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媳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乌临县有个叫做孔令怡的男子,姿容秀美,天资聪颖,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因此虽然他父亲早逝,母亲强势固执,但求亲的人还是有很多。
不过孔令怡的母亲温氏挑剔无比:只要有半点不顺眼的都不要,因此直到孔令怡十九岁时,温氏才给孔令怡娶了刘家秀姑为妻。
秀姑的父亲是临县有名的私塾先生,她俏丽动人,心灵手巧,性格温柔,对温氏孝敬有加,和孔令怡夫妻恩爱。按理来说,温氏对秀姑应该没什么不满意了。可仅仅才过了一年,温氏就对秀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啥都不满意了。
秀姑经父亲悉心教导,从小读了很多的书,对温氏很孝敬,但绝不愚孝。有时候温氏做得不对的,秀姑嘴上不说,但一定不会盲从。
秀姑和孔令怡成亲才半年,温氏就急着抱孙子。找了个不知底细的胡姓游方道士,求了一颗黑乎乎的药丸,硬逼着秀姑吃下去。
胡道士三十来岁的年纪,淡眉小眼,两撇山羊胡,模样猥琐,每次见到秀姑都是眼睛瞪得直直的,嘴角直流哈喇子。
秀姑知道胡道士不安好心,很厌恶胡道士的觊觎,几次请孔令怡劝劝温氏,不要和胡道士来往。可孔令怡不当回事,秀姑只好亲自委婉劝说温氏。谁知温氏勃然大怒,怒斥秀姑,一年之内没有身孕便让孔令怡休了她。
转眼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秀姑一直没有身孕,温氏便让孔令怡休了秀姑。
孔令怡不肯,说秀姑起早贪黑地侍奉母亲,家里家外地操劳,嫁到孔家才一年就消瘦憔悴了许多,他找不到理由休妻。
温氏便拿出药丸让秀姑服下,说秀姑若不吃下药丸就离开孔家。
秀姑含着眼泪看着孔令怡,乞求孔令怡开口替她说话。孔令怡却劝秀姑吃下药丸了事。秀姑万般无奈,只有吃下药丸。
秀姑吃了药丸后,肚疼无比,接着容颜大变,仅仅才过了七天,就成了一个头发枯黄,鸡皮鹤颜的丑陋老妇。
温氏毫不留情地要把秀姑赶出孔家。孔令怡坚决不肯,流着泪说,秀姑变成如此模样都是他的错,如果把秀姑赶出去,他将终身不娶,让温氏当他已不在人世。温氏无奈,只好暂时答应孔令怡。
这日,孔令怡应同窗邀请,前去参加诗会。回来时却不见了秀姑,只看见了秀姑亲笔写下的一首诀别诗和一封休书。诗中秀姑说很感激孔令怡的维护之情,但她已是如此模样,不能耽误孔令怡的一辈子,毕竟孔家只有孔令怡一个儿子,因此她自请下堂……
孔令怡大哭了一场,问秀姑在哪里。温氏支吾道,她打听到某个庵堂菩萨灵验,秀姑自愿去那个庵堂吃斋念佛,乞求菩萨保佑,能早日恢复原貌,因怕耽搁了孔令怡才自行写下诗和休书。
孔令怡赶紧去庵堂寻找秀姑。庵堂里的师父却说没看见秀姑,孔令怡既着急又难过……其实,孔令怡刚出门,温氏就逼着秀姑写下了诀别诗和休书,随即把身无分文的秀姑赶出了孔家大门,根本没有管秀姑的死活。
秀姑被逼走后,温氏终于放下心来,高兴地重新把选媳大业操持了起来。不过,因为温氏名声在外,加上孔令怡横竖不满意,直到孔令怡二十三了,温氏还是没娶上儿媳。
这天,为儿子亲事焦心不已的温氏又来到了月老庙给孔令怡求姻缘,突然看见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姑娘也来上香。
那姑娘不高不矮,身材圆润但又绰约多姿,皮肤雪白,眉目如画,举止稳重端方。温氏一见就喜欢上了,忙派身边最得力的管事婆子徐妈去打听姑娘的来历。
徐妈打听之后回来禀告说,姑娘姓朱,叫珠娘,是刚搬到乌临县的,尚未婚配。
