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帽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元朝至元年间,苏州城里有个客商,叫董青,专门做些南来北往的生意。将南方的货物运到北方,从中赚取差价。

董青长年在外,忙于做生意,和妻儿聚少离多。妻子白氏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公婆,养育儿子,很是辛苦,也就经常埋怨董青不回家,将整个家里的重担都扔给她。

董青也很无奈,家里没有什么营生,也无田无地,如果不出去谋生,家里一大老小,吃什么喝什么呢?

冬天到了,董青已经在外头奔波了大半年。跑了好几单生意,手里攒下了点银子。打算趁着年关未到,赶紧回去和家人一起团聚。

此时的董青,躺在客栈床上,闭目休息。屋外寒风凛冽,风唿唿地拍打着窗户。

董青心里想着心事,也就不能安稳入睡。正恍惚着,隐约听到隔壁传来窃窃私语声。声音时断时续。

“我跟你说个秘密,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趁着年关未到,咱俩还能发一笔小财,然后回去过个好年。”

一个声调喑哑的公鸭嗓子,努力压着声音说。

“什么秘密,快说吧。今年也没挣到什么钱,都没脸回家过年了。”一个细细的声音喊道。

“你可得先保证,这件事情,只能和我一起去做,也不能告诉任何人。”公鸭嗓子很慎重,极力为自己争取保证。

“那是自然,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人来分薄了利益,谁做这种傻事。你可快点说吧,别卖关子了。”

董青一听,不由自主地起身,轻轻走到墙壁那里,贴耳细听。

还嫌听得不真切,返身拿起桌上的茶杯,贴在墙上,再把耳朵靠近。果然,那边的声音听着,更加清晰了。

“你先去门外看看有没有旁人,别让人听了去,小心隔墙有耳。”

公鸭嗓很小心。

只听着一阵轻轻地开门关门声音,一阵脚步声回到了屋中。

“没人,你快点说。”细嗓音急切地说道。

“行!你有没有听说,这两天,太仓县那个富商,叫刘兴华的,专门往京城做的毡帽生意…..”

“听说过,听说过。他是那一带最有名的富商。”

“前两天不是下了一场暴雨吗?听说他囤的一批毡帽,准备运往京城的,全都被雨水泡了。毡帽被泡了水,不但不好干,还会变形渗色。”

“天啊,那怎么办?这样他不得赔一大笔钱啊?”细嗓音惊讶地道。

“对啊,整整有二十大车啊!这些毡帽全都变形渗色,只怕是卖不出去了。”

“那他可亏大了。只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细嗓音问。

“怎么没有关系?因为,我有办法啊!”公鸭嗓得意洋洋地说。

“那你快点说,我们要怎么去挣这笔钱。”细嗓音激动了。二十大车啊,搞好了,他们明年可能就不用出去奔波了。

“我以前听祖父说过一种办法,能使被水泡湿的毡毛布料这些东西快速地恢复原状。”

“那你快说,我们一起把这单生意做了。”细嗓音很兴奋,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董青的身子紧紧地贴在了墙壁上,此刻的他也很激动。恨不能立刻听到这个方法。

“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找些车前草,熬出水后,把毡帽放进去泡一会儿,再拿出来用清水清洗干净,就能去除渗色的问题。”

“再用一个平底的大水碗,装上刚烧开的热水,用底部轻轻地烫平毡帽。毡帽就能恢复如初,跟新的一模一样了。”

公鸭嗓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低的听不到了。

该听的,董青全都听到了。他很激动。老天爷这是看他太辛苦,要给他下一场富贵雨,给他送钱来了。

车前草?南方遍地都是这种东西,随手可摘。就算是去收购,价格也很低廉。如果去找到刘兴华,把这个办法告诉他。那自己能得到多少回报?一千两,还是二千两?他那可是二十大车的货物啊。

想到这里,董青浑身发热,恨不能立刻飞到刘兴华身旁,告诉他这个办法。

那个细嗓音的男子,也很着急。连连催着公鸭嗓。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找他啊。”

“你慌什么?现在天都黑了。自然是要等到天亮才好出发。先睡觉,等明天再去吧。”

细嗓音嘟嘟哝哝的说着什么。一会儿,那边传来了轻微的鼾声。

董青坐不住了。他得抢在这两人之前,先找到刘兴华。想到这里,他浑身都是劲,迅速地把自己的行李收拾了一下,就去退房结帐。

掌柜的很吃惊,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还有人不睡觉,要退房赶路。

“客官,这天寒地冻的,还是大晚上的,钱也不少收。不如天亮再赶路吧。”掌柜的好心提议。

“家里有急事,我很着急。”董青含煳支吾着。

“那客官路上小心,带盏灯笼吧。路上也好走些。”

