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贼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明朝年间,宁波府的高员外,家资富饶,娶妻陈氏,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尚有一女,名唤翠玉,待字闺中。

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翠玉貌美如花,亭亭玉立,知书达理,按理说高员外夫妇不该为翠玉的婚事发愁。

然而随着翠玉一天天长大,高员外却格外的忧心。

原来高员外定居宁波府之前,在定海县老家小镇上做生意时,结识了一个朋友夏勇,二人相交甚厚。

在翠玉周岁那年,夏勇携妻子刘氏和两岁的儿子夏运昌前来道贺,酒席间,高员外与好友夏勇交换了信物,为两个孩子定下了婚事。

然而夏运昌十岁那年,夏勇病逝,只剩下刘氏孤儿寡母,陷入贫寒,次年高员外搬到宁波府后基本和夏家断了联系。

那晚,陈氏见丈夫高员外愁眉不展,她说道:“相公,你是不是在为玉儿的亲事犯愁?”

高员外答道:“娘子所言甚是!”

陈氏说道:“相公,既然如此,何不派人通知夏家,来迎娶玉儿?莫不是你想悔婚?

尽管夏家一贫如洗,但我听说运昌聪慧好学,十五岁便考取秀才,可以说前途无量。

更何况玉儿和他自幼相识,又有婚约在身,若是贸然退婚,一来玉儿会难过,二来咱们家会被人耻笑。”

高员外答道:“话虽如此,可是夏家实在是太穷了,他只是个秀才,生活艰难。

你怎么忍心让我们唯一的宝贝女儿嫁过去受苦?而且还是远嫁到定海县?”

陈氏说道:“此事何难?把刘氏母子接过来,在我们家成亲,资助运昌寒窗苦读,待他金榜题名,岂不成为佳话?”

高员外没好气地说道:“你真是妇人之见!你当金榜题名那么容易?若运昌这辈子都不能金榜题名,我们供他一辈子?

即便我们愿意,我们的两个儿子儿媳也未必愿意,到时候弄的家宅不宁,如何收场?我心意已决,莫再相劝。”

陈氏知道丈夫的性格,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再说夏家,刘氏靠着做些绣品,供养儿子夏运昌念书,甚是艰难,好在有娘家人和夏运昌的两个叔叔帮助,夏运昌才不至于停学。

刘氏见儿子已经到了成亲的年龄,便对夏运昌说道:“昌儿,你已经长大了,你和高家有婚约,我想托人去高家提亲,你意如何?”

夏运昌说道:“娘,我虽然和翠玉自幼相识,而且有过婚约,可是我们家的情况你清楚,只怕翠玉的父母未必会同意这门婚事,这门婚事我不抱任何希望!”

刘氏叹了一口气说道:“娘何尝不知道这些?可是你和翠玉有婚约,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

万一高家愿意,一直等着咱们去提亲,反倒是我们耽误了翠玉姑娘,若他们真的不愿意,我们也不勉强!”

刘氏见儿子点头后,又说道:“这几天学堂放假,你不如去趟宁波府,刚好你表哥在宁波府,你去了也有人照应。”

次日,夏运昌去了宁波府,找到了在客栈做伙计的表哥刘魁,他得知夏运昌和高家小姐有婚约,要去提亲,喜出望外。

刘魁说道:“表弟,高家家财万贯,这事若是成了,即便是你不能金榜题名,靠着高小姐的嫁妆,这辈子也会衣食无忧。

到时候,你可要记得在你岳父跟前美言几句,帮我谋个差事如何?”

夏运昌听了之后,皱了皱眉说道:“表兄,我家的情况你也清楚,对这门婚事我不抱希望,现在说这些尚早。”

刘魁赶紧说道:“他们高家敢!你们交换了信物,高家要是悔婚,可以去告他们,高员外要是不想挨板子,只能给你补偿,无论怎么样,你都不会吃亏的!”

