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改状子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古时候云州城赵家墩,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人叫陈大海,是一个樵夫,虽说没啥本事,但他勤劳能干,砍柴数年下来,攒了点儿积蓄。
后来经人介绍,陈大海娶了李秋梅为妻。
夫妻二人本过着幸福恩爱的生活,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后李秋梅得了一种怪病。
陈大海掏空积蓄为夫人治病,可治疗一阵子,竟没有半点效果。
从此,年仅二十二岁的李秋梅卧床不起。
李秋梅非常愧疚,觉得自己连累了相公,于是她多次劝陈大海休妻。
可陈大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发誓不离不弃。
李秋梅感动不已,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话说有天,陈大海打算去登州吃喜酒。
本来他想带着夫人同去,可他考虑路途遥远,担心夫人吃不消,于是委托邻居赵大婶帮忙照顾,而他独自前往登州。
哪知当天晚上,赵大婶离开没多久,一个黑衣蒙面人来了。
此人叫李三,是一个小偷。最近他手头紧,打算偷点钱;正好他打听到陈大海出远门了,家中只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妻子,所以他觉得这是一个下手的好机会。
三更时分,李三翻墙而入,顺利摸进房间。
随后他开始翻箱倒柜。
或许是动静太大,很快吵醒了李秋梅。
没想到李三没有半点畏惧,居然当着李秋梅地面,四处翻找钱财。
可找了许久,没有找到一文钱。
就在李三转身离去时,他意外发现,李秋梅手上戴着一个玉镯子。
于是,他跑到床头,掀开被子,抓住李秋梅的手,强行夺走玉镯。
李秋梅大声唿喊。
说来也巧,正好对面邻居张海打鱼归来。
听到救命声,张海立马冲了进去。
很快,乡亲们纷纷赶来,将陈家团团包围。
最终众人抓住李三,将他扭送至衙门。
远在登州的陈大海,得知家中有事,他连夜赶了回来。
想着妻子受了如此大的委屈,至今还惶恐不安,陈大海气愤不已。
为了将李三绳之于法,他特意找了一位教书先生,帮他写了一份状纸。
当时,那名教书先生依照陈大海的意思,状告李三“掀被夺玉”之罪行。
随后,陈大海拿着状子前往衙门。
走到半道,他碰到秀才潘天龙。
潘天龙见陈大海一副急匆匆的样子,于是潘问道:“陈大哥,你这是要去哪里?”
虽说家丑不外扬,可陈大海想着自己和潘天龙交情匪浅,于是将昨晚盗贼李三闯入家中一事,完完整整告诉给潘秀才。
潘天龙看了状子后连连摇头。
陈大海一脸疑惑,问道:“潘老弟,这份状子,我可是花了一两银子,找了一位教书先生写的,难道有问题?”
“陈大哥,这份状书总体上写的还不错,只是其中有四个字,需要改动一下。”
随后潘天龙道出缘由。
原来李三是当地出了名的小偷,此人心狠手辣,而且报复心极强;倘若以“掀被夺玉”状告李三,李三顶多会有两三年牢狱之灾;将来他出狱了,极有可能会报复陈大海,届时陈大海夫妇会有性命之忧。
陈大海一听,觉得潘天龙说的挺有道理,于是让他想想办法。
潘天龙笑了笑,说道:“陈大哥,此事好办,只许将掀被夺玉改为夺玉掀被”
陈大海一愣,这四个字调换位置,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潘天龙摇了摇头,说陈大海赶紧去衙门。
当日,知县升堂办理此案。
李三被押上公堂后,知县问道:“大胆李三儿,昨晚你潜入陈家,行夺玉掀被之举,你可承认?”
也许是担心大刑,李三立马认罪。
最终,李三犯了“盗窃”和“玷污”之罪?
原来这四个字调换位置后,侧重点不同。“掀被夺玉”,意在“夺玉”,仅犯了抢劫之罪;可“夺玉掀被”,既有“夺玉”,又有“掀被”,而且重在“掀被”。
在古代,“掀被”有玷污之行,属于重罪。
正是在潘秀才的帮助下,四个字调换位置后,李三才得以处极刑。
事后,陈大海连连夸潘秀才厉害。
上一篇:装疯卖傻
下一篇:浪子回头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