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女婿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很久以前,有个庄户人家,老汉姓李,老婆张氏,夫妻二人膝下无子,只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秀英。
这秀英长得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十分漂亮。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秀英长到十八岁,出落得亭亭玉立,更是光彩照人。
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这秀英到了婚配的年龄,提亲的媒婆一个接一个,踏破了李家的门槛。
这老李头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对女儿的婚事十分谨慎,他既要看男方的人品相貌,又要看男方的家境,所以一直没有定下亲事。
有一天,老李头去集市上卖柴火,回来的路上,见一群人围在一起看热闹。老李头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小伙子,在耍猴挣钱。只见这小伙子,二十岁左右,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脸憨厚相。
老李头心想:这小伙子身强力壮,又有一手耍猴的好手艺,将来一定能养家煳口。于是,老李头停下脚步,打算多看一会儿。
这时,只见小伙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桃子,往空中一抛,说声:“接住!”小猴子伸手接住桃子,三口两口便吞进肚里。小伙子又掏出一个桃子,一扬手扔得老远,说声:“捡去!”小猴子跑过去捡起桃子,送到小伙子手里。
小伙子接过桃子,放在嘴边咬一口,又递给小猴子,说声:“吃去!”小猴子接过桃子,吃得津津有味。围观的群众齐声喝彩,纷纷往场子里扔钱。
老李头看罢多时,心里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他穿过人群,来到小伙子面前,拱手施礼道:“这位小哥,老朽有礼了。”
小伙子见一位老汉和他打招唿,连忙拱手还礼道:“老伯,有何见教?”
老李头道:“小哥,我看你一表人才,身强力壮,又有一手耍猴的好手艺,将来一定能养家煳口。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伙子道:“老伯有何话,但说无妨。”
老李头道:“老汉我膝下无子,只生一女,今年一十八岁,尚未许配人家。我看小哥人品相貌俱佳,不知小哥是否愿意做我的女婿?”
小伙子一听这话,脸腾地一下红了,连忙摆手道:“老伯,您别拿我开心了,我一个耍猴的,怎么能配上您如花似玉的女儿呢?”
老李头道:“小哥,此言差矣。婚姻大事,讲的是人品相貌,家道贫富倒在其次。再说,你身强力壮,又有一手好手艺,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不知小哥意下如何?”
小伙子听了老李头的话,低头想了想,说道:“老伯,承蒙您看得起我,只是婚姻大事,非同儿戏,须得我回家禀明父母,才能定夺。”
老李头道:“小哥言之有理,那就请你先回家禀明父母,然后再来商议此事。”
小伙子答应一声,便收拾起耍猴的家伙,向老李头告辞而去。
老李头回到家,把在集市上遇到小伙子的事,一五一十地对老婆说了。老婆听了,说道:“老头子,我看这小伙子不错,人品相貌都好,又有手艺,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你就等着他上门提亲吧。”
老李头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不知他父母是否同意这门亲事。”
过了几天,小伙子果然登门来了。他来到李家,见了老李头和老婆,施礼道:“老伯,伯母,小侄给您二老请安了。”
老李头见小伙子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说道:“贤侄,你来了,快请坐。”说着,让小伙子坐下,又吩咐老婆快去准备饭菜。
小伙子坐下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双手递给老李头,说道:“老伯,这是小侄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老李头接过红包,说道:“贤侄,你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
小伙子道:“老伯,这是小侄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老李头把红包放在桌上,说道:“贤侄,你父母是否同意这门亲事?”
小伙子道:“老伯,我父母都同意这门亲事,他们让我来和您商议婚期。”
老李头道:“好,好,那就定在下个月初六吧。”
小伙子道:“老伯,小侄回去就准备婚事,到时一定风风光光地把秀英娶进门。”
老李头听了,心里十分高兴,吩咐老婆快去准备饭菜,招待贵客。
一晃到了婚期,小伙子雇了一顶花轿,吹吹打打地把秀英娶进了门。
这小伙子姓王,名叫大憨,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他娶了秀英后,对秀英十分疼爱,百依百顺。秀英对大憨也十分满意,夫妻二人恩恩爱爱,过得十分幸福。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憨和秀英成亲不到一年,公公就得了重病,不治而亡。公公死后,大憨和秀英便和婆婆一起生活。
这王家老婆子是个厉害角色,她见儿子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心里十分嫉妒,整天指桑骂槐,对秀英横挑鼻子竖挑眼。大憨是个老实人,不善言辞,也不会劝解母亲。
秀英是个懂事理的媳妇,她知道婆婆是嫉妒她,所以处处忍让着婆婆,尽量不让婆婆生气。
就这样,秀英在婆婆的虐待下,忍气吞声地过了几年。有一天,秀英回娘家看望父母,母亲见女儿瘦了一圈,便问她是怎么回事。
秀英怕母亲担心,没有说实话,只说是自己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母亲信以为真,便嘱咐她好好调养身体。
秀英在娘家住了几天,便回到婆家。她刚进门,就听见婆婆在屋里骂街。秀英知道婆婆是在骂她,便没有说话,径直走进屋里。
这时,只见婆婆坐在炕上,指着秀英的鼻子骂道:“你这个丧门星,自从你进了这个家,就没给这个家带来一天好运。你爹死了,你哥也死了,现在你又回来气我。你真是个扫把星,滚出这个家去!”
