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懒筋

聊斋故事返回首页

雷三春是个渔民,娶的妻子名叫李秋娘。

李秋娘模样清秀,性情温柔,也十分勤劳,可就是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地吃药。雷三春打鱼得的几个钱全扔到了药铺里,因此生活十分贫困。



这天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可雷三春还在河里打鱼。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匆匆走了过来,问雷三春有没有打到红尾鲤鱼。

雷三春看了看篓子里面,空空如也,颓然地低下了头。要不是一直打不到鱼,雷三春怎么会这个时候都还不回家。

男子急得团团转:“唉,找了一天都找不到,这可怎么办啊?”

雷三春问男子为何急着要红尾鲤鱼。

男子告诉雷三春,他叫郑兴,是一个郎中,急着要红尾鲤鱼是拿给一个病人救命用的。

雷三春一听也着了急,就着月光又撒起了网。

说来也怪,也许是老天开了眼,雷三春再撒网下去,一下子就捞到了鱼,里面还有一条红尾鲤鱼。

郑兴拿出一两银子要付钱,雷三春为了难,他身无分文,根本找不开。

郑兴见雷三春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知道他生活贫困,便让雷三春把银子都收了,不用找补了。

雷三春坚决不肯收:“这鱼不值这么多钱,我不能要。”

郑兴急着要走,问清楚了雷三春住在哪里,便拿起红尾鲤鱼先回去了。

雷三春又打了几网鱼,见收获颇丰,十分高兴,这才踏着月光回去。

第二天,雷三春去集市卖了鱼,正准备去打鱼,郑兴走了进来。

雷三春连忙放下鱼篓招待郑兴,李秋娘也连忙过来给郑兴倒茶。

郑兴一看李秋娘就知道她常年患病,提出要给李秋娘诊治一番。

雷三春大喜,因为没钱,他只给李秋娘请过一次郎中,之后就一直用那个郎中开的方子买药。李秋娘的身体因此时好时坏的,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雷三春还想给秋娘再请郎中的,可除了卖掉赖以为生的渔船,他再也想不出办法筹钱了。

可是如果把渔船卖了,两口子岂不是只有去要饭?于是秋娘的病就只好就这么拖着。

郑兴的医术十分高超,一下子就诊断出了秋娘得了什么病,叹息道:“庸医误人啊!”

郑兴告诉雷三春,他们原来请的那个郎中诊断失误,因此秋娘吃了那么多的药都没有起色。他只要三副药下去,秋娘就能康复了。

雷三春和秋娘惊喜万分,连忙给郑兴鞠躬道谢,又问郑兴出诊费,药费要多少钱。

郑兴把雷三春扶了起来,笑道:“三副药不值几个钱,出诊费就更不要了。昨晚上那红尾鲤鱼你不也没收钱吗?”

郑兴回去后,立马派人把药给雷三春送了来。

秋娘吃了郑兴开的三副药,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第二年还给雷三春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叫雷小宝。

雷三春和秋娘对郑兴感激不尽。他们后来才知道,郑兴是县城最出名的郎中,而那三副药里面有不少名贵药材,最少都要一百两银子。

为了表示感谢,雷三春打了鱼特地去送给郑兴,郑兴总是要回赠超过鱼钱的东西。雷三春不好意思再去送鱼了,只好把郑兴的恩情暗暗记在心里。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就过去了。

这天雷三春有事去县城,突然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郑兴因为得罪了新来的县令大人,被判了流放。

