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失踪奇案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风流公子和继母为长相厮守,两人合演一出入宫失踪案
唐贞观年间,一天左丞李行廉之弟李行诠从公府回家后,发现他年轻漂亮的继妻不在家,于是盘问家奴,说被召入宫去了。
李心中疑惑,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个消息呢?他失去娇妻爱妾,心中十分烦闷,李行廉闻状,心中也很着急,便将此事报告了官府。
官府一查,召人入宫之事,纯粹是无中生有,朝廷见此事有损皇家声誉,因此,限令长安府查清此案。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早起的市民在长安街头发现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妇女,脖子上勒着一条紫色纱巾,躺在长安街头不省人事。
人们赶快救起这女子,并报告了官府,长安府派人一查,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失踪几天的李行诠之后妻。
不久她苏醒过来,长安府尉将她安顿好后问她:“夫人为何躺在长安街头?”
那女子一脸娇媚倦容,懒洋洋地说:“前几天,急有人传令说后宫相召,我被迫乘轿随人到了一所高门大宅,一个穿紫袍的人强留我住了几天,宫廷之事我不敢多问。
正在纳闷,突然一天睡梦中觉得有人用东西勒我脖子,我就昏了过去,后来就躺在街上了。”
府尉知道穿紫袍的人,只能是亲王,这不是指证宫中皇亲吗?他接着问:“穿紫袍的人姓什么?你从前见过这个人吗?”
“不、不知道,以前也未见过。”那女人一口否认。
长安尉又问:“这人长得什么样?你去的住宅有什么特征?”
女人想了想说:“那穿紫衣的人长得高高大大,比较肥胖,那房子外面未见,里面陈设很是豪华。”
长安尉又问些问题,但这女人都说得含含煳煳,讲不出紫衣人的具体特征。
因为事情还未查清,这女人暂时留在公府。可不久事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李府调查的人报告说:李行诠前妻有个儿子叫李忠,是个风流公子,整日寻花问柳,不思长进。
李行诠的后妻与李忠年纪相仿,娶来不久,这两人便勾搭上了,如此已经有一、两年光景,只是瞒了李行诠一个人,家中下人们都十分清楚。那天这女人失踪,也是李忠告诉家奴说是后宫召去的。
长安尉一听心里雪亮,他认为,极大可能是这女人和李忠有奸,潜藏起来后,见朝廷过问,才被迫躺在街头。长安尉碍于左丞李行廉的面子,便将这案移送下属县衙,交县尉王墩审理。
王礅也认为可能是李忠将这女人潜藏起来的。他令人四处搜访,不久就找到了那偏僻房子。王璥有几分把握后,就派人将李忠也抓了起来,和那女人一起带到了这秘密之处进行审问。
不料,李忠和那女子都极为狡猾,根本不承认,还扬言要反告王璥。
一天,王墩正在审问二人,先是同审的县胥(县吏)因私事出去了,继而一吏匆匆来报,说长史亲临县衙,传唤王墩相见,王墩一听,仓促锁上房门走了。
这时,室内仅剩下李忠与他的后母,只见两人匆匆交换了一下眼神,蹑手蹑脚奔到屋子门窗处察看了一下动静,认定墙外没有人,不禁面露喜色。那女人对李忠说:“千万不能承认,我已托人活动了,过不了几天,我们就会没事的。”
“父亲很是恼怒,他已知我俩之事,现在怎么办?”
“不要紧,只要这事不认,其它都好办,让他们去找那紫衣人吧!”那女人说着得意地笑了起来,两人接着又说了许多秘密话语。
一会儿,房门开了,王璥走了进来,这两人赶快不作声了,王墩大笑,“怎么不作声了?”然后说道:“出来吧,戏已经完了。”只见案下慢慢爬出一个县吏,李忠和继母面面相觑,知道已经完全暴露了,只好认罪。
原来是两人通奸后,为了做长久夫妻,李忠将这女人私藏在这里,假借后宫召见,料想父亲不会追究,事过几天便不了了之,谁知竟然惊动了朝廷,追查起来,两人害怕了。
便演出长安街头一戏想借此收场,可没想事情倒越闹越大,他们便想干脆抵死不认账,以为查不出事委此事就无法处理了。
上一篇:女子脚踏两船奇案
下一篇:真善良与假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