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缘错配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关东籍的书生张文君因进京赶考落榜后,就去京城以给人记账谋生。老板赵印是做米商生意的,老家在江西。他的生意是季节性的,就是秋天在老家把百姓的米都买过来,然后再运到京城卖掉,等到冬天卖完了以后就拿钱回家。

张文君在给老板赵印记了几个月的账期间,期间他不仅遭受了各种剥削,而且还非常的受老板的气。如果不是因为他暂时没有更好的去处,他早就辞职了!

年底的时候,张文君把进出的账算出来,抄给老板赵印后,他卷起书本正要出去,这时他看到老板匆匆忙忙的走过来了。按照老习惯,他要先挨老板一顿骂,是每次都在还没发工资之前就挨骂,没想到老板这次一进来却笑嘻嘻的,还说要请他喝一杯。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

张文君怯生生地跟老板进了酒店,老板点了好酒好菜,边吃边聊。老板突然说:“文君啊,你也不年轻了,是时候成家了。没有家的人,就是水面上的浮萍,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生根呢!”

老板突然这么关心自己,张文君突然感到有点意外。他偷偷地心里在考虑:老板可能是看中了我,是不是想让我做他家的上门女婿?想到这,他说:“老板,我自己可是早就想成家了,只是我父母早逝,我既没有家财,也没有薄艺谋生,只是会死读几本书,因为考试失利而不得不到外谋生。我自己也仔细地考虑过,象我这样的条件,有哪一个女人会看上呢?就算女人看中了,我又拿什么娶人家呢,哎!?”

老板赵印摆摆手说:“不要灰心,凡事都是靠人的努力;你帮我算了几个月的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看你挺老实的,也读过不少书。我这辈子没做过几件什么好事,就当是做件好事吧。只要你为我做点事,你讨老婆的事就全包在我的身上,然后我还会再给你二百两银子,你就可以带着媳妇回老家买些田地和房产,你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听着老板发自内心的话,张文君想他是真心的想帮自己的忙!自己和老板什么亲都不粘,只是帮他记了几个月的账,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厚爱,怎么感觉这不像老板的做派呢?

赵老板见张文君沉默不语,知道他在想什么,便开导他道:“不要疑神疑鬼,我说的是实话。当然,我不是白帮你。这不是叫你做点什么吗?”

张文君看到老板花这么多钱,很犹豫。

看到他的犹豫,赵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想了。我不会让你杀人放火,也不会让你强奸抢劫,更不会做伪证。你慌什么?”

原来是赵老板看中了一个女孩,可是因为自己已经50多岁了,皮肤蜡黄,头发花白,满脸都是鸡皮疙瘩;女生才刚满18岁,长发,漂亮可人。如果自己冒然去提亲的话,人家肯定会看不上老板的。如果自己求婚,姑娘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老板想让张文君这个长得一表人才的帅小伙以他的名义去向女孩求婚。

老板赵印虽然是远近有名的富翁,但因为老婆是个母老虎样的性格的人,所以对他管得很严,任何嫔妃、小妾、丫鬟都不许碰他!直到今年终于母老虎病死了,他才得以脱手。他想找一个漂亮的女人续弦,但是由于生意一直忙,所以给耽误了。现如今大米卖的差不多了,他就要回家过年了,正好找个美女带回老家。只要张文君帮忙把姑娘骗到船上,带她顺风回江西,就不怕姑娘饭熟了不同意!

真是够缺德的,张文君是真的不想干这种事。但一方面要保住工作,一方面又因为老板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很诱人,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下来。

于是赵印约好了日期,把张文君打扮成富家公子的模样,用大轿子送到小姐家。这位姓潘的小姐,因为小时候父母双亡,是她叔叔收养的。前年她的叔叔也去世了,所以潘小姐就失去了依靠,住在她的表哥家。她那表哥贪财,表嫂又不是贤惠的女人。他们认为表妹吃他们、喝他们、穿他们。只是因为舅舅在临终前叮嘱他们要善待这个表妹,所以这对表哥表嫂才没有把潘小姐扫地出门,但是也相当烦她!为了快点把表妹踢出去,她那表哥和表嫂让人到处去托人撮合,想早日将潘小姐嫁出去。

