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钱奇案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且说有个老太太丢了钱,向路过的官员告状,这官员竟然判前面一家酒馆的店主赔给老太太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清朝的道光年间,山东的邹平县外有个湾头村,村里住着个姓余的老太太,众人都称唿她为余媪,余媪有个女儿嫁到了附近镇子上,娘两个感情挺好,隔三差五就要相互走动走动。

这天,余媪去镇子上看望女儿,临走的时候女儿给了余媪几升粮米,把自己织布攒下来这八百文钱偷偷就藏在了米袋子里头,让余媪带回家去帮她存着。

这小老太太一般都是小脚,这个子也不高,背几升米已经够沉的了,再加上这800文钱,这袋子就特别沉重,余媪背着挺费劲。

走了一阵子,她就有点走不动了,就在路边找了块大石头,把这袋子卸下来放在脚边,自己坐在这石头上休息。

这会儿正是夏天,天气也热,身上穿的衣服不多,她背这么重的东西赶路,那身上早就让汗给湿透了。

想一想还得再走十几里路才能到家,余媪就有点犯憷,她正这犯难呢,远处走过来一个年轻妇人,正是邻村开小酒馆的王大媳妇。

余媪跟王大媳妇很熟,就招唿她过来一块坐坐,休息休息。王大媳妇说,我不歇了,她出来办事的,店里面只有丈夫一个人看着,他不放心,得赶紧赶回去。

这王大媳妇人长的十分高大,又长着一双大脚,所以她走路很快。余媪就问她能不能帮自己拿一下袋子,带她到她家酒馆就行。

她岁数大了走的慢,等她歇够了,就去酒馆里拿袋子。王大媳妇说,行啊,我给你捎过去,说着,就背起这袋子,大步流星就走了。

余媪这下她放心了,歇够了就赶到酒馆里把这袋子要回来,她打开米袋一看,这八百文钱呢?怎么不见了?余媪当时就哭了,说这钱是我女儿纺线织布零零星星积攒起来的,你拿这个钱,你昧不昧良心呢!

王大媳妇一听就不干了,说你这老婆子怎么胡说八道的,我何曾拿了你的钱呢?你平时从我这赊酒赊多少了,这钱你还没还我呢。

余媪就说,欠你的酒钱才有多少啊?那些都是我女儿攒的辛苦钱,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

俩人就这么吵起来了,渐渐的就要动手。就在此时,酒馆门口路过一个人,这人正是本县的县令,县令名叫叶云士,是个比较清廉的官员,时常下乡走访,亲自去看看百姓的生活。

正巧这位叶县令今天下乡,他就正好从这个酒馆前面路过,听见有人吵架了,叶县令就过来看看怎么回事啊?余媪他不认识叶县令,只是她一瞧这位的做派,大概是个当官的。

马上上去拉住叶县令的衣角,就凄凄哀哀在那哭诉,说自己女儿辛苦存下这点钱很不容易,让青天大老爷一定要为她这个孤老婆子做主。

叶县令就又把这王大媳妇儿叫过来问话,王大媳妇就说,我好心帮她拿袋子,拿到我家酒馆,我就给放门边了,这老婆子就诬赖我偷她的钱。

要说这案子也简单,俩人吵架,一个人说对方偷钱了,另一个说没偷,那直接搜身不就完了吗?叶县令一看,这王大媳妇身上穿着葛布夏衫,这布料挺薄,因为出汗,全都贴在身上了,看不出来这身上藏没藏钱。

那这要是搜身吧,手下这些当差的那都是男的,这要当众搜身,让王大媳妇怎么见人呢?万一这钱还不是她偷的,那不是把她的名声给坏了吗?叶县令打量打量四周,他瞧见这酒馆老板在那块坐着呢,那不就是王大吗?王大就坐在这柜台后边扒拉算盘。

他又往外瞧了瞧,看见这附近有座古庙,叶县令就说,咱们去庙里说,这酒馆里人来人往的,也不好审案子,对不对?他就带着众人一起去了古庙,到了庙里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又把衙役叫来,让他去附近找个农民,让这个农民去打四两酒过来。

