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帽奇案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陕西临洮府河州县,新上任的知县蔡需,年仅19岁。不仅同僚们不服气,就连六房输吏、三班衙役对他也常常是阳奉阴违。

更搞笑的是,刚上任不久,蔡知县的乌纱帽突然不见了。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在耍弄他。但是蔡知县拍案大喝,命令书吏、衙役们3天内必须找到乌纱帽,不然每人重责十大板。

第2天衙役们还真在河州城外,西北方向2里地,一个叫“大坪”的地方,找到了乌纱帽。这个地方盛产“酸巴梨”,因此有很多梨树。

而这个季节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知县大老爷的乌纱帽正挂在其中的一棵树上。

蔡知县立刻乘着四抬小轿,衙役加上前后护从,举着回避的牌子,浩浩荡荡一行人都往找到乌纱帽的地方去了。一路上吸引了很多小孩子和看热闹的人。

结果到了地方,衙役指出挂乌纱帽的那棵树时,大家都很明显地发现这棵树的确和其他树不太一样,因为这棵树下面有翻过新土的痕迹。

蔡知县立刻让衙役挖土,结果挖出了一具男尸。所有人顿时都傻眼了。

有人说,这是有冤情啊,乌纱帽有灵性,是报信的。

也有人说什么人捉弄小县令,捉弄大方了,都出了人命了。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仵作立刻前来勘验,很快得出结论,这人脑袋被钝器击伤而死;从丝绸内衣判断,是有钱人;死了大概有两到三天。

蔡知县立刻叫来该树林的地主,询问埋尸之事。这地主也是一脸懵逼,根本不清楚情况。一通板子下去,打得七荤八素。

蔡知县仔细观察了地主表情,发现地主的确不知情。于是下令把地主放了。

然后又把县里所有的里长、保正结合起来,限他们三日内找到杀人害命的凶犯,否则重惩不怠。

一时间,老百姓都知道发生了凶案,城里城外弄的人心惶惶。

蔡知县的同僚们一看蔡知县的这个做法。没什么水平么,不去查尸源,就知道蛮干。唉,到底还是年轻啊。

蔡知县才没有管那么多,回衙门当天,立即开会,把衙门里32名捕快全部连夜派了出去,让他们在四门外离城2里的官道上等候,拿着白牌,等着天亮城门打开后,凡是急着出城的,不论青红皂白全部给我抓回来。

结果这一抓就抓了200多个人。天放亮,蔡知县就开始审讯,可是一直到天黑,才审了4个。

而且这4个没问题,全给放了。200多个人,按这速度怎么也得审个50天呢。

但是被收押的这些人倒也放心,因为只要没问题,就会被放掉,但备不住肯定也有急事的急着走。

于是蔡知县偷偷跟衙役们说,要是谁想走的,你们可以公开问他们索取银子,但是记住至少要一两银子以上,但能要多,不能要低。然后交了银子,悄悄将它放走,回头来禀报于我。

衙役们一瞧,县太爷别说年纪小,捞钱是一把好手。这法子绝,只是夜里出门的老百姓都挣辛苦钱的,哪出得起一两银子?蔡知县心太黑了。

果然一个叫丘通大车店多人老板,悄悄跟衙役说,只有你能放我出去,我给你5两银子。

衙役还在那装,不行啊,私放你是丢饭碗的事啊,反正明天蔡知县审了你,没问题也会被放掉的。结果丘通一咬牙说,家里的确有急事,10两银子都给你。

于是衙役收了银子,悄悄放了丘通,立刻转头就去报告了蔡知县。丘通还没跑出县衙门口,就有四名衙役拦住了去路。

蔡知县连夜开审,夜里在大堂审讯,那效果的确挺瘆人的。

风一吹,飒飒西风满院栽,烛光跟着四处摇曳,人影印在墙上到处乱晃,人脸忽明忽暗。这哪是衙门,简直就是阎王殿啊。

蔡知县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大胆奸贼,竟敢将人谋杀埋于大坪梨树林内,如今冤魂告状,已经被小鬼访实,冤有头债有主,你如今深夜往哪里逃得?若不据实交代,阎王爷定不饶你,必将你下油锅。”

丘通顿时魂飞魄散,以为自己真的到了阎王殿。立刻叩头,如实招来。

案情其实也很简单,丘通是开大车店的,因为贪财,平时克扣客人饭钱及牲口草料钱,是常有的事情。

上月初8有一个来河州做皮毛生意的孤身客人,前天在付房租的时候,不小心露了财,被丘通看到了眼里。

丘通趁客人睡着的时候,用铁锤敲了客人的天灵盖,然后用麻袋装了,扛上大车,趁着天没大亮,城门一开启,推到2里外的大坪,天快要亮了,就立马给埋在了梨树下。

案情真相大白,丘通按律判斩。

可是别人却都煳涂了,蔡知县怎么就吃得这么准?更不可思议的是,乌纱帽怎么会跑到梨树上去的?

原来这位蔡知县由于年纪小,平时不穿官服,不坐公堂,没人知道他是知县大人。实际上他原本去看梨花的时候,暗中看到了有人埋尸,跟踪之后,知道那人住在城里。

但是一己之力不犯险,回头故意用乌纱帽留作记号。搞出这事情就是让事态扩大,打草惊蛇,逼着凶手外逃。

死者有钱人,凶手必然谋财害命,而逃出去必然会带着钱财。急着出城,普通出去赶活的,大都穷人,身上也没钱,更不会舍得一两银子贿赂公人,反正没事,迟早放归。

所以凶手自然暴露,先有“乌纱帽鸣冤”,后有“阎王殿审案”,凶手抗不住心理压力,必然招供。

众人顿时叹服不已,时人评论蔡需“发奸擿伏,明断如神”。

上一篇:诬陷奇案

下一篇:审树奇案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