夏运昌赶紧说道:“我一个读书人,怎么能将婚事作为赚钱的手段呢?我早就想好了,若高家不同意,我便将信物归还,此事就此作罢。”

刘魁见夏运昌态度坚决,只好说道:“多好的机会啊,浪费了可惜,不过毕竟是你的亲事,我不便多说,等明天去了高家再说吧。”

次日,夏运昌在刘魁的陪同下去了高家,夏运昌见到高员外后,寒暄了几句后,他开门见山地表明此番前来,是为了他和翠玉的亲事。

高员外说道:“贤侄一表人才,且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前途不可限量!既然我们两家有过婚约,你若真想娶翠玉,未尝不可。

但是三聘六礼这些都不能少,你若在一个月内准备一百两银子的聘礼,我们再商谈细节。

若是拿不出银子,就请交还当年定亲的信物,你和玉儿的婚事就此作罢,不过你放心,作为补偿,我会给你纹银五十两。”

刘魁差点惊掉大牙,有钱人就是不一样,一出手就是五十两,恐怕他这辈子都攒不到这么多钱。

刘魁已经清楚夏运昌来提亲的意思,不过他担心夏运昌这个书生讲究气节,什么都不要,故而不停的对夏运昌使眼色,意思是说让他接受补偿。

可是夏运昌拱手说道:“伯父,我家的情况想必你也有所了解,我娘供我在学堂念书,已经举步维艰。

一下子让我拿出一百两银子的聘礼,势必登天,既然如此......”

夏运昌一边说,一边要从衣袖中拿出信物,准备交还给高员外。

刘魁见状,一把抓住夏运昌的手,立刻说道:“高老爷,我表弟年幼,此事还要问问我姑姑的意见,能否容我几日再给你答复?”

刘魁说完,拉着夏运昌快速的离开了高家,路上夏运昌说道:“表哥,你为何要把我拉出了?”

刘魁立刻说道:“表弟,你傻啊?你要是把信物还给高家了,岂不是啥也得不到?五十两银子啊,你念书,去省城参加乡试,将来进京赶考不需要盘缠?”

夏运昌说道:“我是个读书人,怎么能用亲事来谋取钱财?还请你放开我,我去将信物归还。”

刘魁生气地说道:“表弟,你清高,你不要钱,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了让你读书,希望你能博取功名。

我们家接济过你多少钱?我都二十出头了,连个媳妇都没有,还要在客栈做伙计,不都是拜你所赐?

你要觉得不好意思,这事交给我来办,等我把高员外承诺的补偿要回来,交给姑姑和我爹他们来决断。”

夏运昌见表哥生气,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为了供他读书,母亲的娘家,他的几个叔叔也有支持,他欠周围亲戚实在太多了。

想到这里,夏运昌说道:“我可以暂时不将信物归还,但是你也别去高家要钱,此事我要禀告我娘之后,由她来定,可以吗?”

刘魁心里暗暗想到:这样也好,等我有了机会,拿到了信物,去一趟高家,趁机多要些赔偿,岂不是发财了?

表兄弟二人,各怀心思的回到了刘魁住的地方。

再说高家,翠玉小姐听闻夏运昌来提亲,十分高兴,她躲在屏风后面,见到了六年未见的夏运昌。

见他一表人才,谈吐不凡,不卑不亢,甚是喜欢,再加上她从小接受三从四德的教育,更加坚定履行婚约的决心。

可是她听见父亲的话,心里凉了一大截,她知道夏家的情况,明白父亲是故意为难夏家,意在退婚。

所以翠玉见夏运昌和刘魁走了之后,赶紧从屏风后面出来对高员外说道:“爹爹,好女不嫁二夫,我和夏公子既然有婚约在身,你就不该为难他。

我知道爹爹是为玉儿着想,怕我嫁过去受苦,可是女儿什么都不怕,还请爹爹成全。”

高员外生气地说道:“胡闹!你懂什么?你以为吃苦只是一天两天?很可能是一辈子,你知道吗?

而且我的话已经说出去了,就等夏家怎么答复了,你总不能让我现在去找夏运昌,告诉他我同意你们的婚事?若是那样,我的老脸往哪搁?”

翠玉还想说话,一旁她的母亲陈氏拉着翠玉说道:“玉儿,你爹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别为了此事顶撞你爹。”

陈氏一边说,一边朝着女儿使了使眼色,翠玉知道母亲疼她,一定会帮她想办法,所以拉着母亲去了自己的闺房。

“娘,你一定要帮我劝劝爹!还要夏公子若是拿不出聘礼,将信物交还,退婚已成定局,到时候该怎么办?”

翠玉拉着母亲说道,陈氏叹了一气说道:“真是女大不中留,你就这么想嫁人啊?此事说难也难,说不难,其实不难!”

“娘,我就知道你疼我,你说不难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想到办法了?那可是一百两,让夏公子去哪里凑这么多钱?”