雷三春既着急又难过,连忙到郑兴家里去看看情况。

郑兴的妻子王小茹认识雷三春,见了雷三春,很是感激雷三春这个时候能来郑家,还跪着恳求雷三春收养郑兴最小的儿子,才三岁的郑林。

原来新来的县令姓李,最是贪淫好色,因此身体出了状况。

前段时间,李县令看中了某秀才的女儿,想方设法弄到了手,可是身体不行,只能“望女兴叹”。听说郑兴医术高超,便让郑兴给他配能助兴但又不伤身体的药。

郑兴一口就回绝了李县令,还劝李县令修身养性,不要再贪淫好色了。

没想到李县令不但好色,心眼还特别小,被郑兴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郑兴。

恰巧有个姓贺的老员外,突然得了急病,眼看就要死了,可遗言还没交代清楚。

贺老员外的儿子贺少爷就请了郑兴去给老员外续命。郑兴几针下去,贺老员外果然把遗言交代清楚了才去世。

李县令得知此事后,派人暗地里去威逼利诱贺少爷,让他出面状告郑兴治死了老员外。

贺少爷害怕李县令的权势,昧着良心去告了郑兴。李县令当场就判了郑兴赔偿并且流放。

郑兴悲愤不已,在公堂上怒斥李县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不配为官。

李县令也不反驳郑兴,只是冷笑连连,眼神阴冷,如同毒蛇一般看着郑兴。王小茹见了,惊心不已,暗唿不妙,担心郑兴有杀身之祸。

王小茹不是一般的妇人,她是武师的女儿,从小练习拳脚功夫,曾经行走过江湖,颇有见识。

见了李县令那狠毒的样子,王小茹很是担心他会在流放途中给郑兴做手脚,那样郑兴就危险了,于是决定带着十五岁的大儿子跟在郑兴身边,陪着郑兴一起去流放。

但是才三岁的小儿子郑林让王小茹为了难。郑林太小了,不能经受长途跋涉之苦。王小茹想把他交给亲戚抚养,但亲戚们要么提出要王小茹付一大笔钱,要么怕得罪李县令,不敢收养郑林。

王小茹并不是舍不得银子,钱财乃身外之物,王氏从来不是小气的人。她只是觉得那些亲戚不可靠,不敢把小儿子交给他们。

王小茹听郑兴感慨过雷三春是忠厚正直的人。和雷三春见过几次面,也觉得雷三春为人不错,便想着把小儿子托付给雷三春抚养。

郑兴对雷三春有大恩,雷三春是知恩图报的人,王小茹一开口他就同意了。

王小茹十分高兴,让雷三春搬到郑家来住,顺便照管郑家的宅子。

雷三春怕被人说闲话,不肯答应。

王小茹告诉雷三春,他若不肯照管郑家的宅子,等她和郑兴带着大儿子回来,宅子只怕不能住人了。

雷三春这才同意了。

王小茹又拿了五百两银子给雷三春,说是抚养郑林的费用。

雷三春犹豫了一会儿,收下了银子,他怕委屈了郑林。

王小茹走后,雷三春把渔船房子都卖了,搬到了郑家,靠摆摊过日子,和秋娘一心一意地照顾郑林。

郑林还小,爹娘哥哥一下子都不见了,时常哭着喊爹娘。白天还好,有四岁的雷小宝陪着一起玩,郑林还不怎么哭闹,到了晚上,郑林哭闹得格外厉害。

雷三春就一晚一晚地搂着郑林,给他讲故事,哄着郑林睡觉。

第二天郑林醒来,秋娘已经把衣服准备得好好的,伺候郑林穿衣服;秋娘去做饭了,雷三春就带着雷小宝服侍着郑林洗漱;饭菜做好了,只有郑林有肉和白面馒头吃,雷三春三个吃粗粮。

雷小宝看着郑林的饭菜直咽口水,被雷三春瞪了一眼,不敢看了,低下头大口大口地吃自己的饭。

可郑林虽然有肉吃,但并不老老实实地吃饭,饭菜洒了一桌子,秋娘便放下自己的碗,喂郑林吃饭。

吃完饭,秋娘收拾碗筷,雷小宝扫地。郑林觉得好玩,嚷着也要扫地。

雷三春连忙把郑林抱着出去玩,笑着告诉郑林:“小少爷手嫩,别被扫把弄伤了。”

秋娘洗衣服,雷小宝在一旁帮着舀水,郑林也要去舀水。雷三春又赶紧把郑林抱走,怕郑林弄湿了衣服会生病……

就这样,雷三春一家三口天天围着郑林转,十分精心地照顾着郑林,把郑林养得白白胖胖的。

郑家的亲戚们本来很不服气王小茹把郑林交给雷三春抚养的,见雷三春一家子恨不得打个神龛把郑林供起来,事无巨细地服侍着郑林,这才无话可说了。

日月如梭,转眼三年过去了,郑林已经六岁了。这时李县令因为贪淫过度,得了马上风死了,成了笑柄。而贺少爷受不了被人指指点点,拿了一千两银子来送给郑林,当做赔罪。

雷三春只怕郑林吃不好,穿不好,贺少爷送来银子,他毫不客气地收下了,全部留着给郑林用。

郑兴和王小茹还没回来。雷三春到处打听消息,才知道郑兴一家三口到军营里面去做军医去了。听说立了不少功劳,等战争一结束就会回来的。

雷三春这才心里安稳了,越发仔细地服侍郑林。

转眼又是三年过去了,这时的郑林已经成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胖子,什么都不会做,也什么都不肯做,成天睡在床上,懒得连吃饭都不想多嚼几下,让秋娘做成煳煳喂他。

