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夺妻奇案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且说有个男子色胆包天,想要拐骗良家妇女,随手施了一计,就让这良家妇女的丈夫中了计,回去休了妻子。一年以后,这丈夫又后悔了,查清楚了事实,又把妻子接了回去。这是怎么回子事儿呢?

话说呀,在宋朝年间,河南开封府有个官人,姓张名松,自己在皇宫大内当差。估计就是什么御前带刀侍卫之类的吧,娶妻李氏,年轻貌美,两人年龄相当,都是20多岁,家里头还有一个十几岁的丫鬟,名叫春妮。

在张松家的巷子口路过一个卖烧饼的小伙,正在沿街叫卖。有一个浓眉大眼阔口的汉子把小伙招唿过来说:给我来两个烧饼,随手给了小伙一把银钱。小伙乐得眉开眼笑,正要把钱收起来,那汉子指着巷子里的张松家就问,你认识这家的人吗?小伙说,当然认得,那是张官人家,最近出去办公差三个月刚回家,刚刚还买了我几个烧饼。

他们家里有几口人?小伙回答道:一夫一妻带着一个丫鬟。那个汉子就从腰里取出50文钱给小伙放到托盘里,又从身上取出两只金钗和一封书信道:你把这两样东西送给他家娘子,现在赶快去,我在这里等你回信儿,这些钱是给你的跑腿钱。

小伙领命,揣好了钱,拿上东西,飞快地往张松家跑去。到了张松家门前,小伙把竹帘挑起,探头探脑的看了看,就见张松正在里边的椅子上坐着。此时,恰好张松也瞅见这个小伙探头探脑的,就大叫一声,你在我家门口鬼鬼祟祟做些什么?小伙就害怕了,赶紧往外跑,张松两步赶上,一把抓住小伙,你什么意思?看见我就跑。小伙急忙就说,有一个汉子让我把两件东西送给你家娘子。

张松就疑惑了,什么东西?小伙还不想给,张松朝小伙脸就是一巴掌,给我拿出来。小伙怕再挨打,只好从怀里掏出东西,嘴里还嘟囔着,人家让我给你家娘子的,又没让给你,你打我干什么呀?张松一把夺过去,打开一看,两只金钗和一封书信,那书信上写着:上次相会至今难忘,久不相见,很是想念,两只金钗送你聊表心意,后边还附了一首情诗。

张松看见了,他哪受得了这个呀,那心里头的火一下子就到了脑门。他就问小伙,谁让你送来的?小伙看见张松发火了,就不敢隐瞒,说道:在巷口有一位粗眉大眼睛阔口的汉子,他让我送给你家娘子的,张松一只手拎起这小伙,起身就往巷口走,却没有见着那位官人。

张松就以为这小伙骗自己,又要上去打他,幸好被附近的小贩拦住,小贩说,我证明刚才确有此事,只是那人不知道为什么走了。

张松气不过,就把小伙又拎回家里,把门一关,把妻子李氏叫了出来,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李氏不知道刚才的事儿,看了金钗和书信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张松就说了,我出去办差三个月,你在家里和什么人在鬼混?李氏一听就不高兴了,我和你结婚这么多年,除了你,我哪见过别的男人呢?

张松就说,既然没有见过,怎会送你这两件东西?李氏就更不高兴了,我哪里知道啊?张松看妻子狡辩,上去就给她一巴掌,李氏大叫一声,哭着跑进了内室。

张松还不罢休,他又把丫头春妮叫了出来。这春妮长得又瘦又小,张松上去就把她绑了起来,吊在梁上,一边抽打一边问,我出去三个月,夫人曾与谁在家见过?春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爷把自己吊起来就打,她就哭着说道,并没什么人啊!

张松看她不说,又是一顿抽打,这小妮子受不住打,就一会说有,一会说没有。可是这没影的事编都不好编,所以挨了不少打,终究也没说出什么来。

张松打累了,这样问也问不出来什么,把门一锁,气唿唿地出了门。到衙门里找了几个衙役,把小伙春妮和李氏都带到了开封府交给府尹大人来审。府尹大人一看,这是大内官差的案子,不敢怠慢,赶紧升堂审案。

府尹先是问这小伙,小伙就实话实说,又问春妮,春妮说,既没见到有人来与夫人相见,也没看见夫人与人通奸,更不知道那送书信的是何人。你们就是打死我,我也不知道啊。

再问李氏,李氏就说,我根本不知道是谁送的书信。府尹大人就想,要不给他们用刑吧?但看了下这几个人,要么就是瘦弱,要么就是年纪还小,这哪经得住打呀,这该怎么审呢?

想了半天,府尹大人让狱卒从牢里带出一个重刑犯,是一个强盗头目,当着这几个人的面,打得他像杀猪一般嚎叫。府尹大人就问道,你杀没杀人?强盗头子受不了苦,就说,我杀过,府尹大人又问,你放过火没有?强盗头子又说,我放过。然后,府尹又让狱卒把强盗头子押回牢里,转身对李氏说,你看这个强盗头子都禁不住打,连杀人放火的事都招了,小娘子,你若真有事就招了吧,免得受这皮肉之苦。

李氏哭着说道,我可以招,但是我真是冤枉的,我哪里知道这是什么人送的书信,如今你们想给我安什么罪名,你们就自己写吧,反正我是不知道,别打我就行。府尹大人反复的再问李氏等人,都是之前说过的话。

如此过去了三天也没审出个眉目,张松就着急了,就问府尹大人,怎么三天了还审不明白?你们不会是收了那个寄信人的钱物才故意不审结这个案子吧?