翠玉说完,陈氏说道:“我真是拿你没办法,处处为夏公子着想,运昌这孩子不知道哪里修来的福分,遇到了你。

换成别家嫌贫爱富的姑娘,只怕跟爹娘吵着闹着要退婚了。”

翠玉焦急地说道:“娘,你就别再取笑女儿了,赶紧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吧?”

陈氏说道:“你爹对我很好,你的两个哥哥也很孝顺,这些年,我手攒了一些私房钱。

明天你爹要去外地做生意,两天后回来,到时候你让丫鬟小莲约夏公子过来,拿二百两给他。

让运昌请好媒婆,一百两用于提亲的聘礼,另外一百两用作婚礼和家用,不就行了?届时,你爹也不会说什么了。”

翠玉激动地说道:“娘,我就知道娘子最疼我了!”

陈氏又说道:“你先别这么高兴,此事不可伸张,要悄悄的进行。

一来你爹若是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到时候恐怕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二来运昌是个读书人,好面子,自然也不想太多的人知道。”

“那该怎么办?”翠玉有些着急问道。

陈氏说道:“你先让小莲去告诉运昌,让他晚上来我们家后花园,到时候我们把钱给小莲,让她把钱交给运昌,说明我们的意思,这才保险!”

“一切听娘的安排!”翠玉说完,赶紧将丫鬟小莲叫过来交代了一番。

小莲不敢怠慢,赶紧去了客栈找到了刘魁,问夏运昌在哪?刘魁当时在忙,他带着丫鬟去找了住的地方见到了夏运昌,又去客栈。​

小莲见周围无人,她对夏运昌说道:“我家夫人和小姐让我来见你,她们知道你家境贫寒,拿不出聘礼。

所以她们为你准备了银钱,让你今晚去后花园一趟,我在凉亭等你,你拿到钱,再请媒婆来提亲即可。”

夏运昌本来对这门亲事不抱希望,但他听了丫鬟小莲的话,激动不已。

因为未来岳母和翠玉为了凑聘礼,还不惜拿出私房钱,说明翠玉的对他有意,他又怎么能辜负了翠玉?

故而,夏运昌点了点头说道:“有劳小莲姑娘跑一趟,烦请你回去告诉夫人和翠玉姑娘,我今晚定会赴约。”

小莲走了之后没多久,刘魁就回来了,因为他知道小莲来找夏运昌,一定有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回到客栈,特地请了假。

他见夏运昌神采飞扬,立刻问道:“表弟,是不是遇到什么喜事了?你看不要瞒着我啊!”

夏运昌想都没想,将小莲找他的目的说了一遍,刘魁激动的说道:“如此甚好!看来你这个高家的女婿做定了啊!

媒婆方面,我来替你安排,保证将这件事办的妥妥帖帖,为了庆祝这件事情,晚上咱们好好喝几杯,我这就去打酒,卖菜!”

夏运昌巴不得晚上早点到来,不过他想到晚上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一再推辞说不能喝酒,以免误了大事。

刘魁说道:“表弟,你也太谨慎了吧?更何况你的酒量我又不是不知道,几杯酒而已,能误什么事情呢?”

可是夏运昌还是坚持不喝酒,刘魁只好说道:“那我去给你泡杯茶,你就以茶代酒,我敬你几杯,一来为你接风,二来是恭喜你,你以后发达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表哥。”

夏运昌说道:“谢谢表哥,这些年以来,亲朋好友,尤其是你们家和我两个叔叔家的恩情我从未忘怀,若有机会,定会报答!”

夏运昌说完,以茶代酒,敬了刘魁一杯,一杯茶下肚,夏运昌觉得头晕乎乎的,他见时候还早,便和表兄刘魁说,有些困,先休息一会,提醒刘魁记得叫他。

刘魁答应之后,夏运昌便躺下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刘魁也躺在床上,他立刻叫醒刘魁说道:“表哥,现在什么时辰?翠玉姑娘还等着我,你怎么不叫醒我,也睡了呢?”

刘魁揉了揉眼睛说道:“我也不清楚,我看你躺下了,我也觉得头晕犯困,我也躺下了,时辰尚早,还来得及。”

夏运昌赶紧下床穿衣,借着皎洁的月色,急匆匆的赶往高家,顺利的进入了高家的后花园。

可是夏运昌到了凉亭之后,发现丫鬟小莲趴在凉亭的桌子上,他以为小莲睡着了,小声的喊了几声,不见小莲有任何反应。

夏运昌轻轻推了下小莲,结果小莲倒在地上,可是眼前的一幕把他吓的魂不附体,因为他发现小莲胸口又把利刃,身上有血。

可是夏运昌是悄悄过来的,又不敢喊人,他想跑回去,可是除了人命,迟早会查到他的身上,到时候说他是畏罪潜逃可怎么办?