雷三春请来了先生教郑林读书,郑林睡在床上,连眼睛都不肯睁开,更别说读书习字了。倒是陪着郑林读书的雷小宝借此机会学了不少东西。

先生很生气,让郑林起来读书,郑林就闭着眼睛哭爹喊娘。雷三春和秋娘心疼极了,连忙换先生。

一连换了五六个先生,没有一个能教得下郑林的。后来雷三春再去请先生,就没有先生肯来教郑林了。郑林懒惰成性,不可教的名声也传了出去。

而雷小宝,因为被雷三春和秋娘天天督促着干活,又陪着郑林读书习字,不但勤劳能干,还会认字算账。

郑家的亲戚都在后面议论,说雷三春恩将仇报,自己的儿子就教得听话懂事,郑林就被养废了,明显就是想霸占郑家的财产。

其实这时不用别人说,雷三春和秋娘自己也感觉到不对劲,后悔不迭了。郑林这个样子,明显是被他俩养废了,这怎么对得起郑兴和王小茹。

雷三春想让郑林勤快一点,起码能自己穿衣吃饭。可雷三春不给郑林穿衣服,郑林就光着身子,宁可不穿;秋娘不给郑林喂饭,郑林宁可饿着,流着泪喊爹哭娘,也不肯自己吃饭。

雷三春和秋娘心都软,也顺着郑林惯了,郑林一哭爹娘,他们就受不了了,只得妥协。

郑林这么懒,雷三春和秋娘都愁得要命,但又不知道怎么办。

这天郑林嚷着要吃鱼,雷三春来到了江边给郑林买鱼。

买到了鱼,雷三春正要回去,这时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乞丐走了过来,求雷三春给点吃的。

雷三春心善,买了几个热乎乎的馒头给老乞丐吃。

老乞丐一边狼吞虎咽地吃馒头,一边问雷三春,他一直紧锁着眉头,是为什么事发愁。

雷三春长叹了一口气,说自己对不起恩人,把恩人的孩子养废了,不知如何才能把他教回来。

老乞丐便让雷三春详细说一说。

雷三春便把自己一家三口如何仔仔细细地服侍郑林少爷,结果少爷如今懒得连床都不肯起,饭都不肯自己吃的事告诉了老乞丐。

老乞丐大笑起来:“我知道了,你们是把郑少爷养出了懒筋,只要把郑少爷的懒筋抽出来就好了。”

“抽懒筋?”雷三春惊讶极了,“怎么抽?”

“我会抽懒筋!”老乞丐很有把握地说,“只要给我半年的时间,我保证把郑少爷的懒筋抽得干干净净。”

“那太好了,哪怕老伯您能让少爷自己穿衣吃饭都行啊!”雷三春高兴极了。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我抽懒筋的本领是祖传的,不能让外人看到,你们得给我一个空院子,让我和郑少爷单独关在里面,只要把衣服食材给我准备好就行。半年后,我保证还给你一个勤快会干活的郑少爷。”老乞丐信心满满地说。

雷三春连连点头。他如今已是后悔至极,郑林被自己和秋娘娇惯成那个样子,郑兴和王小茹回来了,他都无颜见他们。要是老乞丐真的能让郑林变勤快一点,让他做什么都行。

雷三春一路上和老乞丐聊天。老乞丐告诉雷三春,自己名叫黄富贵,在这世上已经颠沛流离几十年了,也算见多识广,抽懒筋这门功夫他还是和一个老道士学的。

雷三春更加放心了,回去就收拾了一个院落,让黄富贵和郑林住了进去。

黄富贵叮嘱雷三春和秋娘,按时把衣物用具和食材送进院子里来就行,其余的事不用管,也不能管。如果雷三春和秋娘要干涉他,那他就没法给郑林抽懒筋了。

秋娘问要不要把食材做好了再送进去。黄富贵连连摆手说不用。

黄富贵和郑林单独住进了院子里,一会儿功夫,郑林就喊了起来,他肚子饿了,要黄富贵给他喂米煳煳,肉煳煳。

黄富贵理都没理他,只管把饭做好了,自己香喷喷地吃了起来。

郑林见黄富贵不理他,就大哭起来,哭了爹又哭娘。哭了好一会,发现以前百试百灵的招数不管用了,就泪眼模煳地喊黄富贵喂他。

黄富贵冷冷地说:“饭菜就在这里,你要吃就自己起来吃,不吃我就拿走了。”

郑林见黄富贵不肯喂他,就闭着眼睛又大哭起来。

黄富贵吃完饭后,真的没有理郑林,径直把饭菜收拾走了。

郑林懒懒地爬了起来,见黄富贵把饭菜都拿走了,张着嘴巴大喊起雷三春和秋娘来。

雷三春听见了,急得团团转,就要冲到院子里去看情况。想起黄富贵的话,才勉强停住了脚步。

秋娘也心疼得不得了,连忙在外面高声问黄富贵,少爷怎么啦?