“行,那给我拿上一盏。”董青痛快付帐。转身急急忙忙地走了。

路上不好走,也没有什么人迹。董青给自己壮着胆,急步前行。

走着走着,董青看到前边大树下,似乎坐着一个人。

走近了看,是一个身穿绫罗衣裳的年轻女子。长得十分貌美。

看到董青走近,忙打招唿:“这位义士,我扭到了脚,能不能来帮帮我。”

董青很警惕。这黑天半夜的,不要说无人出没了,更别提年轻女子。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离着那女子还有十尺远的距离,就停住了。

“姑娘这个时辰,怎么自己在这里?”

他不想问这姑娘遇到了什么事,问出来了,自己不帮忙也不好。

谁知姑娘自己全说出来了:“我崴到脚,我的丫鬟去给我找药了。”

“哎哟,可太疼了,不知道是不是骨折了。”

冬天的黑夜里,十分寒冷,风唿唿地刮着。看着董青缩着脖子,使劲把脑袋往衣领里装的样子。姑娘虚弱地笑了。

“义士是不是很冷。我这里有新的帽子,不如你拿去戴上,挡挡风。放心,不值几个钱。”

说着,姑娘从身边的包袱里,取了一顶帽子出来。

董青不想要,又抗不住这寒冷。慢慢地走近了姑娘。

“那,我不白拿你的,我给你钱。”

“行,您随意吧。”

董青掏出十个铜板,放到姑娘身边。又快速地拿起那顶帽子,戴到了自己头上。

瞬时间,他感觉自己被温暖包裹。就像有盆炭火身边烤着,他浑暖洋洋的。

“那你自己在这里等等丫鬟吧。我先赶路了。”董青冲姑娘说道。

脚底下却不由自主地靠近了姑娘。

发现自己的身不由已,董青有点慌乱。

“义士不要忙着走,陪我等等我的丫鬟。”姑娘含羞带怯地看着董青。

被她的眼神迷惑。董青离她越来越近。直到一把把她搂在了怀里。

半个时辰之后,董青渐渐从迷乱之中清醒。身边已经没有了那位姑娘的身影。

此时的董青,浑身冰冷,头上那顶帽子也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董青挣扎着起身,继续赶路。夜半的寒风更甚,他冻得抱紧了自己的双臂。

歪歪扭扭地行走着,董青快要坚持不住了。他也不敢停下来,这么冷的天,他害怕不继续行走,能冻死在这冬日里。此时的他,已经后悔不听客栈老板的话,等到天亮再赶路了。

天慢慢地透出了曙光,路上偶尔出现了人影。

隐隐约约地,他看到前边似乎有个妇人,正迎面朝他走来。

看着那妇人手里挽着一个大大的布包。董青期期艾艾地看着她走过来。

“大嫂,请问你有多余的冬衣吗?能不能卖一件给我?”

“冬衣没有,帽子倒是有一顶,你需要吗?”看他可怜,妇人从包袱里抽出了一顶帽子。

“又是帽子。”董青倒吸了一口冷气。连着后退了好几步。

看他脸色不对。妇人怀疑地看着他。

“你该不会是上了那玉免精的当,戴了她给你的帽子吧?”

董青大吃一惊。

“是…..是玉兔精?”

“是啊。住我们这一带的人都知道。那只玉兔精,整天和她的姐妹一起编些故事来骗人。再夺取精血。诺,就像你现在的样子。”

“她那顶帽子,可是有说法的。”说着,妇人不怀好意地看着董青,仿佛要将他看出个窟窿来。

董青大窘。脸色红得能滴出血来。

“那,太仓富翁刘兴华的事?”

“你说他啊?他昨天刚押着二十车毡帽去京城了。”

“没有被雨淋湿吗?”

“淋湿?你是怎么想的,他长年做这个生意,能没有准备吗?他盖马车的用具,都比我们一般人的要好。”

“你该不会是上了她们的当吧?你可太好骗了。”妇人憋不住笑。哈哈哈地笑声,响彻了天空。

董青缩着脖子,整个人都颓废了。

到了这个时候,董青算是彻底明白,自己遭遇了什么。

戴上妇人给的瓜皮帽,董青一瘸一拐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好在虽然吃了亏,这大半年来攒下的银子,没被顺手牵羊。

此时的他万分后悔,那夜就该听了客栈掌柜的话,留在那里过夜,也就没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上一篇:兄妻嫁弟

下一篇:风流惹奇案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