因为赵老板和潘小姐的表哥有生意往来,所以他听说后,就找人给他提亲了。潘小姐的表哥表嫂因贪赵老板的钱,狮子大开口要价钱;赵老板贪美色,也愿意出大价钱。可是潘小姐的表哥和表嫂答应结婚,但他们知道表妹的脾气倔,眼光高。如果让潘小姐知道了对方是个糟老头,肯定会想尽办法去死也不会同意的。如果出了人命什么的那就不划算了,所以他们就想办法让赵老板找个帅小伙,假扮成他的身份来家里见面。

表哥和表嫂假装对表妹潘小姐说:“哥嫂出于关心妹妹,给你找了个婆家。那个男子是江西人士,在京城里做倒米的生意。他家里金银富贵,土地辽阔,牛马成群,年轻英俊,明天就来求婚。到那个时候,妹妹只管躲在窗帘后面,静静地看着他的人品咋样;愿意的话你就咳三声,哥哥当场同意结婚。如果不愿意的话就踹三脚,哥哥一定会找借口拒绝他。”

潘小姐听表哥这么一说,她怎么会不同意呢?她从心里感谢表哥和表嫂对她婚姻的关心。于是,张文君就假扮成老板赵印去求婚,潘小姐便躲在窗帘后面偷看。她看到那张文君英俊、端庄、有礼貌,而且相当优雅,确实气度不凡!这位潘小姐看得很清楚,也很满意。于是她就一连咳嗽了三声,表哥表嫂听了心领神会,然后就当场同意了这门亲事。

潘小姐的表哥表嫂还留张文君在家里住了三天,潘小姐假扮丫鬟端茶送水。她近距离地观察了几次,越看越开心。她很怀念母亲的去世,她是被叔叔收养长大的,叔叔和婶婶前年也已经不幸都双双去世了。现在表哥表嫂对她很冷淡,但是她又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她常常感叹这大千世界,却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此大的一个世界,自己竞没有家可回!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结束啊?

而如今没想到自己的表哥表嫂在她的婚姻这件事儿上却是如此的尽心尽力,虽然平日里对她并不是很好。仅此一条,她会一辈子感谢表哥表嫂的!

不必说潘小姐兴高采烈,心情多愉快了,就说那个张文君这几天吃住在潘家,好像过了一年一样,这个别扭啊!他毕竟是有良心的人,假扮一个糟老头,欺骗一个秀气水灵的姑娘,真的是禽兽不如!虽然是被别人引诱才这样做的,但还是不能原谅自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让张文君更痛苦的是,他在潘家待了三天,每天违背良心,口是心非,做为别人做嫁衣的事情。

张文君回来后,他就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老板。赵老板一听赶忙买了一大堆礼物,让张文君前去选择婚期。

冬天到来时,老板会带上收的粮食款回家。七天后,他将在城外的河里租一艘大船,布置成婚房的样子,然后就在船上与潘小姐举行结婚仪式,然后再南下返乡。

赵老板怕日子久了夜长梦多,想早点和潘小姐去洞房把生米煮成熟饭。同时他也为张文君说了一家亲事,他对张文君说:在他的婚礼当天,张文君可以带着二百两银子和给张文君定的媳妇乘坐京城帆船回乡。张文君的婚期是赵老板定的,并且和赵老板的婚期是同一天。

他计划在婚礼的当天,赵老板的大花船上装饰着灯笼和蜡烛。潘家把小姐一送到,他们便立即把她带上船,用美酒把潘小姐灌醉,乘着酒劲把潘小姐霸占!等一切都发生之后,他就带着小姐回老家安度余生。

这几天要下大雪了,天气阴沉沉的,东北风不停的刮,河面上的风更大了,在船上点蜡烛着实是很困难。赵老板今晚要当新郎,他指挥着家里人和仆人忙得不亦乐乎。目前除了新娘,一切都准备好了。

黄昏时分,一顶大轿子被岸上的鼓乐伴随着,轿子的帘子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喜”字。

一群送别的客人来到码头,赵老板以为潘小姐到了,叫家人迎接送亲的客人,把大轿子抬上花船。大轿子刚登上花船,一阵风把灯和蜡烛吹灭,一片漆黑。刮着这么勐烈的风,不可能生火。黑暗中,大家领着新郎新娘拜了天地,赵老板伏下身来,扶着她进了洞房。女仆们在黑暗中送来了餐饭,赵老板在黑暗中和小姐俩人喝了一杯。赵家的仆人奖励了为新娘送行的人,并送他们出去上了岸。赵老板于是便把新娘灌醉,睡在船舱里。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赵老板见新娘子潘小姐还在酣睡,于是就拖着疲惫的身子,起身叫舵手和船夫立即往南航行,心想昨夜万事俱备,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这下子就不怕姑娘跑了。可是,他怕的是新娘早上醒来,看到自己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样子,而担心她一下子想不开而孤注一掷地去死,所以还让仆人们做好了防止新娘自杀方面的准备,一切安排妥当,然后又回洞房补觉去了。

