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女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在清朝的干隆末年,怀仁城外的巫家村,有一个名叫巫立庆的年轻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父母对他期望也很高。
首先,他父母花重金邀请了一位学问高深的先生来教他读书,后来,随着巫立庆年龄的增长,他又被送到附近一些很出名的书院去进一步学习深造。在巫立庆十七岁的时候,听说邻县有一所远近有名的敬博文书院,便去进行了拜访。那敬博文书院的司马老师对巫立庆进行了一番考核,发现他不但基础不错,而且还虚心好学,于是就录取了他。之后便因材施教,使巫立庆的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可是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他就超过了在这所学校学习已经有两年的老同学们。所以巫立庆经常被司马老师在外人面前表杨。
这一天,巫立庆奉司马老师之命去城中给书院买文具和一些生活用品。路过一个叫管家崖的村子时,他看到全村老少男女都围着一口枯井发愁,就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巫立庆觉得十分的纳闷,于是就走过去询问。一位白发老人告诉他,村里几百户人家出钱,年前就开始挖这口井,上个月才完工。没想到只用了一个月,今天早上突然没水了,想尽了办法都弄不出来。后来,一个个子挺高的道士走过来,拿起一块木炭,在井边的树干上写了一副对联:“睁眼看,苏州织锦小妹绣。”写完后,他就对大家说:“想要水的话,水自然会有很多。只要有人能对上我的对联的话,井里的清水就会从这根竹筒里流出来。”说完,人们就不知道那个道士去哪里了。村里几个读书人看了对联都摇头说:“天啊,这么难的一对谁能对得出来?”大家七嘴八舌了一会儿,突然有人说:“别的是小事,现在大家没水吃是大事儿,如果现在我们谁也对不出来的话,那我们干脆每个家庭出几块钱,明天进城请个读书的秀才或是举人来帮我们对算了。”
巫立庆看了看那树上的上联,连忙道:“别急,别急,让我来试试吧。”说完,他便略一思索,从地上捡起半块木炭,在石墙上写道:“颔首闻,秦皇筑墙万人观。”
说来也怪,巫立庆对出了下联之后,就在大家叫了几声好的同时,那个老道士的身影从井里闪了几下,然后哗哗两声响,一股清泉便从竹筒里喷涌出来。全村老少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拿水桶去接水。巫立庆转过身去,趁大家都忙着接水的时候准备离开这里。
就在这时,只听到一声叫喊:“公子,你请留步。”
巫立庆听到声音后便停了下来,回头一看,发现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叫他。他看见那个姑娘正站在一棵柿子树下,肩上挂着一个包裹,她的打扮看上去像是一个出门人的样子。这个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落落大方。她虽是小家打扮,却不失大家闺秀的魅力。巫立庆看了看那个女孩,不由得有点震惊。
那个女孩儿笑着对他说:“小女子我名字叫张玉婉,串亲戚去了刚回来。我刚才一到村口的时候,就看到我们全村人都正在为喝不到水的事情而着急。结果,这么多人去都无能为力。还是公子你伸出缓手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小女子我真的是很佩服你的德才兼备。那么你能来我家休息半天,喝杯淡茶再走吗?”
巫立庆赶忙挥挥手道,“不不不,我现在有急事需要去办,我马上就走了,告辞告辞。”说完转身就要走。那个女孩儿连忙拦住巫立庆说:“要不这样,公子,你能不能告诉小女子你的尊姓大名?”巫立庆看了一眼面前这个红唇白牙的女孩,乌黑清澈的眼睛深情地看着他。他不禁有点脸红了,他赶紧给姑娘鞠了一躬,说:“不好意思,学生巫立庆跟姑娘告别了。”说完便匆匆而去。
“巫立庆!巫立庆?”女孩儿一脸惊讶地自言自语说道,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她的那双眼睛更加明亮动人了。
因为巫立庆的名气在当地越来越大,也因为他已经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龄,所以很多人都来为他提亲。这一天,有个当地姓蔺的大财主想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于是就请了一个巧嘴的媒人去巫立庆家说亲。巫立庆的父亲见蔺家很有钱,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并派人把他儿子叫回家。巫立庆知道是为了他和蔺姑娘的婚事,就对父亲说:“我怎么敢违抗父亲的命令?就是不知道这位姑娘的品性如何?”