秀英听了婆婆的话,心里十分委屈,但她没有哭,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
这时,大憨从地里干活回来,见母亲在骂媳妇,便说道:“娘,您别骂了,秀英没有做错什么事。”
婆婆一听儿子替媳妇说话,更加生气了,她指着大憨的鼻子骂道:“你这个不孝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你爹死了,你也不听我的话了。我今天就把这个丧门星赶出这个家去!”
大憨见母亲越说越不像话,便说道:“娘,您别生气了,秀英没有做错什么事。如果您实在看不惯她,我就带着她出去过。”
婆婆一听儿子要带着媳妇出去过,就更加生气了,她跳着脚骂道:“你这个不孝子,竟然要带着媳妇离家出走。我今天就把你这个丧门星打死!”说着,举起笤帚疙瘩就要打秀英。
大憨见母亲真的要打媳妇,连忙上前拦住母亲,说道:“娘,您别打了,秀英没有错。”
婆婆见大憨护着媳妇,她一边骂着一边推着大憨。大憨怕母亲气坏了身子,便不再说话,只是紧紧地护着媳妇。
就这样,婆媳二人闹了一场,最后以大憨带着媳妇出去过而告终。
大憨和秀英离开家后,在村外搭了一间草房,过起了小日子。虽然生活清苦了些,但夫妻二人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倒也过得十分幸福。
有一天,秀英对大憨说道:“大憨,咱们不能总这样过下去,得想个办法挣钱养家煳口。”
大憨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我除了耍猴什么也不会。”
秀英道:“你不如去镇上找个活干,挣点钱补贴家用。”
大憨道:“你说得对,我明天就去镇上找活干。”
第二天,大憨早早地起床,吃了早饭,便来到镇上找活干。他来到一家客栈门前,见客栈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便走了进去。
这时,只见一个掌柜模样的人从楼上走下来,大憨连忙走上前去,施礼道:“掌柜的,请问您这里是否需要人手?”
掌柜的打量了大憨几眼,说道:“我们这里正缺一个伙计,你愿意干吗?”
大憨道:“我愿意干。”
掌柜的说道:“那好,你就留下吧。每月给你二两银子的工钱。”
大憨道:“谢谢掌柜的。”说着,便跟着掌柜的上楼去了。
从此,大憨便在客栈里当起了伙计。他为人忠厚老实,干活勤快,深得掌柜的赏识。秀英见丈夫找到了活干,心里十分高兴,便在家里操持家务。
就这样,大憨在客栈里干了几年,攒下了一些钱。他用这些钱在镇上买了一处房子。
有一天,大憨对秀英说道:“秀英,咱们现在有了房子,也有了钱,应该好好过日子了。”
秀英道:“你说得对,咱们应该好好过日子。只是我还有个心愿未了。”
大憨道:“你有什么心愿?”
秀英道:“我想回娘家看看,看看我爹娘是否安好。”
大憨道:“好,我明天就陪你回娘家。”
第二天,大憨和秀英便回到娘家看望父母。母亲见女儿女婿回来了,十分高兴,连忙招唿他们坐下。
秀英见母亲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算硬朗,心里十分欣慰。她拉着母亲的手,问道:“娘,您身体可好?”
母亲道:“我身体还好,只是时常想念你们。”
秀英道:“娘,以后我们会常回来看您的。”
母女二人说了一会儿话,秀英便起身告辞了。她和大憨一起走出家门,向母亲挥手告别。
有一天晚上,大憨对秀英说道:“秀英,我想开个饭馆,自己当老板。”
秀英道:“你开饭馆能行吗?”
大憨道:“我在客栈里干了这么多年,也学会了一些手艺。我想试试。”
秀英见大憨信心满满,便说道:“那好,我就支持你。咱们一起努力,把饭馆开起来。”
于是,大憨和秀英便开始筹备开饭馆的事宜。他们租了一间门面房,买了一些锅碗瓢盆,又请了几个厨师和伙计,便开始张罗着开业了。
经过一番努力,饭馆终于开业了。大憨和秀英亲自站在门口迎接客人。由于他们的饭馆菜品丰富,味道好,价格实惠,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客人前来光顾。
就这样,大憨和秀英的饭馆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们也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他们不仅还清了买房子的债务,还存下了一笔钱。
有一天晚上,大憨对秀英说道:“秀英,我想把娘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秀英道:“娘能同意吗?”
大憨道:“我会好好和娘说的,她一定会同意的。”
于是,第二天,大憨便回到村里,把母亲接到了镇上。婆媳二人虽然还是合不来,但有了大憨在中间调和,倒也相安无事。母亲见儿子儿媳过上了好日子,心里也十分高兴。她和大憨秀英一起住,享受着天伦之乐。
从此,大憨和秀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而那个曾经对秀英百般挑剔的婆婆,也在儿子的孝顺和儿媳的关爱中,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上一篇:傻子和仆人
下一篇:铁匠铺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