赵老板这几天一直在忙着筹备婚礼,他也是拼尽了全力。昨夜洞房身体也是很累很疲倦,所以他倒下睡的像个死猪一样。船夫按照他的安排,黎明起锚,顺风航行了一天,直下江西。赵老板一觉醒来,远航千里,再看看正在梳妆打扮的潘新娘,吓了他一跳,连连发出了怪叫声。

再说张文君冒名顶替帮赵老板完成了这么大的任务,赵老板确实也没有食言,给了他二百两银子,说给他找了个贫穷人家的姑娘。张文君想见见他的媳妇,而赵老板正忙着自己的婚姻,而且他还不耐烦地说没什么可看的,都是横眼直鼻!那个女的虽然穷了点,但是对你来说绰绰有余了。

张文君说,怎么也得见一面问问人家家住哪里,姓什么吧?

赵老板说,你问这个干嘛?她家住京城西郊,娘家姓吕,穷人家的姑娘没有名字,叫她吕姑娘就可以!别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今晚码头有一艘驶往北方的帆船,我已经给你租了一个单间。天黑了会有人去给姑娘送行,一切都会好的。

张文君又想问,但看到赵老板脸色不好,也不好再说话。张文君是个老实人,他听了老板的话后,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完了,于是告别赵老板去了河边,乘着帆船北上。当时运送乘客的帆船都是大型的建造船。除了坐在普通乘客的大厅里,船的三层还有二三十个小房间,供官员、绅士、富商和大亨使用。船黄昏时在码头等候,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

赵老板给张文君租了个便宜的单间。张文君焦急地等待着,直到天黑,船上的灯也开了还没等到新娘的到来,于是他有点不耐烦。这时,他听到岸上唢呐的声音,看见一个大个子牵着一头驴,驴上坐着一个带着红头纱的新娘,后面跟着两个老婆婆,前面还有两个吹唢呐的人。

张文君以为是他的新娘子来了,在船头招手示意那些人把新娘送上来。新娘的亲戚中有个女人好像认识张文君,告诉大家他就是新郎。他们把新娘送到船上,张文君正要寒暄,一阵风把船吹得摇晃起来,所有的灯都灭了。

黑暗中,张文君塞了几个铜钱,奖励牵驴人一些辛苦钱,要他拿回去平分。由于风很大,人们听不清楚,牵驴人就把其他的人带下船走了。

张文君在黑暗中把新娘领进房间,说了两句话后就上床歇息了。

第二天,风停了,船起锚开始航行。冬天天亮得晚,船航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天亮。天气异常的寒冷,船上的水都结冰了。张文君觉得天太冷了,于是就偷个懒又多睡了一个小时。只见那个新娘早早起来梳头、洗脸、抹胭脂,张文君连忙起身道:“奇怪,怎么会是你?”

张文君不仅吓了一跳,看到坐在自己面前的新娘竟然是潘小姐!

潘新娘听了张文君的怪话,问他:“怎么啦,是我不可以吗?”

原来潘小姐是赵老板要娶的新娘,却在张文君的船上休息过夜?张文君于是挠了挠头,怎么也弄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在上下码头相隔不远,昨晚在下码头老板租的花船上有唢呐和鞭炮的声音,那一定是一场隆重的婚礼。他觉得肯定是双方给搞错了,他的新娘一定是误上了赵老板的船。不,这怎么会错呢?趁早变回原样!

看到张文君焦急的样子,潘小姐赶忙问是怎么回事?

张文君说这件事有点奇怪,一时也说不明白,先别问了,我们现在就下船去码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张文君于是就带着潘小姐走出房间,看到船在惊涛骇浪中航行。他问了问船长,得知船已经航行了两个小时,走了一百多里的水路,是逆行不能调转了,这一段河道没有码头,大船无法停靠。说他只有在200里外的下一个码头才能停下来。

张文君抱怨了一句,只好把潘小姐又带回了房间。但是不管潘小姐怎么问他,他都一言不发。

船到了下一个码头,张文君和潘小姐就一起下了船,但已是中午,码头在一个小镇附近。张文君便在码头上询问有船可以回去吗?

