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状元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在清朝时候的道光年间,郴州城内的王运文是个穷书生,家境真是十分的贫寒,从小父母早世,后来他有幸娶了一个温柔贤德的的妻子名叫张月娥。这一对夫妇自从完婚后彼此十分的恩爱。王运文日常辛苦读书,不分春夏秋冬地努力学习,希望的是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她那贤德的妻子不但勤俭贤惠,还没日没夜地纺纱织布、省吃俭用供丈夫读书。今年恰逢京城开考场。张月娥把结婚时陪的各种金银首饰都卖了,用平时织布积攒的钱当路费送丈夫去京城考试,她一直觉得丈夫才华出众,定会在将来一举高中。

但是谁也想不到,当时奸臣窦勇是他的监考官,窦勇可谓是当时远近有名的不作为的大奸臣,但是奸臣当道,谁也没有办法。虽然王运文在考场上临场发挥的极好,又才华横溢,但是无奈的是因他家境贫寒,没有金银送礼行贿,奸臣窦勇还是排除了他,于是他就这样落榜了。

王运文落榜后的心情异常的沉重。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妻子为了自己赶考,不分白天黑夜的劳作,为的就是他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耀门庭,可现在全完了,一切都付诸东流。越想越对不起妻子,何况又身无分文,真是觉得没脸回去见他的妻子了。走投无路的王运文觉得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失望之余又加上无奈的绝望,于是他就朝城外走去。他来到城外的一棵大歪脖子树下,就断然地在这棵树上上吊了。

可能是老天觉得这个王运文命不该死吧,或是命数未到,正好这个时候怎么就这么巧,云山寺的主持静远经过此地,有幸救下了还没有断气儿的王运文。此时静远主持问王运文:“请问后生姓甚名谁,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事想不开竟然要在这里自杀呢?”这时被静远主持刚救下的王运文扑通一下就给主持跪下了,并详细地向主持诉说了自己来京城赶考的一系列情况,鉴于朝廷现在的现状,他说他已经对朝廷大失所望,决定以后再也不来京城考试,但是又不想回家乡,觉得实在对不起为自己辛苦付出的妻子,无颜面对和自己一起吃苦受累的妻子。请求静远主持能随了自己心愿,带自己一起剃发出家。此时静远主持看出王运文心意已决,感叹地说“今天在此一遇,就是我们前世休来的缘分,难得你这么诚心诚意,那我就收下你吧!”于是王远文就跟随静远主持回到了云山寺。紧接着就是为王运文剃度受戒,法号为正法。自此之后,正法一心一意专心念经抄经,一心向佛,他的才华不知不觉就被静远主持发现并深得主持的厚爱。师傅和徒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几乎成了直言不讳无话不谈的朋友。

因为这座云山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因此残破的寺庙急需修复。静远主持也一直有这个愿望。于是有人建议弟子们去化缘筹钱修缮。门徒们遵照老师的命令,每人拿着一个布施的碗,各奔东西。当然正法也不例外。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弟子们筹到的钱已经基本上足够用于修庙了,静远主持就让人请来能工巧匠,花了两年时间,将山门、大雄宝殿、两厢殿、经幡殿、钟鼓楼都整修一新,重铸了一口大铜钟,替换掉那口缺耳缺齿的旧钟。改造结束后,静远主持主持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庆典的第一件事是敲钟,奏佛乐。但是让众僧人意想不到的是新铸的大钟连敲几下都没响,

众僧和铸造工匠们都惊讶地面面相觑。

静远主持双手合十,念佛语“阿弥陀佛”。然后对和尚们说:“钟声不响,是因为还有施主尘缘未了,各位弟子们需要再努力一下多筹善款,什么时候铜钟响了就可以了。”