温氏欣喜之余,又派徐妈设法去打听珠娘的心性为人。过了几天徐妈才把打听到的情况告诉温氏,珠娘性格敦厚,憨实温顺,果然是温氏心中的最佳人选。
温氏赶紧请媒人去说亲。朱家十分的爽快,媒人才来回跑了两趟,就把亲事定下了,还答应了温氏尽快拜堂成亲。
温氏高兴极了,不顾孔令怡反对,把珠娘迎进了孔家。
珠娘进了门,但孔令仪不肯拜堂,也不肯入洞房。温氏拿孔令怡没办法,只得用公鸡代替孔令怡拜堂,并小心地安抚珠娘。
令温氏意外的是,珠娘一点都不生气,她的性子好极了,无论温氏说什么都是笑嘻嘻地点头答应,从未有半点违逆。
但温氏很快就发现了珠娘的不对劲,她有点憨傻,温氏吩咐她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吩咐的就不做。
那天,温氏操劳完家事,觉得有点劳累,就让珠娘来给她捶捶腿。以前秀姑也经常半晚半晚地给温氏捶腿,不轻不重的,温氏很是受用。
可是珠娘就不行了,温氏说捶几下,她就捶几下,而且不知轻重,捶得温氏腿骨都差点断了。温氏气得大骂珠娘,珠娘也不生气,笑嘻嘻地看着温氏,温氏怒火攻心,差点背过气去。
这日是温氏的四十大寿,来了不少亲朋好友给温氏贺寿。温氏原指望珠娘能把寿宴操持起来,可珠娘是推一下动一下,温氏吩咐她做事比自己操心还累。不由得想起以前秀姑在的时候,自己只要安心受用就好,也不知秀姑如今还在不在人世,温氏人生第一次有了悔意。
忙碌了半天,温氏终于可以坐下来吃饭了,却突然发现酒席上碗筷都没摆够,不少亲朋好友面前都没有碗筷。有人觉得受到了轻慢,拂袖而去。
温氏懵了,寿宴上怎么会有如此的乌龙。把下人叫来一问,原来是珠娘坏的事。负责碗筷的管事早就将碗筷不够的事禀告了珠娘,珠娘说她会把事情告诉婆母,由婆母定夺怎么做。
温氏这才想起开席前珠娘拿着个碗在她面前摇头说不够。她以为是珠娘嫌给她吃的东西不够,还嫌弃地让她赶紧走……
“珠娘呢?在哪里?赶紧给我找来!”温氏气得直捂胸口。
下人们四处寻找珠娘,不一会,他们脸色大变,纷纷跑了回来,个个都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徐妈结结巴巴地说,找到少奶奶了,可少奶奶喝醉了,变成了一头猪睡在那里……
温氏差点昏了过去,和一群好奇的亲戚朋友们跟着徐妈走到了酒窖旁,看见一头裹着绫罗绸缎的白胖胖的小母猪憨态可掬地睡在那里。被人惊醒后,打个滚,变成了珠娘,笑嘻嘻地看着自己……温氏一下子就倒了下去……
温氏醒来后,立马派人去找珠娘的家人,要把珠娘送回朱家。可下人们怎么也找不到珠娘的家了。温氏故技重施,想把珠娘赶出孔家。可珠娘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笑嘻嘻地对温氏说,她就是温氏最喜欢、最想要的媳妇,是怎么也不会离开孔家的。
温氏吓得连连摆手,再也不敢提半个字让珠娘走。
再说秀姑,被温氏一赶出孔家就被胡道士带走了。胡道士说如果秀姑肯顺从他就给她吃解药;如果不肯,就只有男子的真心泪才能解毒了。可凭秀姑现在的模样,谁会付出真心给她?
秀姑无论如何也不肯顺从胡道士。孔令怡终于找到了秀姑,用真心泪给秀姑解了毒,把胡道士扭送到了官府,和秀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不久两人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不过,秀姑的一切孔令怡都没有告诉温氏。因为温氏有了珠娘做媳妇,已经很“满意”了……
上一篇:鲛人公主
下一篇:续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