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欺主案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北宋时期,山东登州府有一个举人,名叫刘知圣,家境富裕,学业也甚是优异。这年秋风刚起,父母就打发他动身进京,预备来年春天参加朝廷科考,还特地让家仆刘士喜随同前往服侍左右。
一路辛苦自不必细说。到达京城后,主仆两人便找了家旅馆安顿下来。同旅馆住的,有不少也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刘知圣在埋头用功之余,就和他们聚在一起,或探讨学业,或吟诗赋词。而那些随同的仆人们一来二往地自然也熟了起来,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什么话都说。
刘知圣开始倒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刘士喜晚上没回来,第二天一问,原来是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妓院逍遥了。刘知圣挺生气,数落道:'你怎么能到那种地方去呢?'
刘士喜嘀咕说:'公子啊,考状元是你们的事,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地方他们都去得,我为什么就去不得呢?'
刘知圣更生气了:'再怎么闲着,总不能闲到妓院去吧?听说妓女都是刮骨的刀呢!'
刘士喜嘻嘻笑了:'那是吓唬人的。公子,你不知道,妓院那小娘子……嘿嘿,我们这些下人天天要伺候你们,不去放松放松,只怕是早晚有一天要累死。'
刘知圣一时说不过他,只好随他去了。谁知这一来,刘士喜胆子越发大了,只要瞅着空儿,就往妓院里钻,有时候自己吃得满嘴流油,却用三两只冷馒头打发刘知圣。
这天早上,刘知圣起床,连叫了数遍,都没见刘士喜应声。一直到了晌午,刘士喜才摇摇晃晃地和几个仆人带着一身酒气回来。
刘知圣瞅他那红扑扑的脸,就知道昨夜准是又在妓院过夜了,不由恼怒地大骂道:'天下有你这样做奴才的吗?看来,不把你送开封府找包大人治罪,是万万不成了!'
刘士喜没想到刘知圣这回动了真怒,害怕了,再三求饶。但刘知圣怒气难消,一边骂一边真就取来纸笔,当下写了状子,把刘士喜来京城后的种种恶行罗列出来,要将他送往开封府。
这时,旅馆里那些平日和刘士喜一起厮混的仆人们闻声都围了上来,得知刘知圣要把刘士喜送开封府,想想此例一开,他们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便纷纷替刘士喜说情,刘士喜也再三发誓保证一定悔改,刘知圣这才作罢。
人群散开后,刘知圣瞅瞅写好的状子,想想自己这些日子的遭遇,觉得即使不送刘士喜去开封府,自己且在纸上治他一回,也好消消肚子里的气。于是大笔一挥,在状子上判道:该恶奴所犯罪行属实,着打三十大板。写罢,还觉不过瘾,就又'刷刷'一签:包拯二字。然后将笔一扔,拿起状子左看右看,着实兴奋了一番。
按说,这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刘士喜收拾房间时,看到了这个判词,见主人要打他三十大板,心里很不舒服:不就这么点事吗?三十大板,能把人打死啊!
刘士喜把这事儿在仆人中一说,就有人告诉他,私下以官府名义写判词那是犯罪,告到官府,是要挨板子的。刘士喜昨儿个被刘知圣怒骂后,正为回去以后如何向老爷交差而犯愁呢,听此一说,心想:这不正好是个机会吗?用这事治住了主人,没准他回去就不会再告自己的状了。可这仆人说的到底当真不当真呢?他心里也没底。
为了保险起见,这天上午,刘士喜特地悄悄带着那张状子上街,想找个什么人问问。正巧看到一家茶馆门口插着一杆幌子,上写三个字'算如神',幌子下坐着一位先生,脸瘦瘦的,下巴上有一绺长长的白须,细长的眼睛眯缝着,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
刘士喜心里一喜,就过去给先生作了个揖,说:'先生,小的有礼了!小的想请先生算一卦,看看近日是有灾还是有喜呢。'
那先生上上下下打量了刘士喜一番,捋了捋白须,说:'你是陪家里小主人来京城赶考的吧?'
刘士喜大惊:怎么这先生只是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身份?于是赶紧回答:'在下正是,还望先生给算上一算。'他边说边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递给先生。
先生把银子拿在手里掂了掂,鼻子里'哼'了一声:'你想做大事,这点银子怎出得了手?'
