挥手,忽地在高高的院墙上出现了一圈的弓箭手。

“铁牛!你今天就算是只苍蝇,也休想从我吴家大院飞出去。哈哈!”

铁牛闭上双眼,一滴泪水在面颊滑过。

铁牛的心中激荡着师父在临别前的教诲:“铁牛!你要记住,学会此能,只可用于防身护命,匡扶正义。可伤而不可杀。”

“可伤而不可杀……”

“可伤而不可杀……”

铁牛勐然睁开双目,吴家三子不禁心中一凛,吴家老大张口正要示意放箭,只见铁牛闪电般横展双臂大喝一声:

“无影刀!一线千机——”

霎那间,只见有无数刀光自铁牛双臂飞向四周,但见刀光不见刀身,随着声声惨叫,弓箭手手腕纷纷被割,弓箭噼啪掉落。铁牛身边围着的恶奴家丁纷纷腿脚被刺,倒地哀嚎。

另有几十道刀光如长虹蜿蜒而过,飞向吴财主和那几个畜生。随着一声声惨叫,吴财主舌头已飞出口外,而那吴家三狼和两个狗腿子家丁:眼珠、舌头、牙齿,十指、十趾、裆中阳物,刀光过处应声而落,伤处一片血红。倒地翻滚,嚎叫如猪。

铁牛环顾四周,看着吴财主、五个畜牲和一圈家丁的惨状,一步一步退出吴门,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向远处飞驰而去。

铁牛的血像已经凝固,任凭白马带他驰骋,马跑累了停歇,歇够了再继续飞奔。不知跑了多少天,来到了泰山脚下刘家村这个地方。

铁牛跌下马来,昏昏睡去。睡梦中,他梦见自己变成一个身无所长的放牛娃。梦见自己从这里隐姓埋名,一切都从新开始。

铁牛在刘家村,又有哪些遭遇呢?请见后续故事《开阴术》。

ps:

可能大家都很关心。那吴家三个恶少最终是活是死?答案:没死。

已经失了舌头的吴老爷,安排家人找遍附近的郎中,终于保住了三子的命。不过这三子失去舌头、牙齿、手指、脚趾,还有裆中的“弟弟”。手和脚都变成了肉棒槌。

吃饭成了问题,起初只能喝点流食。时间长了,就让丫鬟用嘴咀嚼后来喂,由于这三个恶少平时对丫鬟仆人非打即骂。被他们折磨死的丫鬟也不只一个两个,其实仆人们都对他们三个恨之入骨,所以喂饭时就顺便把痰吐在里面。

后来,吴姥爷又“呜啦呜啦”地指挥丫鬟给三个少爷将饭菜捣碎了吃。有一个小丫鬟就出主意把三位少爷便桶里的屎尿搅拌在里面,然后大声招唿三位少爷“老太太,让给三位少爷加餐啦!臭豆腐羹——”

这三位少爷由于没了舌头和牙齿,味觉也不大灵敏,直到几口下肚,感觉不太对劲了,低头想要吐出来,丫鬟们趁势一抬下巴,咕咚咕咚,全下肚了。

这三位大少爷知道被欺负耍弄了,想骂又骂不出来,只能猪一样的哼哼着乱叫,抬起三个肉棒槌,想要打人,由于没了眼珠,不是打在桌子上就是打在墙上了,时常弄得棒槌鲜血淋漓。

老夫人听到声音赶来,由天这三兄弟没了“弟弟”,本来就经常裤中拉尿,这时臭烘烘的,又听他们不是好动静的哼哼,也不知是要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叫嚷着:“冤孽啊!冤孽啊!”。

自从三位少爷成了这个样子,吴家老爷和老太就越来越体会到:死了,有时比活着可能还要舒服一点。

但府中的丫鬟、仆人们这时倒是享了福,家里有这几个怪物需要伺候,丫鬟婆子哪个也得罪不得,要不然受苦的又是自己的亲儿子。所以这些丫鬟、仆人们有时像神仙一样被哄着供着,终于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这都是拜铁牛所赐啊。但,这些铁牛当然是不会知道了。

上一篇:皮影人奇遇记

下一篇:淫鞋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