码头上的人说,这一段乘客不多,所以过往船只不多,要等三天后,船回来了,停上两个小时,才可以带一些客人去京城。

张文君心情非常的郁闷,只好带着潘小姐到镇上找了个客栈,租了两个房间住下。潘小姐有点慌了,她不知道自己的新婚老公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好好的一对夫妻却各住一间,却又什么都不让问他,真的是很奇怪!

三天后,张文君带着潘小姐又回到船上,码头的人说这几天太冷了,河上游的弯道和缓水段都结冰了,大船下不去。

张文君急得直问冰什么时候才能化。

码头上的人说这很难说,这条河冬天经常结冰,有时是3月5日,有时是5月7日,有时是十天、半个月、几个月就化了。张文君心里叫苦连天,只好和码头上的人约好,等船来了就去客栈叫他,然后把潘小姐给送回去。

正好这年的冬天冷,河冰到第二年才融化。张文君在镇上过的年,才刚可以开船的时候,他就带着潘小姐找到了江西赵老板的家。这个老实巴交的厚道人想把潘小姐还给赵老板,然后再换回自己的媳妇!

等他来到赵老板的家时才知道,是听别人说他去年腊月就死了,只留下一个前妻生的傻儿子。幸运的是,他在京城娶了一个新夫人,在他死后接管家族财富,否则庞大的赵家就会分崩离析。张文君告诉赵老板家仆,说他是赵老板的朋友,想见见他的妻子!

夫人平易近人,听了仆人的通禀,赶紧出来见张文君。张文君很着急,他着急的是想尽快见到那个新夫人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赵的夫人出来了,张文君抬头一看,不仅大惊失色道:怎么会是你?

夫人也认出了张文君,说,张秀才,你怎么来了?真是难得啊!这位夫人原来是京城的一个要饭的,今年五十多岁,张文君知自道她姓吕,外号“要饭婆”。当年,她在京城只捧着一个破碗,沿街乞讨一些残羹剩饭。张文君见“要饭婆”年纪大了,可怜,经常从牙缝里攒点钱给她,“要饭婆”自然是非常感激。但不知何故,她时来运转,如今却成了赵老板的新夫人。

“要饭的女人”留下来陪张文君和潘小姐,张文君讲了他和赵老板的婚姻和经历。“要饭婆”也很奇怪,说怕是牛老板故意安排的吧。这大概是因为赵老板看张文君年轻帅气,同情他,因为他文采横溢而在异乡无家可归,于是以自己找老婆为由帮张文群找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媳妇,而且赵老板自己年纪也大了,就找了个年龄相仿的女人相伴。他怕他看到“要饭婆”晚年还要拿着破碗沿街乞讨,可怜她怕她冻死饿死街头,好心把她娶了回来。张文君和“要饭婆”都这么认为,说赵老板是个非常伟大的好人,是世间难求的好人,堪称圣人君子!

他怎么知道赵老板要娶的却是那绝色无双的潘小姐?为了定下这段婚姻,他已经费了很大的心力,也花费了很多。和潘小姐婚期定下后,赵老板也兑现了张文君的安家费,并支付了二百两银子,为此他心痛得厉害。除此之外还要买个姑娘做张文君的媳妇,还要花他好多钱!小气的赵老板,哪里愿意花那么多钱?当晚,他醉醺醺地出门,遇到一个“要饭婆”讨饭。赵老板一直讨厌那个老乞丐,准备把她赶出去。他不知道脑子哪根弦动了,就把一个铜币扔给了那个乞讨的女人。

女乞丐谢过她,却被赵老板拦住了。赵老板说:“老太婆!我看你要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劲头儿啊?你现在也这么大的年纪了,我一个朋友的妻子前几年去世了,想托我给他找个女人做他的第二任妻子,我觉得你还是挺合适的,你看如何?”

“要饭女”就像听了一席梦话一样,说:你老到可以取笑我一个老太婆了!什么人能要我这个年纪的老乞丐呢?

