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魂申冤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在清朝道光年间的第二年,临汾城内有一个名叫孙伯群的药材商没事在街上四处闲逛着,正好有一个相面的先生和他走了个对面,那个相面的先生一见到他,就说他当晚三更必死无疑,孙伯群听后却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觉得那个人就是一个大骗子而已,并且还因此跟他是大吵了一架。
晚上回到家里,孙伯群便将白天遇到的事一五一十地跟他的妻子贵仙说了,贵仙一听便说那个相面的那是在血口喷人,别理他就是了,于是就炒了几个尚好的小菜,夫妻二人坐下来还对饮了下来。孙伯群是一边吃着一边喝着,心里是非常的舒畅,喝着喝着便情不自禁地迷迷瞪瞪地睡着了。
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贵仙便把他们的女儿景儿叫了过来,问她是否曾听过看面相的那个先生说她的爹爹孙伯群今晚三更必死之事,她的女儿便说确实是听她的爹爹詹伯群说过这件事。
将近快到三更的时候,贵仙突然间喊醒了她的女儿景儿,说一定要在夜里三更的时候多加一点儿小心。可是她的话刚一说完,孙伯群便掩着面从屋里面奔了出来,接着便打开了大门就跑了过去。贵仙和景儿赶忙追了过去,只听“扑通”的一声闷响,那孙伯群已经一头扎进了他家对面的三道河里去了。而那三道河是水流湍急,而孙伯群又是一个旱鸭子,从小到大都未曾会游过泳,他这一去又怎么能活命呢?因此孙伯群就这样鬼使神差般的便没了命。
孙伯群去世一百天之后,一些媒人便上门来劝说贵仙再婚。贵仙起初便不同意,说自己的丈夫刚刚过世,这样做怎么对得起自己死去的丈夫呢?
但后来她还是经不起那些媒人的劝说,也就不得不同意了。但是她却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她那已故的丈夫姓孙,她得再找一个姓孙的;第二个条件,她的丈夫生前是个做买卖的人,所以她还要再找一个做买卖的;第三个条件,她不要嫁出家门,而是想招个上门的丈夫到自己的家里,这样两个人好一起抚养自己的女儿。过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媒人便给贵仙又介绍了一个中年男子,这个人的名字叫孙丰高,他平日里也做药材生意。那贵仙看到詹丰高很是英俊,又知书达理的,于是便同意了。
有一天的晚上,景儿正在厨房里生火做饭,突然听到身后有一个人叫着她的名字。于是景儿便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在那清冷的月光下,她看到有一个白衣长发的男人站在了她家厨房的井边上。就听见那个人声音颤抖地说:“景儿呀,我死得太冤了!”然而当景儿再定睛一看时,她却一下子便傻眼了。原来站在她家厨房井边的那个人竟然是她那已经死去了的父亲。景儿当时真的是给吓坏了,吓得她是顿时就昏死了过去。等她醒过来以后,她便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想仔细地再看一看,可是那厨房的井边上却是什么也没有啊!
没过多长时间,景儿便嫁给了一个叫懂鲸钰的书生。次年的二月十八日,景儿去青峰寺院拜祭老母。当她在那老母脚边正在祈祷的时候,突然听到从自己的头顶上传来了一个慈祥的声音:“景儿呀,你父亲真的是死得冤呢,你一定要为他报仇啊!”景儿一听便赶忙抬起头看去,那个声音似乎来自那个老母的嘴里。难不成是那老母真的是灵验了吗?于是景儿便赶忙磕头说道:“大慈大悲的菩萨在上,景儿记着就是了。”老母立马说道:“那好吧,我现在给你一首谜语诗,你一定要好好地阅读它才是。”景儿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在那儿听着,突然间她的膝盖旁边响了一下儿,当她睁开眼睛看时,竟原来是一个黄色的丝绸包。她连忙打开一看,见那包里面有一张纸,上面还写着几句话。
当景儿回到家的时候,她便和她的丈夫讲述了在寺庙里发生的事情。懂书生于是便打开了那张纸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着:“大女子,小女子,前人耕来后人饵。如果想了解夜晚三更的事,就开火,然后下水。第二年的二三月份,句已当此解。“虽然懂书生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人才,但他面对这种具有一些神秘色彩的句子还是真的有点不知所措,所以他便告诉景儿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临汾城里又来了一个新县令,名叫包芮贤。那一夜,县令包芮贤多喝了几杯,便隐隐约约地听到有人在他耳边低语说:“想要知道夜里三更的事,就要掇开火下的水。”包芮贤一听便睁开了他的眼睛,可是却看到房间里却是空无一人,怎么会连个人影都没有呢?包芮贤便觉得这其中必有猫腻,于是便挂出了一张白牌子,将他刚才的那个梦语写在了上面,并且还加上了一句:“谁若能懂此语,赏他十两银子。”写完了之后,便派人去把牌子挂在了衙门口处。