黄富贵大声回答秋娘:“我正在给少爷抽懒筋呢!有点点疼,少爷娇气,才哭的。”

郑林听到了秋娘的声音,哭得更大声了。黄富贵拿出了一块板子,郑林哭一声,他就在郑林手心上不轻不重地打一板。郑林再哭一声,他就又打一板。

郑林被连打四五板之后,不敢哭了,抽抽噎噎地停了下来。

雷三春和秋娘听到郑林不哭了,才稍微放了一点心。

郑林不肯自己吃饭,被扎扎实实地饿了一顿。黄富贵做好了晚饭后,郑林就起了床,自己吃起饭来。

郑林吃饭吃不好,洒得到处都是,黄富贵也不着急,让郑林把桌子上的饭菜都捡起来吃。

郑林不肯,说他从来不吃洒在桌子上的饭菜。黄富贵笑眯眯地拿出了板子,郑林马上乖乖地把洒了的饭菜都捡了起来吃了。

吃完了晚饭,郑林要黄富贵给他洗脸洗脚。

黄富贵给郑林端来了水,让他自己洗漱。郑林不肯,黄富贵又把板子拿了出来……

就这样不到十天,郑林就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洗漱。

接着黄富贵就让郑林学着扫地、整理房间,收拾碗筷。等郑林把这些小事情都学会了,并且做好后,又让郑林学着洗衣服做饭……

秋娘和雷三春每天都会给黄富贵和郑林送东西,借机会去看看郑林。

开始他俩还很担心郑林,后来见郑林一天比一天勤快,一天比一天懂事,欣慰极了,对黄富贵感激不尽。

转眼半年就过去了,黄富贵和郑林从院子里出来了。这时的郑林不再是小胖子,已经长得结结实实的,而且什么事都会干了。

黄富贵又让雷三春把郑林送到学堂去读书。

雷三春怕郑林照顾不好自己,在学堂挨饿受冻。黄富贵大笑道:“如今郑少爷的懒筋已经被抽干净了,你就不要太担心了。”

雷三春把郑林送到学堂去后,还是不放心,偷偷地在外面看着郑林。直到看见郑林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也肯读书习字了,才高高兴兴地离开。

郑林的懒筋已经被抽干净了,黄富贵说自己该走了。雷三春不让黄富贵走,他很喜欢这个有见识又和善的老头。

黄富贵其实也舍不得离开,乞讨了大半辈子,这半年是他过得最好的日子。

雷三春干脆认了黄富贵做干爹,让他能安安心心地留下来。

黄富贵非常感激雷三春和秋娘,见他们把郑家的财产包括贺少爷赔偿的银子都收得好好的,只给郑林花用,自己不取一分一厘,靠着摆摊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就指点雷三春怎样做生意。

黄富贵四处乞讨,对风土人情十分了解,经他指点,雷三春的生意越做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好。

转眼一年过去了,郑林已经十岁了。有了黄富贵帮着管教,雷三春和秋娘也改变了自己对郑林娇惯无度的做法,郑林变得特别勤快懂事,读书也特别努力,经常得到先生夸奖。

这时郑兴和王小茹终于带着郑林的哥哥回来了。见了结实懂事的儿子,高兴得要给雷三春和秋娘下跪。

雷三春连忙告诉郑兴和王小茹,不是他的功劳,是黄富贵,他的干爹给郑林抽了懒筋,郑林才会变得这么好的。

郑兴行了一辈子医了,第一次听说抽懒筋。连忙向黄富贵请教。

黄富贵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会抽什么懒筋啊!我只是没有娇惯小少爷,不什么事都顺着他来而已。”

雷三春和秋娘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们怕对不起郑兴和王小茹,把郑林捧在手心里养,差点害了郑林,孩子是真的不能娇惯啊!

上一篇:采耳虫

下一篇:佛鬼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