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变乌龟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且说有个县令生了重病,派人去请当地的一位名医,可那名医却说:让你家夫人亲自来请,这夫人为了丈夫的病只好亲自去请。谁知请来的竟然是一只乌龟。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宋朝的时候,扬州有个县令生了重病,眼睛看不见东西了,请了好几位大夫都治不好,大家都很着急。这个县令呢,姓杨,还不到30岁,来扬州也不过才两年的时间。他却是深受百姓爱戴,因为这个杨县令是个爱民的好官,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实事儿,审案子也是公平公正,虽然脾气有些暴躁,却从来不做贪赃枉法的事儿。
最近这段时间,杨县令白天忙着组织人手修筑堤坝,晚上回到县衙就忙着整理白天堆积的卷宗案件,老是忙到后半夜才能睡觉。县令夫人十分心疼,可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干着急。结果这天晚上县令夫人给杨县令送了些宵夜过来,打开门就看见杨县令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县令夫人就推醒了杨县令,叫他吃了夜宵回屋里去睡觉。杨县令却说道:夫人,这屋里怎么这么黑呀?你怎么不点灯啊?夫人说,这不是点着灯了吗?杨县令说,哪有灯啊,这屋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夫人一听就急了,伸手在杨县令面前晃了晃,杨县令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坏了,县令的眼睛瞎了,这可不是小事儿。
第二天,夫人就请了县里几个有名的大夫过来看。各种汤药吃了不知多少,一点儿都不见效。杨县令忧心百姓的事儿,眼见自己生病没法工作了,就越发着急,发了好几场的脾气,眼睛却更加是什么都瞧不见了。
有个仆人对杨县令说:附近那个道观里最近来了一位借宿的大夫,姓罗,据说是医术高明,已经治好了不少的疑难杂症,不如找他来试试。
杨县令一听,还有这样的能人?把他请来,管家就去了道观,说杨县令想请罗神医,罗神医详细的问了县令的病症,却没有跟着下山,只对县令的管家说:你家县令大人好没诚意,既然要请我罗神医去看病,自然那得八抬大轿来请,你这么的匆匆而来,又不准备什么礼物,真是不懂礼貌。
管家就回到县衙把事情告诉了杨县令,杨县令觉得这罗神医说的有理,自己现在身患重病呢,请了几位大夫都看不好,要请这位神医那当然要礼物周到了。
于是就派了八抬大轿上山,备了礼物,再次去请罗神医。罗神医一看,呵,八抬大轿来了,就走出屋子,掀开这轿帘一瞧,撇了撇嘴说道:你们这县令怎么这么不尊重人呢?就派了这么一个区区管家来请我。
听说你家夫人貌若天仙,要是她来请我,那我就去。管家回来又把事情告诉了杨县令,县令一听,差点气的背过去,这不是欺负瞎子吗?一个走街串巷的破大夫,如此的轻狂,还惦记我夫人,欺人太甚。一边拍桌子一边就大喊,我就是病死也绝不让夫人受此羞辱。
县令夫人这时就听到县令的话了,确实请了这么多大夫都治不好夫君的病,这罗神医如此摆架子,只怕是真的有些本事。只要能治好夫君的病,她自己受些委屈又何妨呢?于是,就让轿夫重新抬起这轿子,和管家一起去山上请罗神医。
罗神医一看县令夫人来了,喜笑颜开的寒暄了几句,又回屋收拾了一个药箱就上了轿子。罗神医坐了轿子,那县令夫人坐哪呢?人家心里面不在乎,想着只要能治好夫君的病,就是再多走两步也不怕。
县令夫人自己一路跟着轿子走回来的。到了家门口,管家立刻张罗帮着罗神医掀轿帘,夫人也站在轿边等着。管家掀起轿帘一看,哪有罗神医啊?趴着一只乌龟,罗神医不知去向了。
县令夫人一见,当场就气哭了。杨县令听说夫人真去请罗神医了,担心夫人受什么委屈,让人扶着摸索到院门口等侯。夫人一见到县令就开始告状,这罗神医欺人太甚,我放低身段去请他,他竟不知何时下了轿,还在轿子里边摆了一只乌龟来戏弄人,太气人了。
县令见夫人哭得如此委屈,这气得全身直打哆嗦,说话都不利索了,此人太过狂妄,我定要抓他回来亲自审问。说完一拳就捶在大门上。
这时他模模煳煳的看见一个穿着蓝色衣衫的老头儿向他走过来。还冲他拱手道:杨县令眼睛可好些了?杨县令大吃一惊,哎,我能看见了?老头儿笑呵呵的说道:杨大人,我三番四次与您为难,如今来向您赔罪。
原来,管家第一次上门的时候,罗神医就知道了县令的病情。此病是因为长期劳碌,积劳成疾,而且病人性格暴躁,也加重了病情,普通的药自然是无效的,需要让病人的怒气达到极致挥发出来,趁此机会再服上几天药就能病愈。
罗神医三番四次为难县令,就是要激怒他,让他的情绪有所发泄。杨县令听了罗神医的话,很是愧疚,觉得自己错怪了罗神医。正要道歉,罗神医却说,杨县令,您为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儿,罗某自然是要为杨县令尽一份心意的。罗神医就将药交给管家,让他快些熬了给县令喝。
几天以后,杨县令的眼睛彻底好了,听了罗神医的叮嘱,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要修身养性。后来这眼疾再也没复发。
这个故事中罗神医与杨县令都是性情中人,心中更是有大意,为了服务百姓,尽心尽力,扬州能有这样的神医和县令,真是他们的福气。
上一篇:墙根下的聚宝盆
下一篇:老婆婆做梦得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