刘士喜心里越发惊讶:他怎么连我心里正在琢磨的事都知道?是啊,仆人要告主人,这事情还不大吗?于是赶紧又掏出一锭银子,恭恭敬敬地递上,说:'区区碎银,不成敬意,求先生给在下一颗定心丸。'
先生这才'嘿嘿'一笑,手捋白须,缓缓说道:'你现在印堂半边发青、半边发亮,成败皆在两可之间,看在这银子的面上,老夫决定推你一把。你且把事儿从头说来老夫听听。'
刘士喜大喜,立即就把状子递上,把刘知圣要送他见官打板子的事情,和仆人告诉他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了,至于他自己的那些事儿,自然不提。
先生把状子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点头道:'私自写下此等判词,的确有违朝制,送到官府,挨板子无疑。开封府包拯从来嫉恶如仇,如若你真是被冤枉的,告上去,只怕你家小主人的屁股会被板子打烂!'
刘士喜闻听此言喜笑颜开,迫不及待地抢过先生手里的状子,就一路狂奔来到开封府,摘下大门口的鼓棰,把个鸣冤鼓敲得'咚咚'响。
此时,包拯正在府内批阅公文,一听大堂外鸣冤鼓响,立即命人将击鼓人传上堂来。刘士喜进门给包拯一跪,双手高高举着状子,说:'青天大老爷,小人有冤啊!'包拯道:'有何冤屈,快快说来。'
刘士喜说:'大人啊,我家小主人刘知圣是个进京赶考的举人,小的一心一意侍奉他,可他却私冒大人之名,要打小人三十大板。小人冤枉啊!'
包拯命人把状子呈上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沉吟片刻,将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胆敢私冒本官下判,简直岂有此理!来人呀,把他给我带来,本官要细细查问!'喝毕,见师爷公孙先生踱上堂来,便和他耳语起来。
说话间,刘知圣就带到了。刘知圣一个举人,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他刚才正闭门诵读四书五经,突然开封府来带人,还以为是搞错了呢。此刻,他见刘士喜跪在一边,满脸得意之色,方知是这奴才告了自己。只是,他好生迷惘,不知刘士喜为何告自己,告的又是什么?
包拯命人把状子给刘知圣看:'这可是你亲笔所写?'
刘知圣接过一瞅,点头说:'正是小人所写。'
包拯脸色一沉:'你身为举人,可知道私下判人有违朝制?'
刘知圣吓得脸都白了:'大人,小人并不知道!否则,哪里敢做出此等违法之事?'
包拯瞅瞅一副书生模样的刘知圣,继续追问:'你为何如此重判你的下人?'
刘知圣直摇头:'大人啊,只因他太不像话……'于是,便一五一十把刘士喜的不是说了一遍。
包拯转眼瞪着刘士喜:'你家小主人说的可是实情?'
刘士喜忙喊道:'大人啊,陪同主人来赶考的仆人何止上千,哪个不是这般行事?又不单我一个。可冒充大人您私下处罚仆人的,大概除了我家主人,不会有第二个了吧?大人,您要不处罚他,小的可是万万不服啊!'
包拯微微一笑:'那按你的意思,该如何处罚他啊?'
刘士喜兴奋地回答说:'那就请大人把他判我的三十大板,仍然打回到他屁股上去吧!'
'哈哈哈哈!'包拯朗声大笑起来,转而对刘知圣点点头,说:'你眼下虽说还是待考的举人,可下的判词却正中我意,看来,你很有办案的天赋啊!'说着,包拯把那张状子递给师爷公孙先生,嘱道:'你且照此念一遍吧!'公孙先生立即应声照念起来。
念到后面'着打三十大板'时,包拯对刘士喜道:'其实本官早就风闻你等恶仆欺凌主人甚是嚣张之事,有心想压压此等歪风,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本官便派师爷和手下一干人,乔扮各色人等出去查探。没想今天'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自己送上门来了!'包拯说到这里把黑脸一沉,喝令左右:'还不快快动手,把这恶仆给本官结结实实地打三十大板?'
刘士喜一下瘫倒在地,正好对上公孙先生的眼睛,发现这师爷可不就是那个'算如神'先生吗?怪不得刚才听他的声音好生耳熟,原来他是故意装成算命先生,去打探情况的,自己是中了圈套了。
三十大板可不是吃素的!待两边衙役将刘士喜按倒,亮出屁股,'噼噼啪啪'三十响之后,刘士喜已经哭不动、嚎不动,身子更不能动了。
包拯放眼瞅瞅,道:'你这恶仆,回答本官,回去之后改不改了啊?'
刘士喜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小的记住了,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包拯又转过脸对刘知圣道:'日后万不可再私下里写这种判词了,不知者不为过,这次本官就不责罚你了。只要你一心向学,将来有你断案的时候。不过,你也得记住本官一句话:当官要以民为天,万万不能徇私枉法啊!'刘知圣连连点头称是。
上一篇:古井奇冤案
下一篇:审尸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