赵老板苦笑着说:“你可别自怨自艾,这可没准儿啊!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给你吧!”赵老板说完就走了。第二天,他找到“乞讨女”,说朋友同意了!他会在明天黄昏在河上等你,在一艘北行的客船上。你去船上,穿着红色新娘装见他。赵老板说着扔几个铜币,让乞讨女买套衣服换上,明天,让她一定要打扮成新娘去船上。

“要饭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一辈子是要饭的,并且一辈子是老处女。现在等她快老了,男人居然要娶她当老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她连忙告诉丐帮帮主,京城的丐帮是十分厉害的,乞丐们都很团结友好。乞丐乞讨多年,在乞丐团伙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她能结婚当然是件好事,丐帮帮主也大力支持。丐帮帮主在自己家里大摆宴席,请乞丐们吃喜酒,花钱把“要饭婆”打扮得焕然一新,还让“要饭婆”穿上赵老板说的新娘衣,又请了吹鼓手、大轿子送娶老姑娘,成了丐帮的一大奇闻。

人在快乐的时候,精神是十分旺盛的。“要饭婆”一高兴,在丐帮帮主家多喝了几杯,醉得口齿不清。黄昏时分,乞丐们抬着大轿子为她送行,问新郎在哪里。

“要饭婆”说不清楚,只说新郎在码头的船上。乞丐们又打又吹,把“要饭女”送上了码头。当他们看到了一只大花船,上面挂着一盏赵家灯,贴着五颜六色的“喜”字,便以为是那个要娶“要饭婆”的男人,就煳里煳涂地把她送到了船上。

这时,黑暗中刮起了大风,船摇摇晃晃。大家高兴的下了船,船上的人眼前一片黑雾,把新娘送到了新房...

而潘小姐的表哥和表嫂两夫妻是吝啬鬼,他们不愿支付婚礼费用。在表妹结婚那天,随便摆了两桌婚宴,也简单地把表妹打扮了一番,请了两个吹鼓手让李管家带着就上路了。

李管家可能是喝多了一点,牵着毛驴去了码头。他看到一只大花船,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喜”字,正准备把毛驴拉着过去上船,却看到一群人抬着一顶大轿子过来,船上的人看见轿子来了,急忙下来迎接。李管家想可能这是另一场婚宴,想可能是自己走错了路,上错了船,于是牵着毛驴,另寻大船。上下码头离得也没有不远,迷迷煳煳的李管家就把潘小姐给了张文君。

要饭的老妇人和新郎赵老板一夜都很累,直到中午才起床。大花船一大早起锚跑了一整天,新郎新娘才起床。但是两人见面后,新郎赵老板见到了新娘大叫了一声:怎么是你呀?新娘一看是赵老板,也纳闷了半天。后来她想明白了,可能是赵老板看中了她,借口给别人说媒,其实是给自己找老婆,所以竟情不自禁地暗自高兴起来。

本来都说赵老板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现在竟然变成了一个又老又丑的“要饭婆”。他气得当地吐血,晕了好久才醒过来。

他太爱面子了,在家人、仆人、船夫、舵手面前装作不生气的样子。他想立即掉转船头回京城,可是风一吹下去,舵手船夫再有本事也航行不了,船只不好调头,没办法只能顺风回江西了,等到春天的时候再回京城。

赵老板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把“要饭女”带回了老家,本来是想着有机会悄悄地把她处理了,可谁知他因为吐血生了病,在床上动不了,也多亏了这个“要饭女”的精心照顾。后来赵老板病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所以他带着满腔的怨恨,飞快地向阎王爷那里却报到了。而赵家只剩下赵老板前妻生的那个痴呆儿子,没有谁能管得了事,而这时又多亏了那个乞讨了大半辈子的女乞丐,她这么多年见多识广,此时大家也都把她当做了赵老板的老婆,自然就成了赵家的当家人了。

看到张文君和潘小姐已经无家可归,要饭的老妇人便留下他们永久居住。张文君和潘小姐也在一起住过,虽然之前一直是分房住,但是经过这几个月一直在一起生活后,他们不是夫妻现在也成了真正的夫妻!现如今那个赵老板死了,张文君自然也就没什么可顾及的了。

不久后,赵老板的那个痴呆儿子也死了,“要饭婆”也没有过后代,于是她就认了张文君为养子,张文君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赵家的继承人。他与潘小姐和“要饭婆”一起,把赵老板当做世上最好的最伟大的人供奉着,在每年的清明节和鬼节都会在他的坟前为他烧纸祈祷!

上一篇:神医

下一篇:鱼鳞案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