府尹就说,您想到哪里去了?这么说吧,您想怎么处置夫人呢?张松说休了她,府尹就说了,那捉贼要见赃,捉奸要见双,又没证据,我们定不了她的罪呀。张松又说,反正我是不想要她了,你们就判我休了她吧。

府尹一看张松也说不通,那就只好这么办了。过后,小伙、春妮都被放了,各回各家。这李氏被丈夫休了,没脸回娘家,从衙门里就哭着出来。

她想,丈夫不要我了,这可让我到哪里安身呢?不如死了算了,李氏便走到一条大河前,正准备往河里跳,忽然被一个人从后边拉住,回头一看,是一位婆婆,长得慈眉善目的。孩子,你没事寻死做什么?你不认得我吗?李氏说,我不认得你,我是你姑姑啊,因为我们家里穷,不敢高攀你,所以一直就没有来往。

前天听说你有了官司,我就天天在等你的消息,今天又听说你被丈夫抛弃了,我特地来找你,你先跟我家去吧,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李氏一想,也不知道这位是不是我姑姑,但现在自己也没有去处,还是先随她回去,日后再做打算吧。

且说这李氏在姑姑家住了20多天。一天,刚吃完早饭,便听到外边有人高喊。婆子,你把我的东西卖了,为什么不还我钱呢?那婆婆听了以后,惊慌失措,赶紧迎了出去。

李氏躲在屋里偷看,只见那人是个粗眉大眼阔嘴的汉子。李氏见了以后,心想,这人长得怎么好像小伙说的那位送信的汉子呢?婆婆和那位汉子讨论了半天,看来谈得不是很愉快,最后好不容易把那位汉子送走了。

李氏就问姑姑是怎么回事?婆婆就说,刚才来的那位汉子,是做贩卖珠宝生意的,前些日子求我办件事,我没有给他办成,现在就一个劲的过来催我。李氏问是什么事,婆婆就说,她让我帮他讨个妻子,要长得标致漂亮的。

我看你现在住在我这里,丈夫也不要你了,难道就一直这样下去吗?如果你听姑姑的话,不如嫁给这位官人。李氏听后有点不大乐意,但想想也没别的出路,便无奈的答应了。

很快,那个汉子便把李氏娶回了家。转眼间过了一年,张松自从休了妻子,心里边就很后悔当日有些鲁莽。以至现在,他的日子都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这一天,张松提上香盒,独自一个人去大相国寺上香,烧完香正准备回去,正巧碰见一个汉子领着一名女子,也是来上香的。看那位汉子粗眉大眼阔嘴,再看那女子正是自己前妻李氏。张松看着李氏,李氏也看着张松,两人四目相对,只是不敢言语。

随后,那位汉子也没有停下来,领着李氏进了寺里。张松就在寺门口站着发呆,只见一个行者走过来,嘴里念叨着,你这个汉子,害得我好苦。随后就大步赶了上去。张松看这行者要去追赶那两个人,便上前拦住。你去追那两个人干什么?行者说,一言难尽呐,当年我被这汉子坑了,至今都抬不起头来。

这汉子原来是东台寺里的一个和尚,一年前与我一起值夜的时候,偷了我师父二百两银子逃走了,连累我挨了不少打,今天碰见这厮,决不能放过。刚说完,只见那位汉子领着妻子从寺里出来,行者刚要上去抓他,就被张松一把拽住说道,且不要抓他,我们悄悄跟踪他,看他在哪里落脚,然后让官差来抓他。

李氏见了张松就两眼泪汪汪的,这汉子就问李氏。小娘子,你为什么见了他就落泪呢?你可记好了,是他先不要你的,我今日与你做夫妻,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氏说,我至今不明白当初那个书信是谁弄的。那个汉子就说,我实话告诉你吧,书信是我让那个小伙送的,谁知道那个张松是个煳涂虫,不问青红皂白就中了我的计,还真把你休了,现在想想都可笑。

李氏一听,心里恨极了,尖叫一声,上去就打。那汉子听李氏叫喊,心中也有点慌张,就用手勒住她的脖子。张松和那个行者一直跟了过来,听到叫喊声,就赶紧跑过来把那汉子制服,押送到官府受审。府尹大人一看,怎么又是张松?便问,你有何事啊?张松从头到尾就把事情说了个详细,府尹大人听后大怒,吩咐差役把汉子绑起来,先打了40大板,也没怎么审讯,这汉子就把自己做的丑事全招了。

随后,府尹大人给他定了一个设谋奸骗以及故意杀人的罪名,罚重杖处死。后来,府尹让张松把李氏接了回去,继续做夫妻。那个行者呢,因为捉贼有功另有奖赏。

当日那个婆婆也不是李氏的什么姑姑,只是受那个汉子所托,合谋欺骗李氏,因此也被打了板子。

这个故事里最可笑的人就是张松,因为自己意气用事,疑神疑鬼,把妻子白白送给别人,跟了别人一年,最后又接了回来,这是图啥呢?所以说,夫妻间的事情既要相互信任,也要加强沟通,否则容易被人钻了空子,吃亏受累的还是自己。

上一篇:乌鸦嘴奇案

下一篇:刀疤奇案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