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得子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古时候丰州城昆仑镇,镇上有一商人叫潘元,在他十三岁那年,父母先后病逝;处理完父母的后事后,潘元从此背井离乡,只身前往京城闯荡。苦心奋斗数十年,终于积累了一笔可观的积蓄。

虽然潘元小有成就,可那些年他一直未娶妻。一来,潘元过够了苦日子,他只想着如何挣钱翻身;二来,这些年来他见证世态炎凉,也深知人心叵测,所以他担心娶了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更担心那些女子心怀二心,所以他宁可单身,也绝不敢轻易成亲。

一晃五十岁了,客居异乡的他决定回乡。

拿定主意后,潘元变卖家产回丰州,并重新修缮潘家老宅,从此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别看潘元生活节约,但他心地善良,但凡乡亲们遇到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所以他在当地口碑不错。

也许是太孤单了,潘元萌发了娶妻的念头。

后来经邻居刘婶撮合,潘元娶了刘婶的外甥女李芳为妻。

虽说李芳长相一般,可她勤快,而且持家有方,深得潘元欢心。

可惜成亲数年,李芳未能生育。

尽管潘元不介意,可李芳心存愧疚。

话说在古代,无后为大,所以李芳屡次劝潘元纳妾;可作风正派的潘元,每次都拒绝了,这让李芳非常恼火。

为了给潘家留后,李芳背着潘元,悄悄为他筛选小妾。

当然,李芳想给潘元找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大约过了三个月,李芳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子,她便是常州知县罗辉之女罗小梅。

话说罗辉为官清廉,只是后来因为一起命案,无辜被牵连罢官。

也许是一时无法面对现实,也许是满腔抱负没有实现,所以罗辉竟跳河自尽。

罗辉去世后,罗家彻底没落。

几年后母亲病逝,可罗小梅身无分文。为了让母亲尽快入土为安,她只好卖身葬父。

说来也巧,罗小梅的邻居赵大娘,和李芳是远房亲戚。

那日,赵大娘无意中提及此事。

李芳得知后,觉得罗小梅挺可怜,于是出钱帮她料理后事。

后来,李芳经过多方了解,认为罗小梅挺不错,所以打算让潘元纳罗氏为妻。

担心潘元拒绝,李芳干脆来一个先斩后奏,直接领着罗小梅回府。

潘元第一眼看到罗小梅,感觉她气质非凡,定是出身名门。

结果一细问,才得知罗小梅的身世。

潘元理解夫人的一片苦心,可他认为自己年过五旬,早已是老头;而罗小梅年方十八,自己若纳她为妾,岂不是害了罗氏。

于是,潘元将家人喊到跟前,当众宣布:立罗小梅为义女。

从此,罗小梅有了新家,并重新感受到了温暖。

在潘家住了两年,罗小梅彻底融入潘家;而潘元夫妇越来越喜欢她。

眼看着罗小梅年龄不小了,潘元寻思着为她选一个好夫婿。

很快,他有了人选。

几日后,潘元广邀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

众人以为潘元要纳妾。

哪知潘元别有安排。

那日,潘元还准备了一套新郎新娘的服饰。

等到中午,待宾客们吃饱喝足后,潘元说道:“今日将各位兄台请来潘府,只为一件事,我将义女罗小梅许配给义子张天峰”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这张天峰又是何人?

很快,一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走上台。

原来潘元有一个生死之交叫张凯,二人曾一起闯荡京城。

只是后来,张凯回老家成亲后,二人的联系愈发减少。

若干年后,张凯病逝。

临终前,他想着妻儿无人照顾,于是写了一封书信给潘元,让他务必照顾家人。

等潘元赶到时,张凯已离开人世。

从此,潘元每个月会按时救济张家人。

直到张天峰成年后,他才减少援助。

本来,潘元一直想让张天峰跟着自己做生意,可张天峰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养活自己和母亲,所以拒绝了潘元的好意。

自从收了罗小梅为义女后,他一直想撮合义女和张天峰。

如今时机成熟了。

看着二人拜堂结为夫妻,潘元激动不已。

为了让二人生活无忧,潘元陪嫁了房子,银子。

哪知当晚,潘元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他遇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

老头说潘元做了一件大善事,用不了多久潘家便有大喜。

果然,八个月后李芳生下儿子。

上一篇:富少娶贤妻

下一篇:男扮女装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