正当他犹豫之际,只见几个人提着灯笼跑了过来,高家的一个小厮喊道:“来人啊,不好了,杀人了,小莲被杀了,凶手就在这里。”

“不是我,小莲不是我杀的!”夏运昌赶紧解释道,可是已经被几个小厮给捆了起来。

翠玉和母亲陈氏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见到眼前的一幕顿时惊呆了,翠玉本以为一切顺利,等着夏运昌上门提亲的,见到这一幕,直接吓得晕了过去。

陈氏扶着女儿,然后怒道:“好你个夏运昌,我看错你了!我们好心赠你银两,好让你来迎娶我的女儿。你竟然将小莲杀害!

来人啊,将他押到押到柴房,另外连夜去把老爷叫回来,明天一早将这恶徒送到府衙。”

夏运昌被捆的结结实实,被堵上了嘴,关进了柴房。

次日一早,高员外赶了回来,询问陈氏母女情况之后。

高员外怒道:“这都是你们两个人做的好事,幸亏昨晚去见面的是小莲,若是玉儿,后果不堪设想,赶紧将这个恶徒送交官府治罪。”

大堂之上,高员外夫妇向知府大人诉说了案发经过,高员外最后说道:“夏运昌定是不想娶小女翠玉,拿到钱后将小莲杀害。

又或者他见小莲颇有几分姿色,企图轻薄,小莲反抗,故而被害,还请大人明断!”

知府大人见夏运昌一个文弱书生,案发现场没有发现夏运昌手中有陈氏所赠的银两,觉得奇怪,便问夏运昌:“昨晚之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夏运昌不敢隐瞒,说还有表哥刘魁知道,还将前一晚他们一起喝酒庆祝,他只喝了茶,觉得头晕,躺下休息的事情说了一遍。

刘魁立刻被押到了大堂,吓得体似筛糠,知府大人怒道:“大胆刘魁,是不是你在茶中下毒,迷晕了夏运昌,然后代替他去见了小莲?

你拿了银两,回到家中,假装什么没法生,叫醒夏运昌,让他去高家的后花园,从而栽赃嫁祸给他?”

刘魁磕头如捣蒜,说道:“草民确实有些爱财,但绝对没做过此等伤天害理的事情啊,昨晚我表弟躺下之后,我喝了两杯,觉得头晕,也躺下了。

还是我表弟叫醒我的,他问我什么时辰,我看时辰尚早,让他去的,他走了之后,我就一觉睡到天亮。

我醒来之后,发现表弟不在,我还以为他留在高家,准备有空去高家找他,不想被抓了过来,小人真是冤枉啊!”

知府大人说道:“是否冤枉,本府自会查明,由不得你来说!来人啊,去刘魁住的地方给我仔细的搜,看看是否有赃物!”

几个差役领命之后,去了刘魁住的地方,不多时果然带回来一个包袱,打开一看,有银两,还有首饰。

陈氏过来一看,确实是他准备送给夏运昌的,她说道:“大人,这些东西确实是我替夏运昌准备,安排小莲在后花园凉亭交给他的。

只是民女也不清楚到底是刘魁栽赃嫁祸,还是夏运昌害了小莲,还请知府大人明断。”

知府大人有些为难,他发现夏运昌和刘魁之间并没有互相指责和推诿,只是说了自己的情况。

知府大人问了夏运昌自从他来到宁波府和刘魁见面之后,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问了一遍。

虽然知府大人觉得刘魁嫌疑更大,但是事关人命,不可草率,于是他宣布退堂,差人将刘魁和夏运昌都押入大牢,关在一个牢房。

到了晚上,刘魁和夏运昌见周围无人,刘魁问夏运昌:“表弟,你会不会也认为是我迷晕了你,拿了钱财,栽赃嫁祸给你?”

夏运昌说道:“表哥,说真的,我脑子一片浆煳,脑海里还是昨晚见到的可怕场景,你我是表兄弟,我不信你会害我!

而且你真是为了钱栽赃嫁祸给我,高家给的钱怎么那么轻易的被找到呢?对了,那你相信是我杀了小莲吗?”