这一天,懂书生正好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城里的诗社,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闲聊。当他听说衙门里正在挂牌解谜的时候,于是便和同学都一起过来看了看。懂书生这一看,不禁是大吃一惊,于是便赶紧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妻子景儿。景儿则认定一定是那寺庙里的老母给那县令托了梦的,所以现在,他们必须要去告诉县令事情的原因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景儿他们夫妻俩便赶到了县衙,把那奇怪的诗句的事情告诉了县令包芮贤,然后又把寺庙里的老母送的几句诗呈上。包芮贤看了之后,便让景儿详细地叙述了一下她父亲是怎么死的,那景儿说完之后,包芮贤便问:“你说你的父亲掩着脸跑出了你家的门,所以你当时肯定是没看清你父亲的脸,对吗?”景儿便点了点头。那县令包芮贤接下来便说案子已经结了,接下来他便命令她和懂书生先暂时回家去,两天以后再去县政衙的厅里去听证。
过了两天以后,那懂书生和景儿便如约来到了县衙,大堂上那包芮贤已经派人把孙丰高和贵仙抓了起来。县令包芮贤厉声说道:“大胆民妇贵仙,你快快把你和奸夫孙丰高是如何勾结,又如何杀了你丈夫的事统统地说出来,免得受那骨肉之痛。”贵仙和孙丰高一齐跪在了地上哭诉着自己冤枉,而那县令包芮贤却冷冷地一笑,便赶紧让衙役们带上来一个中年人。当那孙丰高看到了那个人时,他是不禁大惊失色啊!原来那个中年人居然是那天说孙伯群在那天晚上三更必死无疑的相面先生。在证人的面前,孙丰高和贵仙便不得不讲述了他们是如何杀死孙伯群的全部经过。
原来,孙丰高和那贵仙早就相好上了。因为他们是想着要做长久的夫妻,所以他们便有了杀害孙伯群的邪恶想法。孙丰高知道孙伯群每天都会路过一个相面摊,所以他便贿赂了那个相面的先生。那天晚上,孙丰高便偷偷地潜入孙伯群的家中,狠心地杀害了他,然后他便把孙伯群扔到了厨房的井里,还用一块大石头压到了上面,这一切都做完了之后他便掩着面冲出了房门,跳进了三道河。当案子一切都大白了以后,那县令包芮贤便把他们两个人都关进了监牢里。
之后大家都问县令包芮贤是怎么那么快就破案了的,县令包芮贤却笑着说道:“是那寺庙里的老母送给景儿的那首神秘的诗告诉我的。‘大女子,小女子’,女人的儿子,是外孙子,孙伯群和孙丰高前人栽树后人享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孙丰高得到了的妻子,还享受了他的财产。如果你想知道那天夜晚三更的一些事情,你应该开火,然后下水,灶要用火,水就在火下,家里的灶就建在井上。然而景儿却亲眼看到她的父亲孙伯群的鬼魂就站在那个厨房的井边上,因此,那说明孙伯群的尸体一定会在那口井里。到了明年二三月,‘句已解为此’和‘句已’这两个字一起组成了一个‘包’字,那意思便是我了,包芮贤,也就是我会在今年的二三月来此地上任为官,会为他孙伯群报仇。我知道那个相面的先生一定是受了孙丰高的指使,所以这两天我便一直微服在城里转了一大圈,很顺利地找到了了那个相面的先生。”
当孙伯群的尸体在孙家厨房的井里被挖出来后,包芮贤县令却仍旧感到十分的困惑。那几句诗真的是寺庙的老母给的吗?景儿在炉子上看到的鬼魂真的又是孙伯群吗?又是谁那天在自己的耳边告诉自己“想知黑夜三更事,就开火下的水”?一连串的疑问还是在他的脑海里围绕着!
有一天,县令包芮贤正在看案头上的公文,突然间发现他的桌子上多出了一封信。
当他打开那封信的时候,却看到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一段小字:“很高兴听到那孙伯群的案子已经解决了,非常的感谢!我其实呢只是一个惯偷,我平时最善长做的也是我最拿手的一件事就是换脸术。孙伯群掌柜被刺身亡的那天晚上,我正好就在那孙家行窃,恰巧目睹了孙伯群掌柜被害的完整一幕,因此我对孙伯群掌柜的冤情感到是深恶痛绝。可是我却只是一个县府的通缉犯,不能冒然公开揭露那个孙伯群掌柜被杀的真相。然后我就潜伏在了孙伯群掌柜家的厨房里,隐藏了自己而充当了孙伯群掌柜鬼魂的身份;在景儿去寺庙进香的时候我就又偷偷地站在了那个老母像的身后面。因为我知道大人您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今年二三月份就要来这里工作,所以我便把那一首玄机诗句扔在了景儿的脚边。大人上任之后,我便在大人喝醉的时候,在大人您的耳边讲了一句‘要想知道夜里三更的事情,就要先掇开火下水’,以此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今大人真的是果断地破案了,并且还查了个明明白白水落石出啊!对此,我只能是深表感谢!”
县令包芮贤看完之后,是感叹了良久啊!
上一篇:还魂酒
下一篇: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