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不精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古时候登州城江海镇,镇上有一年轻小伙叫赵小武;其父赵军,是一名颇有才华的书生;所以儿子出生后。他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儿子能光宗耀祖,于是他逼着儿子念书。
可赵小武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偷偷跑出去玩耍。
哪怕赵军皮鞭伺候,赵小武依然抗拒念书。
没办法,赵军只好为儿子另谋出路。
本来他打算让儿子跟着亲戚学木匠,可儿子却嚷嚷着要拜师学武。
见儿子如此执着,赵军打算送儿子去少林寺习武。
就在父子二人动身之际,突然一位和尚前来化缘。
和尚问道:“赵施主,贫僧见你们收拾行李,不知要去哪里?”
“大师,我打算让儿子去少林寺学武”
和尚笑了笑,随后说道:“施主,今日我和这孩子相遇,也算是有缘人,正好我打算在镇上化缘数月,不如让我传授些功夫吧,省去了你们奔波劳累”
赵军一听,赶紧让儿子跪地拜师。
从此,和尚成了赵小武的师父。
和尚在赵家住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和尚用尽传授武艺;而赵小武用心学习。
别看赵小武念书不行,可他在习武这块,天赋还不错。
在和尚的指点下,赵小武进步神速。
直到有天,赵小武认为自己功夫学上手了,可师父总是让他重复练着那套拳法,于是他有意见了。
和尚一眼看出徒弟的心思,笑着说道:“徒儿,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现在功夫不错?要不我们师徒二人切磋下,让为师看看你的功夫?”
赵小武连连点头。
随后二人展开攻势。
哪知二人仅过了三招,赵小武败了。
和尚说道:“徒儿,习武不能急躁,更不能狂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见赵小武学艺不精,和尚待了一个月。
临走前,和尚告诫赵小武,他之所以传授功夫,是为了让赵小武自保,切莫做不法之事,更不要四处招摇比武。
可和尚一走,赵小武嚷嚷着要出去闯荡,增长下江湖阅历。
赵军夫妇拿儿子没办法,只好同意。
就这样,赵小武开始走南闯北。
每到一个地方,赵小武都会向当地有名的习武之人挑战,两年下来,从未败过。
于是,赵小武狂妄起来,认为自己功夫了得,在这世上难逢敌手。
直到那天,赵小武来到江州,他打算挑战龙门镖局的镖头李霸天。
不过前往龙门镖局途中,路过北街时,赵小武看到一个年轻的尼姑,竟在街头卖艺。
刚开始赵小武感到不解,尼姑乃出家之人,怎可街头卖艺?
挤进人群后,他从众人嘴里得知,原来尼姑前几日来江州化缘,救下一个十岁的小乞丐;可小乞丐身患重病。
为了救乞丐,尼姑没办法,只好通过街头卖艺筹集医药费。
只见尼姑说道:“各位大哥大姐,今日可有人上来领教一二?”
可尼姑说了好几次,无人敢上台切磋。
此时,赵小武听他人说道:“这尼姑好功夫,这几日向她挑战之人,还没一个人能赢”
赵小武按捺不住了,既然众人皆说尼姑功夫好,那我倒要会一会此人。
于是,赵小武纵身跳到台上。
“今日我来领教,我倒要看看,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说完,赵小武朝尼姑袭来。
尼姑从容应对。
过了数招后,尼姑叫停,赶紧问道:“你师父是谁?”
赵小武大笑道:“怎么?你怕了?我劝你现在认输。我师父,乃智空大师”
尼姑一愣,摆了摆手后说道:“我不打了,你走吧”
“怎么?你这是怕了?只要你现在连说三次我输了,我可以不计较”
就在二人说话时,台下的观众纷纷起哄。
“打啊,继续啊”
“你真的要继续比下去?”
尼姑盯着赵小武问道。
赵小武笑了。
很快,二人再次过招。
可这回,面对赵小武的攻击,尼姑并没上之前那样躲闪,而是见招拆招。
突然,尼姑右腿横扫过来,随后左掌劈来。
赵小武躲闪不及,重重砸在地上,半天无法动弹。
一个月后,赵小武才养好伤。
那天,师父领着尼姑来了。
没想到,尼姑居然是自己的师姐。
难怪当初赵小武挑战,尼姑一味躲闪。
“徒儿,为师不让叮嘱你不要张狂,你怎么就不听呢?虽然这几年来,你打败了不少高手,可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天下第一。还好,这次遇到了你师姐;换做他人,你这条腿早就废了”
赵小武羞愧地低头不语。
从此,他再也不敢惹事,老老实实做人。
上一篇:浪子回头
下一篇:七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