刘魁说道:“谢谢表弟信我。你本就对这门婚事不抱希望,也没想过要什么补偿。

高家给你钱,你怎么反而去杀小莲?都怪我不好,昨天不该把你从高家拉出来,让你当场退还了信物,就没这些事了。

你说会不会是高家的阴谋?他们为了退婚,也不用出什么补偿,故意让你去他家的后花园,为的就是当场抓住你?若再升堂,我一定禀告知府大人。”

夏运昌叹了一口气说道:“只希望知府大人明察秋毫,还我们清白!”

殊不知他们的对话都知府大人暗中派的人听见,知府大人觉得情况有些复杂,随即带人去了一趟高家。

知府大人让高员外将高家还有丫鬟小厮都叫了过来,询问他们小莲的情况,有没有和人结怨或者相好的,因为他怀疑杀害小莲的另有其人。

果然有个高府有个嬷嬷说道:“府上有个小厮名唤王三,他仗着相貌英俊,经常和调戏府上的丫鬟,尤其是小莲。

有一次,王三调戏晓莲被我发现,我本想将此事告诉老爷和夫人,可是王三是老爷的一个远房亲戚,而且王三威胁我说,要是我敢揭发此事,他定会让我在高府待不下去,不仅如此,他不会饶了我的家人。”

“那王三现在何处?”知府大人问道。

高员外和陈氏面面相觑,然后问管家,管家说道:“小莲遇害那天晚上,王三还在,是他带着我们去抓夏公子的。

昨天下午,他说他爹病了,跟我告了假回去探病去了,我见他孝顺,就同意了,府上发生了这种事情,我见老爷和夫人为此操心,故而没有提及此事。”

知府大人立刻差人去找王三,很快王三被抓了回来,见到知府大人,吓得腿脚一软,跪倒在地,未免皮肉之苦,他交代了实情。

原来王三一直觊觎小莲的美色,经常暗地里跟踪小莲,当他得知小莲去找了夏运昌,立刻逼问小莲找夏运昌是为了什么事情?

尽管小莲知道陈氏和翠玉都叮嘱此事要保密,但是王三已经知道,她也无法隐瞒,只能说了出来,恳求王三不要告诉旁人,尤其是不能告诉老爷。

王三假意同意,但是心生毒计。

到了晚上,王三先去刘魁住的地方,捅破窗户纸,吹了迷药,夏运昌和刘魁先后觉得头晕,躺下了。

王三赶紧来到后花园,小莲见来的人是王三,顿时觉得事情不妙,可是她又不敢伸张,想赶紧离开凉亭。

可是王三威胁小莲,让小莲从了他,然后拿着银两一起远走高飞,可是小莲坚决不从。

毕竟小莲知道王三的为人,而且她的卖身契在高家,即便逃出去了,迟早会被抓回来。

王三见小莲态度坚决,早有准备的他将小莲残忍杀害,他本想拉着钱财远走高飞,可是又害怕被抓。

故而王三想到了栽赃嫁祸这一招,他将小莲搬到桌子上趴着,像是睡觉一般。

王三随后赶回了刘魁的住处,将银两藏在了刘魁的家里,还给夏运昌和刘魁用了少许解药,赶回后花园假装巡夜。

等夏运昌来了之后,发现小莲已死,吓得魂不附体,他立刻带人抓住了夏运昌,他以为人证物证倶在,夏运昌必死无疑,他可以继续在高家作威作福。

然而知府大人并没有当下定案,只是将夏运昌和刘魁押入了大牢,他怕事情败露,准备回家躲几天,等事情平息之后,再回来,结果被抓。

知府大人怒道:“大胆淫贼,真是好手段,本府都差点被你蒙骗,来人啊,将他押到府衙,听候发落。”

很快夏运昌和刘魁被放了出来,王三被判秋后问斩,高员外给小莲父母送去了银两,表示慰问。

经历这件事情之后,高员外有所醒悟,他也清楚的知道了夫人和女儿的态度,再加上知府大人做主,同意了夏运昌和翠玉的婚事。

几个月后,夏运昌参加乡试,考取了举人,迎娶了翠玉。

夏运昌和翠玉婚后,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孝敬父母,夏运昌在几年后金榜题名,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为人称道。

至于刘魁,经历这件事情之后,觉得做人不可以贪图钱财,还要靠自己脚踏实地才行。

后来他在夏运昌的帮助下,开了个客栈,娶了个贤惠的媳妇,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上一篇:色局

下一篇:人狐一家亲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