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桥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传说在清末年间,赣州府沿江一带,有一座以“扁担”命名的桥,人们都称唿它为扁担桥。而这座桥的来源更是让为此人津津乐道。

据说是在赣州府城旁边的一个镇子上,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都无时无刻不在招唿着客人,贩子们唿唤着买家,卖家,穿梭在街上,喘着粗气、嘶鸣欢笑。

烈日灼心的河边,以帮生意人挑货到对岸为生的汉子们,中午都聚集在河边一棵大树下。

尽管靠近河边,躲在树荫下,挑夫们依旧汗流浃背。以致于他们时不时用河水洗把脸,以达到驱散一些热意的效果。

一位叫做王达的男人,是这些挑夫的头。他洗完脸后把扁担放在地上,坐下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感叹道:“要是有座桥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每天淌水过河了。”

夏天还好,每次到了冬天,刺骨的寒风加上凛冽的河水,冻得人直打抖。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干这样的苦力活,还伤害身体。他一位堂弟就是在一年冬天被冻死的。

旁边的人听到他讲的话,不由应和道:是啊!是啊!若是有座桥的话,我们就不用水里来,水里去的了。脚每次泡着都脱皮,时间久了还会风湿痛。

这时有一位刚做挑夫不久的后生小子支支吾吾的说道:“如果有桥,那些商家们的货物,就不需要我们了,那我们不是没了收入来源?”

大家一想,纷纷觉得有理,到时候他们去哪里找活干呢?而王达却并不这样认为。他看向众人说道:“有座桥,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事情做了?你们想想,如果桥小,商家们的车过不去,不照样需要人挑或者搬到对岸去。如果桥大到可以通车,那两头上下车不是也需要人帮忙装货,卸货吗?”

众人一听,也觉得王达说的有道理。但是怎么样才能有一座桥呢?靠官府是不可能的,不然早就有桥了。他们也只是靠挑货换几个铜板养家煳口的穷苦老百姓罢了。顿时大家议论纷纷。

就在大家觉得无望之时。人群里面走出来一位类似乞丐的男人,只见他蓬头垢面,脏污的长发,脏污的外衣,脏污的赤膊,脏污的短裤,一切乞丐的特色他都具备。他笑着对他们说:“借你们谁的扁担用一下啊?”众人不解,他要扁担干什么?难不成他也是来做挑夫的?没有人把扁担给他。他又说:“众所周知,扁担丢到河里,肯定是顺水而下。而我可以让扁担逆水而上。”

大家都仿佛听见了这辈子最好听的笑话,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这时却正好经过一位叫韩于璟的富绅,他女儿得了重病,就快药石无医的时候,碰见一位算命大师,算命先生告诉他,他女儿是因为做了恶,导致的疾病缠身。只要他多多做善事,她女儿自然而然就能痊愈了,只是病好后,千万不能再做恶。

韩于璟恰巧听见了那位乞丐说的话,便开玩笑的说:“你若能让扁担逆水而上,我就在这河上建一座桥。”乞丐笑了笑。又一位看热闹的人说:“扁担若真的逆水而上,我给你一年的饭钱,免了你风餐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乞丐依旧笑了笑,然后他走到王达面前向他借扁担。王达心里忐忑不安,想到:如果借给他,等下被河水冲走了,他就没有扁担了,一根好的扁担来之不易。可是如果他真的能让扁担逆水而行的话,韩老爷就会在此建一座桥。再三犹豫之下,他还是决定赌一把,大不了回去被老婆骂一顿。

王达把扁担递给乞丐,身边的朋友都劝他不要给,万一冲走了可怎么办?难不成还真的信那乞丐口若悬河,他要是真的有本事,怎么会做乞丐呢?

乞丐拿着扁担,转过头问韩于璟“不知韩老爷说的话可算数?只要我能让扁担逆水而行,你就在此河上建桥。”韩于璟当下立即表示:“你放心,只要你做得到,我便做得到。方圆百里谁不知道我韩某人是最信守承诺之人。”

“好,既然如此,尔等睁大眼睛看好了。”说罢,只见那乞丐把扁担往河里一扔,接着说了句“上”,那扁担立即仿佛有了意识般,逆水而上。河边站了越来越多的人,皆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有人还抬手擦了擦眼睛,生怕自己是看错了。

见此,韩于璟向着乞丐鞠躬说道,我乃从未见过如此稀奇之事。只怕是高人在此,而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您谅解!我这就回去找人着手修桥一事。说完便急匆匆的走了。等众人回过头找乞丐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已经离开,不知道去了何处。

可是过了几天之后,王达等人也未曾见有建桥的人出现,仿佛那件事根本没有发生一样。便有人找到了韩府,刚要敲门,大门出里面打开了。韩于璟带着众多工人出来,正要去河边动工建桥。

原来前两天韩老爷后悔答应建桥的事,想反悔。不料他女儿病情又恶化了,进气多出气少了。那天中午他午休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乞丐变成了算命先生,问他为什么还不去建桥,是不是不想要她女儿的命了。接下来韩于璟赶紧找人集合能工巧匠,准备去动工。

历经半年,河面上终于多了一座石拱桥。桥的外形有点像盖着放的扁担,又因扁担逆水而行的事情被众所周知,所以大家给它取名“扁担桥”。

事后韩于璟的女儿果真慢慢的痊愈了,大夫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能称之为奇迹。大家都说韩老爷造福与民,善待百姓,所以老天才让他女儿的病好了。

只是似乎很少人知道,这河上原来是有座小桥的。只是当时被人拦住收过桥费,慢慢的穷苦的人们宁愿淌水过河,也不愿意花那些银子过桥。而且那个收过桥费的人姓韩,正是韩于璟他祖上之人。

于是扁担桥就这样慢慢的变得家喻户晓。

上一篇:阴差阳错葬龙穴

下一篇:乞丐相亲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