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古时候丰州城槐树镇,有一屠夫叫王红清,三十来岁,长得高大魁梧。

王红清出身贫寒,父母都是佃农,靠着几亩地过日子。

话说王红清有个妹妹叫王如烟,兄妹二人相差五岁,不过他们小时候关系特好。

本家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还算凑合,可惜在王如烟七岁那年,王老汉病逝,从此兄妹二人和母亲张氏相依为命。

好在二人听话,尤其是妹妹非常勤快,抢着做家务活;再加上王红清力气大,能下地耕田,所以经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日子逐渐过好。

一晃十年过去了。

本来张氏想让儿子先成家,可王红清想着老宅破败不堪,自己积蓄不多,所以他反而劝妹妹先嫁人。

思来想去,张氏决定为女儿找个好婆家。

很快,王如烟嫁给秀才赵元。

虽然赵元家并不富裕,但张氏为了儿子,还是要了五两聘礼钱。

后来,王红清拿着这笔钱进城做买卖,最终开了家肉铺。

经营数年下来,王红清积累了不少客户,生意逐渐稳定。

几年后,他娶了曾小雨为妻。

成家后,夫妇二人一心做买卖。

不到两年,他们接连开了两家分店。

从此,王红清总算成了混出头了。

这边王红清夫妇俩,过着幸福恩爱的生活;可惜那边,妹夫英年早逝,妹妹成了寡妇。

没过多久,王如烟被婆家扫地出门。

无家可归的她,只好回娘家投奔母亲。

尽管那时,王如烟身无分文,可日子再苦,她从未向哥嫂开口。

原来嫂嫂曾氏小气贪财,而哥哥在嫂嫂的影响下,竟成了守财奴。

张氏可怜女儿,只好拿出养老钱救济女儿。

王如烟不愿啃老,于是她在自家后院开垦了几亩荒地,种了些青菜。

每天早上,王如烟挑着两筐青菜赶集。

虽然挣钱不多,但足以应付日常开销。

也许是老天可怜,三年后如烟遇到有缘人。

那天早上,王如烟去赶集。

哪知半道上,她被无赖纠缠。

就在此时,渔夫李凯路过。

后来李 凯撵走无赖,护送王氏去镇上。

从那日起,二人经常相约一起赶集。

一来二去,如烟和李凯动了真心。

最终在母亲的撮合下,二人结为夫妻。

话说王红清作为大哥,妹妹改嫁之日,他理应送上厚礼祝福。

没想到王红清两手空空,吃了婚宴便离去。

一晃又过去两年。

有天,李凯突患重病。

为了给夫君治病,王如烟掏空积蓄。

眼看着夫君病情有起色,可二人囊中羞涩。

没办法,王如烟在大雪纷飞的夜晚,独自去哥嫂家借钱。

没想到王红清一分不借,哪怕妹妹下跪哀求,他依然不借。

随后,曾氏将她撵走。

可怜的王如烟,只好求助母亲,希望母亲劝说哥哥借钱。

可惜张氏同样吃了闭门羹。

或许是王 红清的绝情,让他遭到报应。

原来那日晚上,一个小偷半夜潜入王家,盗走王红清两箱珠宝。

说来也怪,明明家中钱财被偷,王红清夫妇竟不敢去衙门报案。

直到半年后,小偷再次行窃被抓,经过官府审问,他这才交代之前偷盗之事;尤其是偷盗王红清家,所盗取的财务,小偷至今一分没花。

于是官府张榜告示,让受害家属来寡妇认领被盗之财。

哪知王红清不愿去官府认领。

贪财的曾氏,背着王 红清,从官府领回两箱珠宝。

当曾氏 高高兴兴回到府中,王红清大怒,大骂曾氏乃蠢妇,这是为何?

原来当年亲妹妹家中遭难,王红清有钱,却在妹妹跟前叫穷。

最终,妹妹因为借不到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夫君被病魔折磨。

就这样,王如烟再次成为寡妇。

为此,她非常记恨哥哥。

当年哥哥拿了聘礼钱当本钱,这才让哥哥逐渐富裕起来;如今妹妹走投无路,明明有闲钱的哥哥,竟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妹妹再度成为寡妇。

如此绝情的守财奴,实属罕见。

家中钱财被偷,王红清不敢去报案,后来不敢去认领,说白了就是心虚,怕自己见死不救之事被世人知晓。

就这样,王红清的丑事被暴露。

众人皆痛斥王红清冷酷无情,忘恩负义。

我们都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我们有钱还是贫穷,当亲人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尽力帮忙。

有时候,做不到雪中送炭,我们也绝不能落井下石。

王红清,典型的守财奴,为了钱财,不顾亲情,着实让人愤怒。

上一篇:白狐和寡妇

下一篇:状告亲夫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