他的父亲对他说:“为父已经亲眼见过那个女孩儿了,相貌百里挑一,嫁妆也很是丰厚。”巫立庆说:“长相如春花朝露,不能长久;财富如过眼烟云,坐吃山空。儿子想要的是一个聪明伶俐,有见识,通情达理的人。这一次,儿子要自己做主,请求父亲同意我的请求。”他想起了司马老师的一句话“婚姻是人生和事业的基石,不要随意回应”,然后他继续说:“我这里有个上半部,不管这个女孩是谁,长得怎么样,我出个上联,只要她能对出我的下半联,我一定会娶她为妻。”见父亲并不推辞,巫立庆便写了一副对联递与父亲。对联的上联是:“海为龙世界,龙飞九州海难移。”他父亲只得将对联交给了媒人,送到蔺家去。蔺小姐见了对联,面面相觑,只得花钱请人代写。但这是一对回文哲学对联,难度相当之高,没人能对出来,于是只好算了。
巫立庆出对联选妻的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最后传到了一个瘸腿姑娘的耳朵里。瘸腿姑娘想测试一下他的才华和品德。真的能如他所说“才华第一,外貌第二”吗?于是她很快对出了那个对联的下半联,并附信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不足,并派人给巫立庆送去并求教。她对出的对联下半联是这样的:“云是鹤家乡,鹤鸣四季云不语。”
巫立庆看到这个下联,觉得很精彩,很是满意。他于是庆幸自己找到了知音,心里很高兴。但父亲一听说女孩是瘸子,就不高兴了,坚决不同意。巫立庆说:“三国时诸葛亮的妻子极其丑陋,却充满了灿烂的文采,之后就成了大丈夫的妻子。而这个瘸腿姑娘有文采远见卓识,儿子情愿与她结为夫妻。”
父亲见巫立庆诚恳通情达理,态度十分坚决,只得同意派人去付聘礼。然后巫立庆家便选了个黄道吉日,娶了那个瘸腿的姑娘。
洞房花烛夜,他才发现这个瘸腿姑娘就是半年前帮管家崖寨子打水时夸自己的那个漂亮姑娘张玉婉。
那天晚上,当她欲上床睡觉的时候,张玉婉很灵活地为丈夫宽衣解带。巫立庆吃惊地问她道:“我的娘子,你不是腿脚不好吗?怎么突然不瘸了?”张玉婉说:“傻瓜,我一点也不瘸呀。我的跛行是装腔作势给别人看的!”巫立庆惊讶地说道:“什么?你不觉得一个未婚女孩在家里装成瘸子故意给别人看很尴尬吗?”玉婉说道,“我还真的只是想丢脸啊,我觉得越丑才越好啊!”巫立庆睁开眼睛:“嗯?这真是一个奇闻。说说这是为什么吧?”玉婉随即含笑说起了她的故事。
原来张玉婉从小就长得非常的标志好看,而且还很有才气,方圆十几里都很有名。就是因为她长的太美了,她就被邻村一个有钱的白公子迷恋上了,说一定要娶她。可恨的是,这个白公子不认识几个字,却精通吃喝嫖赌。玉婉本来就是十分厌恶这种人的,那么她怎样才能不嫁给那个有钱的白公子呢?于是为了逃避白公子的纠缠,张玉婉让人出去说她从小就有腿瘸的毛病,走路一瘸一拐的很难看。但是那个白公子哪肯相信,仍纠缠媒人非要娶玉婉不可。玉婉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于是邀请身为道士的真叔与她合作,便演出了“井干”那出戏。一是以提出白公子对对联结婚前为村里解决吃水难题为条件,否则便不会答应和他结婚;二是那玉婉假装不知道,借口出去走亲戚回来,趁此机会上前去看个究竟,并且在众人的面前一瘸一拐的出丑,目的是让人们知道她果真是个瘸腿女孩儿。果然,那个白公子不会对联,还当众看到了一瘸一拐的玉婉。因此他心如止水,自动放弃了对玉婉的追求。玉婉当时是出丑了,但幸好遇到了才子巫立庆,以至于倾慕不已。其实玉婉早已从她叔叔口中很了解了巫立庆,因为他叔叔就是那个曾经考察过巫立庆才华的真云道长。
那是半年前的一天,司马先生的好朋友、负责云山观的真云道长,出去云游归来,正好到敬博文书院来看望他的好朋友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叫巫立庆去给客人奉茶,他端茶后就要退下了,而那真云道长发现端茶的人看起来很陌生,就问司马老师这是谁。司马老师忍不住夸赞地向老朋友介绍巫立庆,说:“这是我们学校当代的解缙。”
真云道长听了司马老师的话,笑了:“好!今天贫道能遇到‘解缙’真是幸事。既然如此,那我就要请教几副对联,在此献丑了。”说着,真云道长吟诵道:“光阴有穷,叹流水不舍昼夜。”巫立庆听后,他稍微想了想,以清亮的声音对他说:“知识无尽,学本领只争朝夕。”真云道长听巫立庆讲得整整齐齐,并借助对联虚心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十分满意。于是不想落后,他想再试试对方的天赋。他回头看了看院子,看见了一棵腊梅正在含苞待放,他便以此为题,又做了一副对联:“一棵树三根丫,晃晃悠悠八九花蕊挂枝头。”巫立庆听了道长的话,笑着说:“两排房十间屋,辛辛苦苦数十学子拜师长。”真云道长听后哈哈大笑,指着巫立庆对司马先生说:“贤徒真是奇才也,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从这一天开始,道士对巫立庆的欣赏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觉得巫立庆和自己的侄女很是相配,便想把他介绍给自己的侄女玉婉。当把巫立庆的情况介绍给侄女的时候,玉婉就一直记在了心里。
不久,巫立庆和玉婉这对年轻人就有了第一次见面。因为道长曾经跟司马先生说要把侄女和巫立庆联姻起来,司马先生说那得要看两个年轻人的意愿。不久,司马先生要派巫立庆去城里进货,于是他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道长。道长很高兴:我的侄女正在寻求帮助,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呢...于是他们秘密地研究着这件事,这才出现了真云道长一箭三雕的场景。只是道长没有告诉他的侄女巫立庆要来。后来两个志趣相投的人稍微走了点弯路就幸福地结合在了一起。
“哎呀!原来云山观的真云道长是你叔叔,难怪有你这样的才女。所以,我早就应该娶你这个‘跛腿女孩’了。”巫立庆听了玉婉的解释,更加钦佩玉婉的聪明才智了。
“如果你娶不到我这样的瘸腿姑娘,你可能会睡不着觉哇!”玉婉笑着说道。“对,说得好!”巫立庆抱住玉翠,狠狠的亲了她一口,两人的感情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后来,巫立庆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当朝的侍郎官,妻子玉婉便成了他最得力“助手”。
上一篇:神针韩二爷
下一篇: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