这衙役一听,心想,县令老爷今天是怎么了?这不是要审案子吗?这怎么还喝上酒了呢?刚才这不是在酒馆里吗?那时候他不打酒,现在出来了又让我去找个农民,还得让农民去买,他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这实在是想不通啊!想不通归想不通,县令老爷发话了,就得去办事。很快,衙役在路上就拦了个农民,跟农民说,你去酒馆给我打四两酒回来,你回来我给你钱。

这叶云士外出寻访,他老是带上各种量具,是因为乡下人老是起争执。乡下人的争执没别的事,大多都是因为这量具不准,你少我一尺布,我多拿你二两米,都是如此之类的事儿,所以他随身带着量具,容易当场做个判断。

那县衙的量具当然是准的了,没多久,这酒打回来了,叶县令接过酒,他不是为了喝,就让人把量具拿出来测量,这一量,不是让打四两酒吗?这酒打回来也就三两多一点儿,当即派人去酒馆把王大给我叫来。

这王大一进古庙就连声道歉,说早知道这酒是官爷要的,他是万万不敢收钱的。叶县令就说,我让人去买酒,酒钱给你了没有?王大说给了,如数都给了。

叶县令又问他,既然如数给了钱,为啥你给我的酒分量不足呢?贩卖东西缺斤短两,按律当罚。不过我念你是乡下人,愚昧无知,就罚你八百文钱,你要是拿不出钱来也行,就打20板子。

王大一听,都快哭了,哎,大人你可别打我我啊,我认罚。他赶紧就从腰里掏出了800文钱交给了衙役。

县令一扭脸把这八百文钱呢,给了余媪,就跟她说,你的钱兴许是忘在女儿家了,并没有藏在米袋里,这八百文钱给你,你不要再向王大媳妇要了。

余媪她拿了钱就没什么话说了,千恩万谢的就走了,这王大媳妇在旁边一直着着呢,就有些愤愤不平了,说道,凭什么她一说我就得给钱呢?叶县令就问王大,你做生意几年了?王大老老实实回答说,五年了。

叶县令又问,那有没有人欠你的账啊?王大媳妇当时就抢着说,当然有了,乡下人喝酒总要欠账,周围这几个村子大概欠了得有二十几贯钱,刚刚那余媪也欠着我们家酒钱呢。

叶县令就说,余媪的钱不要再讨了,你去把账本拿来,跟着我一起去下乡寻访,遇到欠酒钱的我帮你讨要,算是我来弥补你一点,行不?王大媳妇一听,立刻就跑回酒馆了,就把这账本拿了过来。

叶县令带上王大一起下了乡,路上他跟这王大说,乡下这些农夫家里都没什么现钱,那要是遇着有钱的人家,就如数给你清偿,那他要没有钱的话,就用粮米来折抵怎么样?如果有不肯还债的,捉来重罚,若是遇到实在太穷的,我劝你,就算了吧。

王大点头答应,于是一行人在周围的村子里,转悠了足足两天,这欠账收上来七八成,把这王大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回到酒馆,叶县令问王大两口子,现在你们心里还有怨言吗?王大赶紧拉着媳妇儿就跪下了,草民毫无怨言,您真是我们县的青天大老爷呀。

叶县令没再说话,转身就走了,跟着他后边这衙役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这叶县令干嘛呢?他就找叶县令请教,这叶县令就说,那老太太的钱明显是王大拿的,王大媳妇明显也是并不知情。所以王大媳妇她吵架吵得理直气壮。

但是自己媳妇在外边吵架,王大自己却躲在这柜台后边假装算账,这就不合理。然而这余媪欠着他们的酒钱一直也没给,所以这王大心中也有怨气,这也可以理解乡下人之间的争执,大多都是理不清的各种烂账,不如这么一判,最后谁都不吃亏也就是了。

故事结语,您看这叶县令断案,他讲究人情世故,余媪拿回女儿的钱,这酒馆老板呢,要回了欠款,各自欢喜,这实在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这种事情呢,你非要断个明明白白,丁是丁卯是卯,这一个小案子你就得走程序,那证据你得齐全,费了半天劲谁也不服气,最后谁也没落着好,包括他自己,大家呀,也一个都不会感谢他,叶县令这种处理方式啊,凸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

上一篇:淫人妻

下一篇:抢家产奇案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