于是,和尚们再次下山化缘。正法下山后,手里拿着一个钵盂,沿街乞讨布施。这一天,正法来到一个村子,低头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手里的碗突然发出了声音,一枚铜钱掉进了碗里。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穿麻布裙的女子。女人怔怔地看着正法,突然泪流满面地说:“夫君呢,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找了你好几年,这么多年你都去了哪里啊,你让我找得好苦!”正法先是一愣,定睛一看,这位女施主竟是他的妻子张月娥!正法的心颤抖了一下,突然想到师父的话:是不是师父说的大钟不响应该是在月娥身上,因为还有人“尘缘未了”?就在刚才,月娥把铜钱扔进了钵盂,声音特别大,发出了那么响亮的声音,这难道不就是师傅说的“以响为足”吗?两件事都是自己遇到的,是佛祖有意安排的吗...月娥看到正法的沉默,于是一下子泪水涌上眼眶,一边哭一边诉说出离别的痛苦。她说自己的夫君去了京城几年,一直没回来,月娥日夜不安,后来离家去找丈夫。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女人离开家乡,去寻找自己的丈夫,就像大海捞针一样,真是不可思议。月娥的钱也是越来越少,最后只好沿路乞讨。经过五六年的寻找,她一直没有找到她的丈夫,这几年也爱了不少的苦。今天她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大嫂,大嫂不仅给了她吃了一顿饱饭,临走时还给了她一个铜钱。月娥拿着这枚铜钱遇到了这个布施的和尚。她想把铜钱给和尚,好让他结个善缘,让佛祖保佑她的丈夫,但她没想到这个和尚就是她苦苦寻找了五六年的丈夫王运文。

张月娥真的是又悲又喜,丝毫不在意眼前的丈夫已经是个和尚。她抓住正法的手,哭着说:“夫君呢,你我失散多年,在这里萍水相逢,承蒙佛祖保佑。我们回家吧。”正法赶紧抽出手,往后退了两步。他哽咽着说:“月娥,我对不起你...但如今身在空门,不想世俗。你还是回去找个好人家安心过日子吧……”月娥心里又气又痛,用颤抖的声音说:“你这么无情,不顾我这些年的所受的苦?好吧,你要是不肯回家,我就跟着你,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正法皱着眉头,却没有别的办法让她离开。就这样,一个和尚没办法就带着一个女人回到了云山寺。静远主持见法正带了个女子回来,便问:“你奉命下山化缘,为何带了个女菩萨来?”正法没有办法,只好告诉大师真相。静远主持笑道:“既然如此,女施主来了也不能等,不过她也要明白我们寺里的佛门规矩。请在庙外的村子里住几天,铜钟铸好之时,我自有我的道理。”然后他命令正法把月娥安排到山脚下的一个居士家里。

第二天,静远主持就派弟子去请铸造工匠来重铸铜钟。经过几天的精心塑造,铜被火化了,铜水融化后,静远主持亲自将正法带回来的铜板扔进铜水中。说也奇怪,铜板掉进铜水后,立刻发出耀眼的红光。静远主持真是喜出望外,挥手道:“马上铸钟!”

铜钟一次就铸造成功。钟挂在钟楼上,这次静远主持亲自敲了三次钟。“冬冬冬冬——”的声音浑厚、悠远、悠长,十几里以外都能听到。铜钟铸造成功后,静远主持命正法带月娥去庙里。静远主持对正法说:“正法呀,现在你的佛缘已尽,你的妻子又是那么贤德忠诚。回老家去吧,夫妻团聚,以后会有好结果的。”正法含泪跪在师父面前:“师父的恩情,我无法报答,请弟子们顶礼膜拜吧!”临别时,静远主持送给王运文夫妻五十两银子,作为他们的安家之礼。王运文和妻子张月娥回到了郴州老家后,翻修了破旧的房子,安顿了下来。

王运文想和妻子过平静的生活,但他的妻子张月娥坚持要王运文重新复习功课,将来去京城再次考试。而此时王运文由于被之前的科举考试和几年的佛教净化所挫败,已经把名利视为身外之物。而张月娥却认为丈夫才华横溢,总有一天肯定会功成名就,所以一定不能埋没。在妻子的苦苦劝说下,王运文也觉得自己不应该辜负妻子的一片苦心,于是又开始专心读书。转眼三年又过去了,这又是一个举国上下才子们的赶考之年。张月娥收拾好丈夫的行囊,在一个吉祥如意的日子送他去了京城。这时奸臣窦勇也早已落马,考场纪律严明。大考之后,一个多月后开榜,王运文高居榜首!

大雄宝殿上,当皇帝点头称科举状元时,一位大臣出面上奏道:“万岁,查明原是世俗僧人,自古以来没有以高僧命名状元的先例。我希望万岁能再考虑考虑……”道光皇帝说:“国家选拔人才,不论出身如何。况且太祖曾经入寺为僧,为什么不能把出家人出身的王运文列为状元呢?”

所有大臣们一听,都异口同声地说皇帝不愧为天子,国运必然万年昌盛。

因为王运文是一个世俗化的僧人,后来世人称他为“高僧”。王运文后来做了知县、巡抚后,他一向为官清正,政绩斐然。

上一篇:冤魂复仇

下一篇:冤案昭雪记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